脸上长斑长痘用再好的化妆品也没用,病根在这里....
2016/12/4 中医

    

     脸上长斑长痘,用了很多化妆品效果都不佳,其实这是身体某些地方有疾病了。错不在脸上,痘痘斑点只是脏腑病因的外在表现,所以一定要重视,从内调才是关键。

     1额头长痘

    

    


     原因:压力大,脾气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环有问题

     改善:早睡早起,多喝水。

     2双眉间长痘

    

    


     原因:胸闷,心律不整,心悸

     改善: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避免烟、酒、辛辣食品

     3鼻头长痘

    

    


     原因:胃火过盛,消化系统异常

     改善:少吃冰冷食物

     4鼻翼长痘

    

    


     原因:与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

     改善:不要过度纵欲或禁欲,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5右边脸颊长痘

    

    


     原因:肺功能失常

     改善:注意保养呼吸道,尽量避免芒果、芋头、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

     6左边脸颊长痘

    

    


     原因:肝功能不顺畅,有热毒

     改善: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快,该吹冷空气就吹,不要让身体处在闷热的环境中。

     7唇周边长痘

    

    


     原因:便秘导致体内毒素累积,或是使用含氟过量的牙膏

     改善:多吃高纤维的蔬菜水果

     8下巴长痘

    

    


     原因:内分泌失调

     改善:少吃冰冷的东西

     9太阳穴长痘

    

    


     太阳穴附近出现小粉刺,显示你的饮食中包含了过多的加工食品,造成胆囊阻塞,需要赶紧行体内大扫除。

     三、女人脸上的斑可能与疾病有关

     女性脸上有一些色素斑点的话,先别忙着买化妆品试图遮盖,这些斑点往往与自身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有些斑点还可以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发际边斑点:和妇科疾病有关,如女性激素不平衡等。眼皮部斑点:多见于妊娠与人流次数过多的人及女性激素不平衡者。鼻下斑点:多见于卵巢疾患。眼周围斑点:多见于子宫疾患、流产过多及激素不平衡引起的情绪不稳定者。面颊的斑点:多见于肝脏疾患,日晒、更年期老人,副肾上腺机能减弱者面部也有显现。下颚斑点:见于血液酸化、白带过多的妇科疾患。额头斑点:多见于性激素、副肾激素,卵巢激素异常者。脸颊长斑:肝脏虚弱、紫外线照射、失眠现象。太阳穴、眼尾部斑点:和甲状腺功能减弱、妊娠、更年期、神经质及心理受到强烈打击等原因相关。四、脸部皮肤颜色预测内脏健康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文章指出,一个人的脸部皮肤不仅能够显示基本健康状况,而且通过脸部还能了解一个人的内脏健康状况。

     红色蒜头鼻子:可以是高血压,心脏和肝脏功能失调,或饮酒过度。脸色发黄:肝、脾功能失调。脸色苍白:可能是腺功能弱,肝脏充血或肝功能不活跃,贫血。嘴角溃疡:缺乏维生素B2消化功能紊乱。

     五、人体内脏病变面部会有所显现肺部1.两眉间发暗,为肺部久病。2.右侧脸颊特别是颧骨处发红,为肺有热病,但是在未发将发之时。3.肺初病者,特别是初受风邪,在面部再现为两眉上发白。

     4.喘息鼻张者为肺病已久。

    

     心脏1.印堂暗红,为心部久病。2.上下两唇出现赤色为心病初期。3.舌卷短、两颧出现界限分明的赤色为心病已久。肝病1.鼻梁中部发暗、发锈为肝部久病。2.两目下发青,面色污浊,象总也洗不干净,为肝病初起。3.左面颊特别是靠近鼻翼处出现暗红色,为肝未病将病之时。脾病1.鼻头色暗黄,兼有丘疹,为脾胃病已外。2.整个鼻梁色黄为脾病初期。3.唇部色泽暗淡,脸部及四肢肌肉松懈下垂,为脾病渐进。肾病1.整个面色黎黑垢浊,下眼睑肿,色黑,为肾久病。

     2.下发暗红色。

     六、面部与脏器的对应关系

     1.额头上条三分之一处为心理压力区和心脑循环不良区。

     2. 眉毛二分之一处中间向印堂画直线以此为半径画圆为肺区。

     3. 眉毛二分之一向太阳穴画直线以此为直径画圆为肝区。4. 两眉中间叫脑区(血脂区)。5. 两眼中间是心区。6. 左右两边眼窝为胸区。7. 整个鼻子的二分之一处中间为肝区。8. 左右两翼为胆区。9. 鼻头是脾区。10. 左右两翼是胃区。11. 鼻根两侧是胸乳区。12. 人中是膀胱区。13. 整个嘴巴及周围是生殖区。14. 下巴是肾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也叫疲劳酸痛区。15. 整个下巴到耳朵包括耳朵为肾区。16. 颧骨下侧到外眼角为大肠区

     17. 到内眼角为小肠区。

     ——整理自网络——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

    

     喜欢本文,就关注我吧!!!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