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最大的忌讳是交浅言深
2020/8/28 17:56:00 安般兰若

    

     人际交往中,最大的忌讳是交浅言深

     作者丨一梨

     来源丨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1

     有个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和发小在同一家公司,每天早晨一起从小区出发上班,中午一起在食堂吃饭,晚上下班一起回家,作为异性朋友,他们真的是把友谊活成了亲情。

     某次聚餐,她和位新同事坐在了一起,席间两个人交流,新同事打趣她和发小的关系,她赶紧澄清,“可别瞎说,他可不是我男朋友啊,那种招桃花体制我可无福消受!”

     新同事好奇,“啥?招桃花?”

     也没多想,她随口回道,“是啊,长得帅也是罪啊,异性缘太好了,总有漂亮女孩儿追他呢!”

    

     新同事故作惊讶,“真的呀?”

     “骗你干什么,我们俩是发小,他什么事儿我不清楚啊!”推杯换盏之间,她将发小的情史向外人抖搂个遍。

     殊不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某一天,她才惊觉,原来两个人暗地里早已经是男女朋友了,新同事不过是来她这儿探探底细。

     但可气的是,每次他们吵架,新同事总会色厉内荏地指责男方,“你是不是外头有人了,XX早就跟我说过,你上学时就不本分!”

     三番五次下来,发小气不过,终于和她大吵了一架。

     所谓祸从口出,这寥寥数语,是为日后埋下的雷,炸得他们多年的友谊,尸骨无存。

     同事觉得她,是提醒自己男朋友有问题的活证据。

     发小觉得她,是横亘在爱情道路上的障碍物。

     十来年的友谊,一起从小玩儿到大的情分,朝夕之间,毁于一旦。

     泛泛之交,何必肺腑之言。

     每一个问句后,也许只是好奇,只是猜测,但每一个你口无遮拦的回答,也许都会为日后留下隐患,伤人伤己,交浅,何必言深。

    

     2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生命途多舛,丈夫死于风寒,儿子阿毛惨死狼口,这些惨绝人寰的经历,让祥林嫂心智受创。

     这段悲痛的记忆,祥林嫂不厌其烦地向身边人、乃至全镇的人,泪流满面地重复,直到最后,“就连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

     长此以往,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窥私欲得到满足,耐心终于耗尽,在她又开始喋喋不休时,众人毫不客气地打断,甚至恶语相向。

     悲悯是有时效性的,同情也是短暂的,伤口长久地暴露于众人眼前,只能流脓腐烂,因为,众人手里是没有药的。

     有些记忆,本该葬于流年时光。

     有些秘密,可以拥深海而长眠。

    

     鲁迅在《而已集》中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不经历,根本就做不到感同身受。

     其实,生活中的某一瞬间,我们也活成了别人眼里的“祥林嫂”,不过点头之交,酒过三巡,或头脑一热,就当对方是个没情绪的树洞,收纳我们所有的负能量。却不知道,你所有的眼泪和伤悲,都成了别人眼前的下酒菜。

     无休止的重复,没结果的啰嗦,一遍遍复习悲伤,强化痛苦,换来的是别人的不屑一顾。

     不分敌友,和盘托出,上来就亮出所有底牌,交浅言深,是大忌。

     我们同情祥林嫂,但必须承认,身处21世纪的我们,仍然不愿意周围有这样的人,也不该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交浅何必言深,失了分寸。

    

     3

     苏轼曾在《上神宗皇帝书》说: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这不是圆滑世故,是为人处世的睿智。

     朋友去过芬兰,回来跟我说,原来微博上说芬兰人“内向,社恐”是真的。

     芬兰人排队间隔在一米以上,再近便是冒犯。即使雨雪交加,如果三米的候车棚已经站了两个人,第三个人宁愿淋雪也不会站进檐棚里。

     不禁为芬兰人处世的睿智点赞。

     其实,沟通也是一样,不管是泛泛之交,还是患难之交,都应该戒掉口无遮拦,因为尊重,所以不消费,因为不能感同身受,所以何必再费口舌。

     即使再亲密的朋友,也有不能触碰的逆鳞、不能交流的秘密、不该说的话。

    

     不越边界,懂得分寸,不消费交情,才能久处不厌。

     愿你我都懂得,人际交往中,给两颗心留下一米的距离,不是划清界限,竖起高墙,而是不冒犯,不莽撞,不打扰,不消费,给别人留余地,也给自己留后路。

     知人莫言尽,交浅不言深。

    

     作者:一梨,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转载请联系京博国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安般兰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