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2021/6/20 17:17:00 安般兰若

    

     作者 | 哲学君·七七

     来源 | 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写过一句话: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细想人这一辈子,似乎谁也逃不过这个定律。

     人在年少时,常以为“顺风顺水”就是人生至境,后来才发现:命中所有的馈赠,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走过中年后,喜欢过清闲的生活,久而久之却发觉:闲的越久,愁的越多;

     当步入暮年,一场风浪就会打破生活里所有平静,那时才明白:知足常乐是人生一大幸事。

     不论到了什么年岁,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要忘了:修炼自己的心境。

    

     01

     少年经不得顺境

     前段时间看一档节目,其中有一期嘉宾是演员宋丹丹。

     她在采访时谈到一段话颇有道理:

     “少年得志跟中年丧妻、老年丧偶是一样背的一件事。

     太早了,在你完全还不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你太顺利得到的太多,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看到这段话,不禁想起之前被热议的天才少年魏永康。

     魏永康从小天资过人,2岁掌握一千多汉字,4岁就自学完初中课程,8岁时连跳几级进入重点中学读书,13岁时凭借高分考上了湘潭大学,17岁时考入中科院进行硕博连读。

     20岁那年,已经读研3年的魏永康,因“生活不能自理,知识结构不适应”被中科院劝退回家。

     他退学后,他的母亲曾学梅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原来,为了让他能够把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曾学梅很少让魏永康出门,并且承包了他生活里所有大小事,包括洗衣服、洗澡、洗脸,就连吃饭也是喂给他吃。

     在读湘潭大学期间,曾学梅也一起过去“陪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

     除了学习,魏永康几乎没有独立生活过,导致他在读研期间不会穿衣、上课迟到,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也不会和同学、导师交流,生活一团乱麻。

    

     年少时跑得太快,一路上太过顺风顺水,没有翻过该翻的山,没有过该过的河,终有一天要重走一次这条路。

     “少年太得志,容易栽跟头。”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作家茨威格在《断头王后》里有一段描述:

     “她意识到,命运对自己过于偏爱。她一路顺境,好运接踵而至。

     直到需要运用才智和能力来挽救自己和孩子的生命时,她才发现自己的生活一直空虚苍白,她不曾积攒任何与逆境争斗的力量。”

     人的一生中,每个阶段的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若想取得真经,九九八十一难缺一不可。

     就像茶叶,唯有经历风吹日晒雨淋,被铁锅炒,用开水泡,才能泡出真正的茶香。

     02

     中年经不得闲境

     罗曼·罗兰曾说:

     “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走过半生,历经大起大落后发觉,的确如此。

     闲下来,会让一个人丧失斗志,闲的太久,生活也会失去意义。

     听过曾国藩的一个故事:

     曾国藩在翰林院的时光,过得较为清闲,刚开始时他也和其他人一样,闲下来就去吃吃喝喝,无所事事。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有大志者不该如此。

     后来,他开始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补充缺乏的知识,多读书摸索做文章的诀窍。

     每天坚持写日记,对自己每日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还制定下“日课十二条”的计划,用以提升自己。

     到了中年他也没有闲下来,40岁时组建湘军,50多岁主办洋务,在修身中促进事业。

     老话说得好:人到中年不能闲。

    

     人生在世,谁也逃不过中年危机的考验,只有忙起来,危机才能早日度过

     一直闲着,只会加快危机的到来,更会加重中年危机在生活中的烙印。

     身处闲境,烦心事越来越多,争吵声越多越多,身体也会越来越差。

     太安逸的日子,丢掉的不止精气神,还有对于生活的热爱。

     知乎上有人提问:中年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有个回答很扎心:日子过得太闲,还没钱。

     年龄越大,越应该珍惜生命里的养分,不要因为一时的快乐浪费掉心中已经开好的花朵,也不要让那朵花凋谢的太快。

     网上有段流传甚广的句子:“你用你的闲暇来打麻将,你就成了个赌徒;

     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

     中年以后,你的生活如何,取决于你自己。

     03

     晚年经不得逆境

     不久前,看到作家李筱懿讲到自己的亲身经历。

     年轻时,她经历过一次失业,那时候的她将幸福解读为“有”:有钱、有房、有事业。

     于是她拼命寻找各种工作机会,写书,全国各地开读者会。

     四十岁时,她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才明白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因为生活中的“有”都是给别人看的,只有“无”才是真正给自己的。

     每个人活在这世上,都有自己的节奏。

     在健康方面,看到朋友熬到深夜、日日喝酒,但是自己的身体却不一定扛得住这样的“节奏”。

    

     家里一位长辈在退休后,想着再多赚点钱,就利用多年来工作攒下的积蓄去炒股。

     由于担心子女不同意,于是在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自己学着炒股。

     谁曾想,没过多久他就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外债。

     一时间急火攻心,引发了他的心脏病,最后不得不住院治疗。

     提到这件事,长辈感慨道:“人还是要在该收手的时候收手,强行去做不合适自己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就是毁掉一辈子的心血。”

     俗话说:“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走进花甲之年,更应该明白“知足常乐”的价值。

     没有谁的人生是圆满的,已经得到的就好好珍惜,未曾得到的也不必日日挂怀。

     有一个好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人至暮年时最珍贵的礼物。

     ▽

     很喜欢林清玄对人生的一段总结:

     “茶若相似,味不必如一,但凡茗茶,一泡苦涩,二泡甘香,三泡浓沉,四泡清冽,五泡清淡,从此后,再好的茶叶索然无味。

     诚似人生五味,年少青涩,青春芳醇,中年浓重,壮年回甘,老年无味。”

     人活一世,不管走到哪个阶段,都要做好自己,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味道。

     顺境不喜,别得意忘形,沉得住气;

     闲境不等,别停下脚步,走得出去;

     逆境不忧,别心灰意冷,抬得起头。

     点个“在看”,愿你前行的路上,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打磨好生活,修炼好自己。

    

    END

     作者:哲学君·七七,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哲学人生网,数百万人关注的微信大号,反思人生的问题,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灵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乐。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安般兰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