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的秘诀:做一个对自己一丝不苟的诚实者
2018/6/2 23:27:07 伯凡时间

    

     我们的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由此我们养成了诸多的习惯。习惯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摆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做其习惯的奴隶或者棋子。

     思维惯性总会让我们犯许多重复性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内省、反思,将自己行事背后的原则记录下来看,大多数人的原则可能都是混乱的,混乱的原则造就了散户的人生,很多人一生都在原地打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要想自己的人生拥有实质性地改变,需要通过反思自己在各个角度、各种场景下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像拼图一样还原自己之前的习惯,抑或是自己原则的本来面目,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

     1

     瑞·达利欧的《原则》一书并没有给予读者一些普适性的、拿过去就能遵照使用的“干货”,他主张一种流程化的思维方式。不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要像一个机器一样,有一个一以贯之的运行原理,同时内部又有诸多的零部件之间的传输协作方式。

     《原则》一书中,提及了21条“母原则”,139条次级原则和365条再次级原则,只有先打造好“母原则”,再逐渐优化次级和再次级原则,才能保证在思考和行动的过程中始终如一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机器,它又由不同的机器组成,如我们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这些机器创造了我们的思想、梦想、情感,以及每个人特性的所有其他方面。”达利欧写道,“考察影响你的那些事物的规律,从而理解其背后的因果关系,并学习有效应对这些事物的原则。

     机器的特点是有其固定的算法与操作步骤,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要利用原则将自己打造成一台机器,遵循严格的套路行事。

     个体或组织如何才能像机器一样遵循固有算法(即原则)运行?背后需要一套习惯系统的支撑,这种系统是驯化的结果,要长期驯化自己的无意识,无意识就是一种隐性算法,它一直在起作用,但我们很少意识到。

     高效的个人和组织都是建立在一套习惯或隐性算法之上的,那些真正在关键时刻影响我们命运的决策,并不是临时想出来的,我们自以为是的灵机一动,其实是之前一直遵循的隐性原则在那一刻起了作用。

     《习惯的力量》一书中也提到:“习惯为什么如此难以改变呢?就因为它们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这便是我们仅用显意识几乎无法改变习惯的本质原因。显意识的活动仅在我们警觉时起作用,在我们清醒和防备时能战胜潜意识。显意识就像是一位执勤的哨兵,夜深时哨兵开始打盹,潜意识就当政了。因为,潜意识从不入睡,它永远静静地存在,静静地等待显意识哨兵开小差。”

    

     2

     什么才是真正的竞争力?大多数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智慧、是创新力,但达利欧认为是不变的原则,是那些对现实的机理形成普遍性的理解,并且总结出的永恒、普世的应对问题的原则。

     中国哲学中,“阴”是一,代表不变的、静的事物,“阳”是多,代表变化的、动的事物。达利欧提及的原则贴近于“阴”,他主张在情境的重现中总结这些不变的东西,但是又不恪守成规,个体和组织都应该与所处环境这个大系统实现良好地互动。

     任何事物都是阴阳互动的结果,只有将阳注入到阴,才会产生生命,这是世界运行的规律。达利欧将这种哲学思想也贯彻在了他个人的理论当中,他提出了一个名为“五步流程法”的优化方法。

    

     首先,树立一个目标;

     其次,发现问题;

     再次,诊断并发现问题根源;

     再次,设计改进方案并解决问题;

     最后,完成任务。

     所谓“五步流程法”,其实就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不论做任何事情,只要一开始推进,就会遭遇到问题。面对问题的时候,首先要顺着症状前推,找到具体的错误地址,然后进行调整改进,再次前行……形成一种循环。

     不论个人还是组织,其竞争力都不体现在起初就多么优秀上,而在于循环周期的快慢。这跟赚钱的道理是一样的,哪怕是月息只有1%的微利,一年循环12次也能产生巨大的利润。

     优化产品的逻辑也是类似的,一开始的创意固然重要,但是最为关键之处还在于能够在同市场的互动中形成快速地迭代,始终在迭代速度上领先对手,就有更大的获胜几率。

     达利欧强调,“五步流程法”的推进必须按顺序一步步来,设定目标的时候就别想出问题的事,诊断问题的时候也不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层层推进,认真做好每一步,才能获得必须的信息。

     3

     达利欧也提出,我们要从更高的层面俯视自身,做到一丝不苟的诚实。像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师一样,既要有设计者思维,也要有用户思维,努力保持一种绝对的客观性。

     要保持绝对客观性并不容易,当真相与自己的期待不符时,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抗拒真相,这也是达利欧强调为什么要做到“一丝不苟的诚实”的原因,这种思想近似于中国道家哲学中的“天地无亲”,要无情地看待自己的原则,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

     这个方法适用于方方面面。在公司管理上,如果一个领导者不是依据原则实施管理,而总是纠结于自己在下属心中的形象,为了维护所谓的好形象而不断迁就、纵容一些违背原则的现象,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组织的崩盘。

    

     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父母一定不能为了表面上的亲子关系和谐而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欲望,无条件地妥协。

     对待任何关系都有两种逻辑,一种是忠臣逻辑,一种是奸臣逻辑。奸臣逻辑是满足所欲,不断地迎合,不管对错,对方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揣摩对方的喜好,调整自己的行为;忠臣逻辑是满足所需,不会按对方的欲望行事,而是关注对方真正的需求,看重什么是真正有益于对方的。

     想要保持个体发展、关系持续或者组织进步,首先要发现问题、勇于承认问题的存在,而后则必须严格遵照原则行事,以解决问题。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写道:

     董阏于为赵上地守,行石邑山中,见深涧,峭如墙,深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曰:“婴儿、盲聋、狂悖之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叹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治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

     韩非子写这个故事是为了佐证严刑峻法的作用,其结论我们暂且不作评论。这个故事能够侧面给予我们一种启示,即原则足够清晰的时候,大家很容易达成共识,能够减少许多的沟通成本

    

     两性关系、亲子关系中之所以存在巨大的沟通成本,就是因为原则不清晰,每个人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而且各自都有解释权,一辈子的争争吵吵也不过是为那几条本来应该很清楚的条款在争论。每个人说话、行动、思考、决策都没有所依据的原则,没有做过任何关于原则的反省,更妄谈对原则的优化了

     任何物种都是各种性状的组合,在特定的环境下,有些性状是有益的,而有些性状则有害。所谓“自然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物种有害性状的减少和删除,对有益性状的增加与创造的过程

     同理,每个人、每个组织,也可以看作各种原则组合的结果,只有不断地总结、反省和改进,才能实现真正的迭代与优化。

     正如达利欧在书中所写:“完美是不存在的,它是一个目标,激发永不停息的进化过程。……生物、组织和个人总是高度不完美的,但都拥有改善的能力。所以,与其顽固地隐藏我们的缺点,假装自己是完美的,还不如找出并应对我们的缺陷。你可以从自己犯的错误中获得教益,不断坚持,为成功做出更好的准备,否则将失败。”

    

    

    

     推荐阅读:

    

     “愚人”的超越秘诀

    

     有一种学习,反而给你带来无知与傲慢

    

     如何让自己从“散户心态”变成“庄家心态”?

    

     如何从别人手中夺回那些属于你自己的时间?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伯凡时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