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切记!流感期间,要少吃高糖、肉类食物!
2019/1/2 6:01:00 北京新闻

    

    

     内容简介

     12月26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近期北京流感病毒活动度进一步增强,已由前期的流感流行期进入高峰期。未来,流感活动度将继续增强,由流感病毒导致的流感病例将增多

     到底该怎么吃才能有效预防、缓解流感呢?有请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负责人石劢来教教我们。

    

     专家简介

    

     石劢

     医学博士

     中日友好医院

     营养科负责人

     专业特长:

     1、疾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

     2、擅长根据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不同生理阶段和个体疾病特点为病患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咨询和饮食指导。

     3、擅长根据患者的中医体质情况进行中西医结合营养干预。

     科研成果:

     承担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营养学会科研基金、院级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及中文核心论著多篇。参编参译多部营养学专著、教材和科普书籍。

     流感期间可以吃糖或者喝糖水吗?

    

     甜食容易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导致患者不适,因而不建议在高热状态下喝大量甜水。推荐喝茶水,绿茶、红茶和花茶都可以。

     对于流感病情较重的病人,是否会有专门的营养师照料呢?

    

     以下几类病人患流感较为凶险,需密切关注:

     (1)孕妇

     (2)儿童

     (3)老年人

     (4)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

     医院膳食相较家中更为丰富,由医院营养部专门提供。分为普食、软饭、半流和流食四大类

     (1)半流食:针对住院期间可以自理的患者,有蛋羹、面条汤、馄饨、蔬菜粥、肉沫粥等多种可供选择。

     (2)软饭:主要采用西葫芦、冬瓜等细嫩的嫩叶菜,配以鱼片、鸡蓉等营养含量较高的食物,主食以发面的面食、面头、米粥为主。

     (3)流食:标准化的全营养粉。多用于ICU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静脉途径的营养输送

     (4)普食:米饭、包子、发糕等小粗粮。随着流感症状的缓解,患者就可以慢慢过渡到普食。

     为什么流感期间食用高糖、肉类食物容易生痰?

    

     糖类,学名碳水。食用后易产生过多二氧化碳,增加呼吸道的阻力,即排泄不畅导致分泌物蓄积在喉腔周围,因而痰就滋生出来了,这就是分泌物的蓄积。肉类、高油食物同样会产生此类问题。

     流感期间尽量不要吃油炸类食物。待高热、咳嗽、咽疼等症状逐步缓解、食欲渐增,饮食渐渐可以恢复正常了。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

    

     食物中存在多种调节机体免疫力的营养物质:(1)多酚类物质:茶多酚、黄酮类、花青素等。

     (2)调味类物质:大蒜中含有硫化物

     以上两类物质具有强抗氧化性、抗炎效果,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大蒜捣碎成泥后,通过自身酶在空气中消化分解,可增加其中硫化物含量。推荐大蒜捣碎成泥食用。

     除了大蒜外还有哪些食物可以增强抵抗力?

    

     可选择食用维生素较为含量丰富的水果、蔬菜、坚果等食物。营养积累重在多样化、长期坚持,才可达到最终慢养身体效果

     (1)坚果建议每天食用10到15克左右,以多样少量为最佳,瓜子、松子、花生等均可。

     (2)水果建议选择维C含量较丰富的水果,每天保证两种,以200到350克左右为最佳。水果干维生素含量较少,且糖分较高,不建议食用。

     (3)蔬菜建议适量生吃,例如冬季生吃白萝卜、青萝卜等,萝卜维C含量较高且含有粗纤维,具有通气、顺气等功效

     小贴士

     流感期间,建议不要吃太多粗纤维食物,例如芹菜、大菜花等,以免加重胃肠代谢负担。在预防流感阶段,提倡适量食用,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肠道菌群健康。

     1.患者在高热状态下不建议食用大量甜水、甜食等,推荐喝绿茶、红茶、花茶。

     2.孕妇、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等几类病人患流感较为凶险,需密切关注。

     3.流感期间食用高糖、高油、肉类食物易生痰。

     4.食物中存在多种调节机体免疫力的营养物质:茶多酚、黄酮类、花青素等多酚类物质以及大蒜中的硫化物等。

     5.可选择食用维生素较为含量丰富的水果、蔬菜、坚果等食物。坚果建议每天食用10到15克左右;水果以200到350克左右为最佳;蔬菜建议适量生吃。

     要点回顾

     内容提供方: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大咖聊健康》

    

    

    

    


            

返回 北京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