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女人颠覆了西方,甚至改写了世界历史!今天,全世界都要向她致敬!我们中国人更没有理由不知道她!
2018/3/25 牛弹琴

    

     来源:德国优才计划 ID:ToGermany

     2018年的3月,霍金离世的消息,

     一定是刷爆了你我的朋友圈,

     而同样在2018年的3月,

     有这样一位82岁的中国老人,

     她打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

     为中国夺得一个超级世界大奖,

     你知道她是谁吗?

     我想几近90%的中国人,

     都不知道这件事?!

     她,就是张弥曼

     1936年4月她出生于南京,

     战争年代,她的童年注定不安稳,

     “七七事变”的阴霾还未消散,

     日军在上海又制造了,

     惨绝人寰的“八一三”事件,

     她随父母辗转逃难到江西,

     一路颠沛流离,饱经苦难。

     由于战乱不断,

     她的读书生涯时辍时续,

     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

     她才受到较稳定的教育。

     小时候,父亲在医学院工作,

     她常常跑去到父亲的办公室玩耍,

     她还跟着父亲去实验室,

     看别人解剖尸体,她一点也不害怕,

     还认识了不少,

     和蔼、敬业、有教养的医生,

     耳濡目染之下,

     她从小就树立了当医生的理想。

     后来她考上了同济附中,

     老师的生物课引起她很大的兴趣,

     在上实验课时,

     解剖很细的小蚯蚓也不会碰破血管,

     这让想报考医学院的她更加信心十足。

     然而就在这时候,

     一句话却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那个年代,中国正朝着工业化迈进,

     刘少奇提出:地质是工业的尖兵,

     国家非常需要地质学人才。

     就这一句话,她改变了自己的志向:

     从医者,只能救死扶伤;

     从工者,可兴中华天下!

     可她太瘦弱了,父母十分担忧,

     还是希望她能报外语或医学专业。

     可她却有些执迷不悔。

     1953年,她顺利考入,

     北京地质学院古生物系。

     在校园里她学习刻苦,

     对化石也着了迷一般,

     她说:“每块化石都见证着一段历史。”

     她要去揭开化石背后的谜团,

     从此再苦再累她也没有放弃。

     作为地质系的学生,

     每年有好几个月的时间,

     要去全国各地寻找矿产资源和化石,

     她常常是一个人一根扁担,

     挑着被子、锤子、化石纸、胶水,

     没有任何交通工具,

     身上的行囊达到30公斤是常有的事,

     就靠一双腿在荒山野岭间跋涉,

     有时还要走20多公里的山路,

     才能到下一个目的地。

     长年累月下来,

     她的脚底满是厚厚的茧子,

     小腿上也有数不清的伤口......

    

     有次在浙江横店,

     只能睡在农家的阁楼上,

     垫的是稻草,盖的是发霉的烂棉絮,

     40多天都无法洗澡,

     回家时身上都已经长了虱子。

     她说:当时我回家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把衣服和棉被都扔到大锅中煮沸。

     荒山野外时常有上顿没下顿,

     而她锻炼出了一身“本事”:

     就着几块霉豆腐,

     一顿饭她就能吃下一公斤。

     在这艰苦环境中走的每一步,

     都是她对中国地质学研究,

     不可磨灭的奉献!

     而她非但是中国地质学业的开拓者,

     更是中国的经济命脉,石油的发掘者!

    

     当时由于中国勘探技术的落后,

     中国的石油大部分依靠进口,

     还被西方扣上一顶“贫油国”的帽子。

     后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

     石油更是成为稀缺资源,

     中国要开采自己的石油,是迫在眉睫,

     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开始了。

     1959年,

     刚参加工作的她积极响应号召,

     千里迢迢奔赴黑龙江。

     专家们齐聚一堂,

     发表自己对地下石油分布的看法,

     当时有人提出:

     含油层在距今1.5亿年的早白垩纪,

     石油勘探也应该集中在这相应的地层。

     大家纷纷赞同称是,

     可她偏偏她不这么认为,

     多年对化石研究的经验,

     让她根据地层中的鱼类化石样本,

     从沉睡上亿年的“小鱼”身上,

     得出这样的结论:

     含油最丰富的地层应该在,

     距今1亿年左右的晚白垩纪时代。

     大家看着这个才23岁,

     就“大言不惭”的小姑娘,

     一时鄙夷者甚众,赞同者寥寥无几。

    

     然而,

     随着第一股石油从地下汩汩而出,

     石油的成油地质时代最终得到证明,

     没错,就是她说的晚白垩纪时代!

     而在她这一观点下,

     开采出来的就是世界级特大砂岩油田:

     大庆油田!

     她的这一观点被证明,

     引起了当时不小的轰动。

    

     后来国家开发胜利油田时,

     经过考察她又发现,

     海洋曾经覆盖那一区域两次,

     因而成油地质时代,

     也会与普通油田有所不同,

     这一观点,又一次,

     为胜利油田的顺利开发提供了条件。

    

     1965年,表现优异的她被外派,

     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进修,

     在海外化石的研究中,

     她采用虽耗费大量时间,

     但能提供丰富信息的连续磨片,

     蜡制模型的方法,

     对中国特有的产自云南省,

     早泥盆世的肉鳍鱼类杨氏鱼,

     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成为目前曾用这种方法工作的少数人之一。

     通过连续磨片对杨氏鱼脑颅、脑腔及血管、

     神经通道的复原,而得到的详细结果,

     不仅用传统的观察方法很难获得,

     甚至采用最新的用CT照影的方法,

     也无法得到这样准确的信息。

     她踏实肯干、认真谨慎的态度,

     获得了国外同学和教授们的一致尊重,

     大家都说:这个中国人,

     从不夸张的作风,

     使她的数据资料更可信,

     所有的结论都有证据支撑,

     因此,当她说什么的时候,

     你都会相信。

    

     当时有一位瑞典古生物学家,

     雅尔维克认为,

     陆地上四足动物的祖先,

     是水中的脊椎动物:总鳍鱼类,

     这一观点被世界权威承认。

     可她又一次敢去持怀疑态度,

     并从中国采集了总鳍鱼类化石去仔细研究,

     对雅尔维克所作的切片又重新做了观察,

     两次研究中,她发现总鳍鱼没有内鼻孔,

     没有内鼻孔就不可能离开水呼吸空气,

     这也就意味着,

     陆地上的四足动物并不是总鳍鱼类进化而来。

    

     可当时她虽有重大发现,

     却因为1967年被应招回国,

     之后便是那场文化大革命,

     使她的这一研究结论,

     推迟了足足十多年,

     直到1980年,

     她才终于发表了该项成果。

     当时消息一对外公布,

     整个生物学界都沸腾了,

     国外专家都一致评价说:

     “这是本世纪以来,

     对这一传统四足动物起源说的一次真正挑战!”

     美国著名的鱼类学家罗森惊呼:

     “这一发现动摇了世界生物传统理论的根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

     她的理论甚至改写了世界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她轰动了全世界,

     海外的橄榄枝纷纷抛来,

     而她却选择留在祖国,

     甘愿做一名教师去培养人才,

     同时继续为中国古生物研究出力献策。

    

     作为导师,

     她特别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曾有一个研究生周忠和,

     起初他是研究鱼化石的,

     后来发现了鸟类化石,

     于是提出想要改变研究方向,

     可这是犯忌的,但她从学生的潜质考虑,

     便破例批准了。

     而这个看似很不起眼的研究转向,

     却为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周忠和说:1992年,

     张老师帮他联系参加了一个,

     有全额资助的国际会议,

     她提出如果他想出国留学,

     她可以写推荐信。

     这在当时对我确实是个不小的鼓励。

     而之后1999年,我在美国即将博士毕业,

     想回国工作,

     可当时并不符合‘百人计划’的条件,

     又是张老师帮助和有关部门解释、

     沟通,最终将我破格入选‘百人计划’。”

     之后,周忠和对鸟化石的研究,

     在国外引起高度重视,

     引得各国顶尖古生物学家,

     都纷纷跑到中国来了!

     现在的周忠和是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而她爱惜人才,还会“不拘一格降人才”。

     她的大弟子于小波,

     在“文革”中没有机会上大学,

     她就“破格”将他收在门下,

     最终使他有机会取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

     “男儿有泪不轻弹”,

     而20年前,她的一封信,

     使正在美国学习的苗德岁流下了眼泪。

     上世纪80年代,

     在芝加哥大学学习的苗德岁给她写信,

     希望延长留学时间,在芝加哥继续做博士后。

     而当时国内一片“人才外流“的忧虑,

     有人认为,苗德岁的请求不会被批准,

     而她的回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苗德岁说:“真正让我感动的,

     不是张老师的批准,而是信里的话。”

     张弥曼在信中写道:

     我们期待着你将来学成回所工作。

     如果由于家庭和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最终你决定不回来,

     我也希望你能记住我们这个研究所,

     就像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一样。

     苗德岁说:“当时我惊呆了,

     第一次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也是因为这几句话,

     20年来,我一直把自己当做,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员。

     十几年过去,

     她全身心扑在古生物的研究和教研上,

     那一块块普通人眼中显得生硬的石头,

     对她来说却仿佛蕴藏着巨大的吸引力。

     她常常一摆弄就是一上午,

     自己动手采集化石、修理化石、

     给化石拍照、研究化石......

    

     常人看来,

     研究化石是多么枯燥无味的学科,

     而她却乐此不疲,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

     不遗余力的奉献着。

     而所有的付出终会得来认可,

     默默耕耘终会收获累累硕果!

     她成为了蜚声世界的古脊椎动物学家,

     她一次又一次的站在世界的中央,

     为中国捧回越来越多的荣耀!

     2005年秋天,

     来自世界各国的生物学界权威,

     聚集在美国一个讲演大厅,

     这里举办的是古脊椎动物学会第65届年会,

     会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

     表彰一位科学家对该学科所作的杰出贡献,

     而这位科学家,

     就是中国人张弥曼!

     迄今为止,在这类国际学术会议上,

     获此殊荣的人可能都没有超过十个。

     2011年,

     她又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此项外籍殊荣。

     而她却低调的不能再低调,

     甚至还将功劳拱手相让。

     每当有人提及她的成就时,

     她的脸上就掠过了一丝“惶恐”,

     她总是简单一句话:

     “这项荣誉并不属于我个人,

     很多同行、学生都比我优秀。”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

     她为人低调、不喜欢被采访。

     几年前,尽管她接受了,

     英国《Nature》杂志的采访,

     但记者戴尔顿说:

     采访进行得颇为“艰难”,

     在采访过程中,当问及她的成就时,

     她总是避而不谈。”

     为此,她的同行甚至总要去安慰她说:

     “你就当自己是代表中国古生物学界,

     接受这个荣誉。”

     尽管不愿意谈自己,但谈起工作来,

     她总是满怀激情!

     10多年前,她将自己,

     做了很长时间的泥盆纪鱼类研究,

     交到了90年代回国的年轻人朱敏手上,

     自己则转向了新生代鱼类的研究。

     从她手中接过泥盆纪鱼类研究的朱敏,

     2009年在《Nature》杂志上,

     发表了他的成果:梦幻鬼鱼。

     梦幻鬼鱼,一个很别致的名字,

     当年朱敏曾解释过这个名字的由来,

     这是一条在进化中处于过渡环节的鱼,

     古生物学家梦寐以求、寻找多年,

     很久以来,它存在于古鱼类专家的脑海中,

     他们在想象中反复勾勒它的形象。

     终于,这条鱼被朱敏的团队,

     在更久远的志留纪地层中找到了。

     而这条鱼也解释了为什么,

     张弥曼对泥盆纪的鱼类难以割舍。

     显然,这是一个更令人期待的领域,

     有很多“热点”科学问题,

     在国际上有很高的显示度,

     也更有机会在《Nature》、《Science》,

     这样的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

     而她的“割爱”之举,在时下的学界并不常见。

     2006年,在她70岁生日之际,

     朱敏将一项鱼类起源方面的重要发现,

     献给了自己的老师,

     这就是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

     ---晨晓弥曼鱼

     而之后,已70多岁高龄的她,

     还亲自去参与青海野外考察和挖掘。

     她和同行发现了一种,

     长着超常粗大骨骼的鱼:伍氏献文鱼。

     它来自青藏高原北部,

     在柴达木盆地的干旱化进程中,

     它很可能是当地“苦苦支撑到最后的鱼”。

     它的出现,见证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

     青藏高原隆升以及由来已久的干旱化进程。

     “画鬼易,画人难”,她曾以一个形象的比喻,

     解释她在新生代鱼类研究中,

     “如履薄冰”的心情。

     她说:“由于新生代年代比较近,

     大家都觉得不稀奇,因此写出的文章,

     很难在影响较大的杂志上发表。

     也由于年代近,

     与现生鱼类会有更多相似之处,

     因此得出的结论,

     也更容易受现生鱼类专家的质疑,

     必须格外谨慎、小心地对待研究过程与结论。

     如此敬业守业,在古脊椎动物学领域,

     她已默默奉献了60多年。

     2016年,

     世界古脊椎动物学会在美国盐湖城,

     授予她最高荣誉奖项:

     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当她登上领奖台时,

     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而就在刚刚,2018年3月8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18年度,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L’Oréal-UNESCO For Women In Science Awards)

     已经82岁的她,又成功代表中国,

     拿下了一个超级世界大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名声明中称:

     “她创举性的研究工作,

     为水生脊椎动物,

     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如今已耄耋之年的她,

     探索科学的脚步仍没有停歇,

     她的古生物研究听起来很冷僻,

     但她用自己的奉献,

     开拓了中国新时代的科学之路!

     她用自己的钻研,

     让中国在世界古生物学界拥有自己的舞台!

     她的奉献与崇高,

     为全世界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学是希望之光,

     今天,2018年3月22日,法国巴黎,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

     全世界都在关注。

     她作为中国科学家,

     今天全世界都要向她致敬,

     我们中国人更没有理由不知道她!

     张弥曼,今天,

     祖国为你骄傲!

     人民为你点赞!

    

    

     《中美贸易战背后,特朗普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史诗级贸易战开打了,美股血流成河!》

     《特朗普要对中国动手了,中国正严阵以待!》

     《台湾的大麻烦就要来了!》

     《当选第一天,愤怒的普京就跟西方叫板了!》

     《“粮食战争”的背后:大国竞争的关键,就藏在餐桌上!》

     《这是中国今年最大考验,中国开始反击了!》

     《今天,俄罗斯人真给了普京20年时间!》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牛弹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