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重点考察了这家企业,从此,我们看病有了大变化!
2017/10/12 央视财经

    

    


     东软助力信息化 医卫行业再添翼

     为了展现出东软信息化产品的研发应用情况,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把当时最新研发的几款高端医疗设备,全部做成模型摆了出来。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刘积仁:过去这一台卖几千万了,卖得很贵,在国内检查一次差不多都是上万块钱。

     记者:像这样的模型,我们给总书记看了几个?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刘积仁:当时有这个CT,有核磁,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PET-CT模型,当时还没有。

    

     长期以来,包括CT在内的高端医疗设备一直都由通用、西门子等少数几家国际巨头垄断。如何用最少的辐射把人体扫描得更清楚,这背后的算法是国外高端医疗设备制造商的高度机密。画面上这台正在调试的PET-CT,是目前世界上同类型医疗设备中最先进的产品之一。4年前,东软的PET-CT还在技术储备阶段,甚至连模型都没有,而最近几个月,已经开始在国内外销售。 经过这几年的自主创新,当时向总书记汇报使用的所有模型现在都变成了产品。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刘积仁:总书记来到我们这儿之后,我觉得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鼓舞,这几年,我们在高端医疗设备上,又研发出来几款新的产品,我们的医疗设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里面我们卖到了五十多个国家。中国制造这个品牌,在医疗设备这种高端的市场上能够被认可。我觉得这几年我们有了一个根本的变化。

     从无到有,从自己有到走出去。回忆起总书记来东软考察时的场景,汇报人王楠深有感触,当时,总书记和东软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一起,鼓励大家勇于创新,研发出更好的产品。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王楠:我们现在所有的设备,都是云化的,也就是说每一台CT和我们每一台核磁,它确实会通过互联网连到我们后端的这个云的数据服务中心,而这个数据中心会以人工智能的方式,通过大数据的这个学习,知识学习,把整个图象通过AI的智能识别,来进行辅助诊断。

    

     信息化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深度融合,能让更多老百姓受益。高端医疗设备的普及,也让远程医疗成为可能。刘积仁还记得,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体验了一下远程医疗管理系统。听说有1000多家医疗机构在用这个系统,总书记特别高兴。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刘积仁:总书记就说,信息化技术和医疗的结合如虎添翼,希望你们能够做得更好。通过我们IT的技术,互联网的技术,把基础医疗,基层医疗这一块让它强大起来,我们也构造了一个大的大数据平台。应该说在过去的三四年间,也是东软在信息化与医疗行业的结合发展最迅速的这几年。成果也是最突出。

    

     最近4年,东软集团不断刷新中国大型医疗设备CT、核磁共振领域的最高水平。目前,东软医疗的产品已经成功销往全球109个国家的9000多家医疗机构,全球装机超过30000台。东软的远程医疗系统,容纳了4274位远程医疗专家、涉及30多个专科、1346家联盟医院,服务患者累计超过40万人次,年会诊量超过5万例。

     高端设备渐普及 远程医疗连乡镇

     朱洪峰在医院放射科工作了近30年,每天都和CT、核磁设备打交道。多年来,医院使用的全部都是进口设备,这种情况,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改变。

     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 朱洪峰:2016年我们引进了它(东软)的第二台128层CT。跟其它进口品牌同类型的,同档次的设备比呢,现在从功能上,还有这个成像的质量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在软件操作上,甚至剂量上,可能还要比它们还要好一点。

    

     朱洪峰告诉记者,三年前,医院第一次采购国产CT机,通过高强度使用,国产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医生的好评,于是医院在去年又增加了一台。之所以选择国产设备,除了质量可靠,关键还在于采购和维护的价格更便宜。

    

     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 朱洪峰:如果要是没有国产设备,进口的设备会维持一个很高的价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现在咱们国内的设备发展太快了,从功能和性能上都能够达到要求,这样也就迫使这个进口设备它不得不降价了。五年前大概像我们这些进口的高端CT,有1500多万,还有1600多万的,现在进口的设备大概一千万,甚至一千万以下,国产设备可能六百多万,或者七百万,现在都能承受了。

     国产设备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大型医疗设备的门槛,还大大拉低了进口设备的价格。目前,CT、核磁等大型医疗设备,已经在县一级医院逐步普及。 能拍片子的地方多了,患者也就实现了分流。过去常常需要排队的大医院,预约拍片子、等待检查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

    

     国产医疗设备普及,解决的是患者检查的问题,而“远程医疗”,让许多偏远地区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诊断。

    

     中日友好医院干部医疗西病区主任 钱端:这个心电图是入院的时候拍的,还是有症状的时候拍的?好好,看到了。也就是说,我应该更相信第一张图是吧?

     十几天前,新疆克拉玛依的患者别力克突发心梗,情况危急。而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远在北京的专家不用到现场,就能为他提供最佳的诊断建议。

     中日友好医院干部医疗西病区主任 钱端: 这人应该是个心梗后的病人,心衰吧,所以当地可能治疗上边应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他往上级医院转,那么这种实际上就是上级医院给他一个指导,帮着他把药物去调整一下,那么也许对这个病人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 杨劼:现在是下午四点半,从上午十点到现在,这间会议室才第一次空闲了起来。就在这里,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用远程医疗系统给全国各地的病人看病;通常的情况下,只有当省市县各级医院的医生没有把握的病例,才会被送到这里。从2013年到今天,这种远程医疗系统的频率增加了六倍。

     截至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这套“远程医疗”系统,已经在中日友好医院、天坛医院等十几家大型专家会诊中心和超过2000家基层医院常态化应用。在需要急救时,可以在10分钟内和几千公里外的乡镇卫生院连接。

     在我国医疗器械重点科技专项的扶持下,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试点示范应用了10万余台(套、件)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价值近3.8亿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服务覆盖人群达到9600万。X线机、超声、生化等基层新“三大件”全线技术升级,彩超、CT等高端产品成功实现国产化。

     我国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创新医疗器械正在快速普及。以CT设备为例,截至2016年年底,CT设备全国市场保有量已突破两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其中,国产设备销售份额保持快速增长,从2012年的14.7%增长到2016年的38.4%。预计到2019年,国产CT设备将占国内销售一半以上。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全国有6800多家医疗机构已经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信息化有力促进了医疗行业“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为缓解边远、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看病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卫计委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 卢清君:在信息时代改变了我们医疗的所有的运行模式,重点表现在提高了效率,提高了它这种优质医疗辐射的覆盖面,提高了我们基层对所有,在各地的这些患者的一些体验,就医体验,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我们整个医疗协同的这样一个效率和机制,所以它把基层的这些闲置的医疗资源调配起来了,所以对整个医疗事业发展来说,它就是如虎添翼。

    

     正是在创新的推动下,我国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正在全面提速。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提出,规范和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应用;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再次阐述了推进“健康中国”的决策部署:使全体中国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我们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初,《“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印发,明确有序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基础资源大数据开放共享等13项主要任务以及基层信息化能力提升等5大工程。

     “

     为中国制造点赞助力!

     欢迎评论和分享~

     你会喜欢

     重磅!这个城市太拼了!买房租房统统打8折!

     【揭秘】快递集体涨价,竟然因为“它”?!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

     本文编辑:张婷敏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央视财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