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市公司在靠理财赚钱呢:292家公司一个月豪掷605亿买理财产品
2017/6/5 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米尔

     据财汇大数据终端统计,刚刚过去的5月两市共有292家上市公司选择购买理财产品,共计认购理财产品566个,累计投入资金逾605亿元。

     然而,其中一些上市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低的惊人,有的只有1.8%或2%,远不及货币基金4%以上的收益率,上市公司宁愿不要2%左右的利差,就是这么任性!

     8家“土豪”公司认购金额过10亿

     从认购数量上看,在292家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中,今年3月中旬股价曾一度高达376元,超过贵州茅台股价的吉比特公司以一个月认购19个理财产品的数量位居当月认购榜榜首,认购金额达5.76亿元。

    

    

     基金君查阅公告后发现,该公司5月27日最新认购的产品为“步步生金8688号”,认购金额为800万,预期年化为2%-2.9%。吉比特旗下子公司5月4日到10日认购的同一产品,最低预期年化收益率仅为1.8%。

    

     此外,杰克股份、杭叉集团则分别以15个和11个理财产品分列第二、三名。

     从单个公司投资金额来看,不乏豪掷数十亿元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土豪”公司。基金君整理后发现,包括温氏股份、五矿资本、浙树文化、双星新材、必康股份、联络互动、白银有色、国脉科技等在内的8家上市公司5月认购金额均超过10亿元,其中,温氏股份出手力度最大,以30.4亿元的认购金额居首,其分别在5月2日和5月3日分五次以自有资金认购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分别为8亿元、8亿元、1.5亿元、8.2亿元和4.7亿元。其次是五矿资本,认购金额达30亿元,比第三名浙树文化足足多了15亿元。

     这些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中,也有一些最低收益率在1.8%或2%的产品。

     上述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中,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主(包括结构性存款),其次为基金、信托计划、证券、保险等理财产品。理财期限上,以2-3个月居多。

     在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中,使用自有资金和募集资金是重要的理财产品资金来源,在这其中,运用超募资金和闲置募集资金认购理财产品的做法居多,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投资于货币基金等低风险基金产品。

     上市公司钟爱理财产品为哪般

     事实上,上市公司加入购买理财产品大潮并非新鲜事。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5年两市共有628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共购买7302个理财产品,耗资5514.14亿元;

     2016年A股共有786家公司参与理财,共计购买理财产品9594个,理财资金8104.62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两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有了巨大的增长,而回溯到更早的2012年,仅有24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只有62.34亿元。

     此外,2017年至今,两市已经有680家公司合计认购3858个理财产品,投入资金3679.8亿元。

     那么,为何上市公司对购买理财产品情有独钟?

     从这些公司发布的公告里可窥得一斑。如吉比特在公告里表示,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的前提下,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收益,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通俗来说,就是这部分钱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进行保本理财,获取额外的投资收益。“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企业正常的财务管理”,沪上一券商非银研究员告诉记者,他同时表示,如果购买行为较为频繁,或者置公司主业于不顾那就可能要引起注意了,这或许变相体现出公司所属的整个行业或者其自身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即使是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明显低于货币基金,并且货币基金也可以随时赎回后支取,不少上市公司还是喜欢银行理财产品,一方面是和这些上市公司的理财习惯关系,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银行曾在公司上市前帮过公司,所以即使收益率低,也要买银行理财产品而不去买收益率明显更高的货币基金。

     事实上,确实有上市公司借由投资理财获得的收益来弥补主业营收上的亏损。据长江商报不完全统计,去年共有惠泉啤酒、陕鼓动力等7家公司依靠投资理财产品获得的收益来实现公司净利润为正。如中葡股份,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3亿元,而其理财收益高达0.5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1%。

     “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基金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