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创业要颠覆还是要效率?
2015/3/24 18:17:13 创新工场

    

     写在前面的话:揭秘最热智能硬件创业历程,分享跨界创业故事,糖护士创始人李承志到访1039交通广播,与主持人盛博畅谈一小时。为什么会选择进入医疗行业?怎么才能做好糖尿病慢性病管理?感谢《联E会》为我们带来的独家最全揭秘。本文根据对话文字稿整理而成,后附完整音频。

    

     一、创业缘起:为什么进入医疗领域?

     我们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进入到医疗领域里面。12年的时候,我当时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中国区的CEO。我的一个关系很好的医学博士朋友,我们经常会在深圳一起吃饭。他的儿子12岁的时候被诊断出1型糖尿病,吃饭的时候他就会打电话去问他家里儿子今天吃饭、打针啊、测血糖啊这些有没去做。每次都是这样的一个操作过程,我就很好奇问糖尿病是什么情况?他就大致跟我讲了一下。他还说你是做通信产品的,你能不能帮我做一个软件,让我不用去那么复杂每天去打电话去问他们。那我就去问这些数据到底什么作用,他说没有这些数据怎么给孩子看病呢?怎么知道他下一步怎么去用药?我朋友的妻子本身也是个医生,一家两个医生来对付一个糖尿病孩子都如此之艰难,所以当时认为是可以去做一个软件的

     初期的想法只是做个软件。就是帮朋友做个工具,而不是创业。然后隔了两个月之后,我这个朋友的另外一个朋友是国内最大一个血糖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他们也经常在一起见面沟通。这个董事长他的产品都是很传统的血糖仪,他觉得跟他的用户之间缺少一些沟通,所以他希望有一个基于这种互联网拥有通讯功能的一个血糖仪。

     一开始只有三个人:一个是用户,还是有深度需求和迫切需求的用户,一个可能在技术、IT方面更擅长一些,有过从业的经历,另一个是一个生产传统血糖仪的厂商。三个角色,很有意思。一开始我不认识这位厂商,是用户把我们牵到了一起。

     当时我们谈的非常融洽,觉得我们应该是可以去做一个产品。可是我当时确实还是很忙,那时我上一家公司业务在做拉丁美洲市场,所以整个半年我就没有去做这件事情。后来在12年年底的时候,这位董事长朋友跟我打电话说:“李总我们之前半年前说的事情你做的差不多了吗?”我说:“很不好意思,还没做。”他说:“你是不是做不出来啊?”唉哟!我这人还是比较好强的,特别不愿意别人说我做不出来。OK!那我们就开始去做!所以就我自己一个,我的一个研发副总,还有我们的一个硬件总监,我们三个开始从13年的2月份用业余时间去做这个产品,到5月份的时候花了3个多月我们就把一个样机给做出来,包括硬件和应用软件。

     我们很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做这个事情。但是这么多年所积累的经验让我们可以很快的去把握住一个方向,可以很快的把机器做出来。但是要说到能够量产上市,还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样机出来之后,我就给那个医生朋友看,当时这个产品是为他而设计的,首先给他去看。他非常的高兴,说这个是他想象当中的一个东西,至少有那么个意思了。其实在我们真正开始去做之前的半年虽然没有开始投入实际的开发,但是我会经常去想他到底要的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最终要符合一个事物发展的本质,我们觉得是这个方向。整个研发过程虽然短,但其实很准确的就找到了想要做的东西是什么样儿的,方向是很对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做出的原型机,跟现在量产的一模一样。

     二、糖护士与传统血糖仪的区别:没有屏幕的检测仪

     传统血糖仪测完之后它显示一个值,你看完就完事了。但是糖尿病患者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希望知道你平时在家你的血糖情况,对应的饮食、运动情况,他好来判断你的身体状况,给你制定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是单个数据,他没办法给你一个方案或者这个方案可能是不太适合的。糖尿病是个慢性病,但是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们需要获取数据、整理数据,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出发点,传统的血糖仪难以做到这点。我们的产品可以实时的把数据上传到云端。有了数据之后就可以随意的去共享了,现在主流的通讯的工具我们都支持了。

    

     在外观上看,我的产品跟传统血糖仪也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没有屏幕。可能很多人不可想象,一个测血糖的东西怎么能没有屏幕呢?这个确实我们也纠结了很长时间,我们觉得我们的产品不应该带屏幕,至少针对移动互联网上的这些用户来说。糖尿病是一个很奇怪的病种,它是需要患者平时进行自我管理,医学上讲叫“五架马车”。所以需要综合处理的,综合处理的话一个小屏幕是处理不了的。而现在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了,上面可以展示一些非常丰富的信息和内容,我们希望把用户的眼睛从血糖仪的屏幕上转移到手机的屏幕上面来,因为这里面才是能够真正帮助到你的地方。有很多的内容,甚至有很多糖尿病的人互相交流,甚至医生可以进来帮助你,你的眼睛如果只是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血糖仪屏幕上,它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我们实际上是把血糖仪做了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加法就是加上一个可以和手机和云端进行的数据交流,减法就是把原来我们在血糖仪上的可视的这块屏幕去掉,而把这些数据让它承担起一个把数据传输到手机的这样一个任务就可以了,接下来的一切就该在手机这块屏幕上去监测和完成了。去掉的一点其实就是想获得更大的一点,就是去掉一个小的,但是我给你一个更大的一个屏幕。

     我们把这很多功能集合到一个APP里面,是想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去引导用户。其实很多人说,你们家是不是做血糖仪的。还有人会说你们做的是智能的血糖仪,采集一些数据以便做更多的分析等等。其实我们要说我们做的是一个糖尿病治疗系统。又有人说你们家做治疗的系统好像既没有医院又没有医生?其实我们更多的是搭建一种平台。不可能让病人永远不去医院。一般来说是两三个月要去一趟医院。去拿药,一个疗程的药它也就两三个月就要用完了,所以你一定会去医院,但是离开医院的那个时候起,绝大部分,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你是要自己去处理糖尿病的事情的,从国内到国外对糖尿病的目前的治疗方式就是这种“五架马车”,所以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治疗,不是一种检测,检测永远会有新的技术出现,但是治疗却是在目前阶段来看可能十年二十年都找不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办法。

     总的来说,糖护士手机血糖仪和传统血糖仪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它不再局限于一块小小的屏幕,看一次测量的数值。而是把屏幕去掉,把测量的数值上传到大家的智能设备里。然后在智能设备里面,通过运算和分析归纳,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意见,同时搭建起医患沟通的桥梁。

     三、企业基因:为何拥有雄厚技术的企业没有做?

     最近两年好像像糖护士这样的涉及医疗器械的创业项目已经开始变多,为什么那些有雄厚的技术实力的厂家没做呢? 实际上,今天我们所谈到的移动医疗还有一些可穿戴的设备、智能设备,它真正产生爆发是苹果之后。苹果提供了一种非常美好的使用场景给大家,所以现在买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在08年之前,其实我们体会不到手机有多么的好玩儿,所以从08年到现在虽然有7年了,在中国应用软件真正开始起来其实是10、11年的时候。稍微前卫一点的企业会去接触到这个,但医疗这个行业本来就是相对传统和封闭的。多年的传统封闭导致了他们做事情非常的严谨,以及流程很复杂。像我刚才提到的,我们其实是想做一个糖尿病治疗平台,就是把线下医院跟真正治疗的这个场景和方式虚拟到网上来,所以我们更多做的是治疗的部分,治疗部分里面的“五架马车”有一项是做血糖的检测,但检测这部分只占到五分之一。

     很多人会觉得这些大企业早晚也能够招募到合适的人开发出类似的系统来,到那个时候对糖护士这样的创业项目会产生较大威胁。实际上基因对一个企业来说很重要。我们今天谈到的是通过改变行为习惯到方式来辅助治疗,其实大企业不一定习惯去做这些事情,我们至少有先发的优势在里边。我们企业小,我们担心自己的生存,所以我们就天天去思考我们怎样去满足用户更好的体验……像我们这种智能硬件的企业其实从13年的6月份成立公司以来,一直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当中,就是产品的不完美的地方要赶快去改、去叠代。然后每个客服打过来的电话无论是多晚我们都会转移到自己的手机上面去接听,我相信大公司里面这些流程的反应机制不会像我们这么快。

     四、医疗创业:严格监管下的突破

     医疗器械的制造监管是非常严格的,我原来也没有这个的从业经验,老实说,开始的时候连怎么去申报怎么去跑流程也都不知道。但是在我们整个创业和制造这个产品的过程中,并不是在不知道这个环节里的困难就去做的,我们还是比较清楚的。做事情要做自己有资源的事情,不能完全不知深浅的跳到一个水坑里面。在我们初期构思这个产品的时候,是有产业里面相关的人,还有血糖仪的上市公司。

     我们的产品从原型做出来之后,他们就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所以我们很快(13年5月份)就递交到国家药监局去做注册备案。因为这个过程时间会非常长,整个过程花了9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比我预想的还要长,我预想的是半年就可以了。无论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还是药监局,大家对这个新产品还是比较谨慎的,希望不要出现问题,所以整个拿证的环节是非常严肃的。其中在两家三甲医院里面做临床对比我们是花了3个半月的时间。因为前面没有先例,所以花的时间会更长。

     除了监管申报,另一个是医疗资源的调动问题。医疗资源是在一个固定的行政系统之内,作为一个社会力量的公司要去调动这些医疗资源,需要很多创造性的努力。其实每个病种是不太一样的。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疾病,在过去很多年之中都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都认为我得了糖尿病一定要去三甲医院甚至是特级医院去看病。其实,你在确诊为糖尿病之后,你的治疗并不需要去到大的三甲医院去排队几个小时最后看三分钟,这个是很辛苦的。我们在选择医院和医生合作的时候,也会把资源合理利用,绝对不能滥用。在特级医院和大三甲医院我们更多的是配合他们科研的任务。这些医院他们是有产学研的重要任务,今天有了这样大数据、即时通讯的这些手段,我们可以帮助医生去做更多的调研、科研课题。国务院也在发文说把慢性病的治疗下沉到社区,要分级诊疗等等政策。我相信这个政策在未来5年是需要下大力气去执行的,加强社区基层医院对慢性病治疗的比重。

     五、互联网创业:不为颠覆

     在圈子里有人可能会用颠覆两个字,我们不会用这样的词,因为我们觉得医疗本身是专业性的事情,我们能够做的是在某一个环节上面降低损耗,提高效率。举例来说,远程医疗能让我们不必舟车劳顿,远程即可解决问题。降低医患矛盾方面,医生可能有时候非常忙碌,病人非常着急,可能存在一些医生来不及准确判断的事情,因为没有数据支撑可能造成误诊。所以我们希望把一些基础的工作做好,我们准备好数据,帮助医生更加准确的判断。我们所做的更多的是提高医生的效率,降低一些中间成本,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其实对于互联网创业来说,它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创业,当你的用户不认可的时候,你怎么做都没有用。所以你的产品到底具不具备价值是马上可以验证出来的事情。当大多数用户对一个产品认可和认为服务有价值的时候,那这个产品就会对领域和行业产生产生积极的推动或者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加入到了这个领域来了,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现象,这可以起到一个市场教育的作用。以前大家没听过远程医疗这个事情不接受,今天我们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的一个事情大家就觉得这个是个很正常的事情。

     *附完整对话音频,大小约217M,请在Wifi联网条件下点开!

     *您是创业者?感觉媒体对话还不够直接?想和创业前辈、同仁,面对面交流?欢迎加入群英会!李开复、俞敏洪、蔡文胜等数十位导师已确认加盟,5月至9月,每月1小时,一对一交流,陪学、陪聊、陪干,一切只等你来!

     群英会,由三位投资人(李开复、徐小平及蔡文胜)和三家早期投资机构(创新工场、真格基金和隆领投资)一起联手发起,不仅代表了国内早期投资的最强阵容,更会共同创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和更高效的创业者生态。

     *现在就加入群英会,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创新工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