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次制作最高领导人微视频,为何能刷爆朋友圈?
2017/3/23 传媒时评

     文|蔡一鸣来源|传媒大观察(id:bigmedianews)

     近日,央视“三微一端”首发习近平原创微视频《初心》,共三集,回溯了习近平于早年间在梁家河、正定、宁德的艰苦历练和不忘初心的人生体悟。

     视频一经发出,立即引爆网络,播放量24小时已破4亿。这部“现象级”短视频如何产生的?

    

     内容吸引人:独家视频资源 罕见大量同期

     《初心》是中央电视台首次制作习近平的人物专题片,也是央视首次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人物专题片的首发平台从传统电视端移至新媒体社交平台。

     不同于以往时长多在40分钟左右的电视专题片,放在“三微一端”所呈现的“微视频”,考虑到用户的收视习惯、流量限制和短视频碎片化传播的新媒体属性,整体时长往往多控制在5分钟以内,即便是这样的重大题材的人物专题片,时长也必须限定在7分钟以内,以便用户获得最佳体验观感。

     三段视频的时长分别为6分51秒、7分25秒和6分14秒,时长适中,既要拥有填充必要元素的空间,又要做到内容不赘余、情节不拖沓,对于提前限定时长的时政类微视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几百个小时素材检视、十几万字同期抄录、无数次推敲打磨,历经周折。

     相比文字,画面更能带来身临其境之感;相比照片,影像更能带来多感官的视觉冲击。

     《初心》全片截取了大量习近平在不同时期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的珍贵影像,并结合地方电视台资源补给,配合情节阐述,增加了视频的生动性。

    

     全片不设画外音解说,全程由习近平本人自述或历史见证者亲诉,配合画面以组接,提高了视频的真实性;片中首次公开展示习近平及其家庭合影、习近平于各时期的珍贵影像,习近平自述家规家风、言传身教,增添了视频的贴近性和生动性,使得观者更易产生情感共鸣,让全片更富人文情怀。

     “第一口池子是颇费功夫的,一直看到这个沼气池两边的水位在涨,但是就是不见气出,最后一捅开,溅得我满脸是粪,但是气就呼呼往外冒”,习近平回忆起在梁家河办成的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时打趣地说道。

     《初心》将习近平于基层历练的经历揉碎成多个值得追忆的往事片段,用趣味性的讲述方式,让视频看上去不枯燥、不无聊,满是笑点包袱和精彩亮点。

     《初心》之梁家河篇

     切口小求大谋 抓细节重实效

     三集微视频专题片,用习近平的切身感受、当事人的亲身体味、故事的层层推展,向我们传递了习近平于“初心”之时所保有的人民情节、百姓情怀。

     “当官不要想发财,发财不要想当官”,在宁德执政期间,习近平曾清查干部违规私建住宅问题。

     当时宁德机关干部乱建房的苗头突出,群众质疑“一包、两包水泥都买不到,但领导干部却能拿这么多指标去建房”,意见很大。习近平下定决心,以清房问题为惩治腐败的突破口。

     记者:涉及到多少人?

     习近平:几千人吧

     记者:可是涉及到这么多人,几千人,到底动还是不动呢,自己心里有没有掂量掂量?

     习近平:我就问当时的一个纪委副书记,我说你觉得,老百姓意见大不大?他说,大!我问,是不是当前影响(群众)积极性最大的问题?他说,是!我说,我们将近三百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两三千人该得罪?他说,那当然是宁肯得罪这两三千人。我说,那咱们就干,要干就干成,义无反顾,开弓没有回头箭。

     “习近平当时就讲,让我们眼睛紧紧盯住全市400多名处级干部的问题”,时任宁德地区纪委副书记坦言,习近平的反腐重拳牢牢地打在了领导干部的身上。

     老百姓辛苦劳作,但全被领导干部吃掉,这样的歪风邪气不能助长,习近平的反腐重拳,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共产党的老作风又回来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腐败问题上绝不手软,以“抓铁有痕”的决心根治腐败,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党风政风为之一振、社情民风为之一新。

     据不完全统计,211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因触及党纪国法被依法依规予以处理,超过了1980年到2012年三十余年反腐严惩高官的总和。

     反映中央反腐高压态势,《初心》以习近平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反腐小切口”反映出自上而下、辐射全国的“惩治腐败大动作”,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抓住习近平始终坚持为百姓谋福祉、与群众心贴心的细节和对腐败问题坚持“零容忍”的坚决态度,为本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整体感染人:融思想性与观赏性为一体

     “在陕北插队的七年啊,给我留下的东西几乎带有一种很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觉”,习近平在1995年接受央视采访时坦言。

     “每当有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或者要去做一个新的工作的时候,我们脑海里翻腾的都是陕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这就是习近平的陕北情节,也正是他的“初心”。

    

     三集《初心》,每集末尾都会引用一句习近平于重要场合所述的话语,以起到为本集画龙点睛的作用。显而易见,每集的谋篇布局和故事讲述,所述的内容虽为习近平年轻时的“初心”,但也正是习近平多年始终恪守的“本心”。

     在陕北,习近平挖粪坑、搞沼气,7年的摸爬滚打,实现了从格格不入到和老百姓融为一体的转变;在正定,他体恤百姓疾苦、结合实际谋路子、招贤纳士引人才,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在宁德,他说“当官不要想发财”雷厉风行力惩腐败,还党风以清正廉洁。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场场深入人心的情景再现。电视作品搬下荧幕“搬上网络”,更要做到好玩、好看,这样才能吸引人、打动人,争得更多群众转发。

     初心之正定篇

     时政类微视频在新媒体传播,既要富有观赏性,又要融入思想性,这就要求制作者少引入口号性、标语性的空话,多引入接地气、贴民心的热心话;少引入高大全的领导形象,多引入事必躬亲、体恤民情的亲民视角。

     主题主线报道需要转文风

     “官话民说、空话不说”,不仅仅是对传统时政报道“文风”的约束,微视频的“画风”也应如此。

     领导人体味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就应该用贴近朴实的话语去记录它;领导人懂得基层百姓的苦处难处,就应该用生动细腻的镜头去捕捉它;领导人事必躬亲深入一线的体恤民情,就应该用实实在在、本本真真的原声去表现它。

     主题主线报道不应该成为党旗招展、红旗飘飘泛滥的集聚地,而应该成为谈话唠家常、体恤温情、体贴冷暖的“民心交融所”,正如同样火爆社交媒体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幕后》的揭秘视频一样,民众关心的不是口号式的空洞词藻,而是一字字落到实处的措施有力的实效。

     2013年起央视新闻中心开始尝试融媒体时政报道,得益于首发自制时政画面的优越性,央视掌握大量独家时政资源,为充分调配、顺利完成一部时政视频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求效益的同时,严格要求编辑记者不抢发、不跟风、不炒作、不唯点击量,严格规范新闻采编工作流程,所有平台的发稿都经过值班主编、制片人、主任三级审稿把关,重点稿件由新闻中心主任签发,确保播出安全和公信力。

     《初心》的成功,使得央视融媒矩阵影响力辐射更远,达到了品牌效益和宣传报道的合二共赢,也是契合“走转改”融合“时度效”的有力举措。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近平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也愿媒体同仁们能够不忘弄潮儿向潮头立的初心,站在新时代媒体格局的潮头之上引领创新。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 传媒时评 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由公众号「传媒时评」原创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时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