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了庄重仪式感的《朗读者》里,遇见灵魂深处的感动
2017/4/7 传媒时评

     “ 《朗读者》是多么奇妙的一个节目,它把我最喜欢的所有形式都集合于一身,有情感,有文学,有温度,有力量。它最神奇的地方,是能跨越时间、空间与地点,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记忆,让人热泪满盈”,一位豆瓣网友如此表示。

     鲜明有别于当下多数综艺的一片喧哗,《朗读者》用大美至简的端庄知性风范,成为周末时光的静谧陪伴。舍弃了一切花哨的包装,在典雅的氛围里,将生命的个体放飞于文学的意境,让文化和情感在这里碰撞出悠扬的旋律。明明节奏舒缓,却令无数观众内心澎湃如潮,翻腾不止。

    

    


     作家曹文轩说,“我们在流动不止的世俗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有庄重的体验。一切看上去都是可笑的,一切都是可以加以戏弄的。中国文学应该引领国民走向雅致,走向风度,走向修养与智慧。”

     以电视文本的表达方式,《朗读者》达成了这难能可贵的庄重。用简单的形式表达深刻的情感,其实是很难的。在不少人过往的认知里,朗读明明是枯燥又无趣的事,但是《朗读者》如此吸引你,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为什么?

     顶级文学顾问团队坐镇

     用优雅而真诚的文字之美,征服你我

     开播以来,出现在《朗读者》中的那些优美的文字和动人的读本,无一例外在网络强势刷屏。网友们说,嘉宾带着自己人生的经历、浓厚的情感、世界的疑惑而来,他们读山川河流,读万家灯火,读星辰大海,我们听岁月沉淀,听内心呼唤,听铁马入梦。这个节目,让我们也静下心来,洞见他人也对话自己那柔软的心灵角落。

     董卿说:“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朗读都是传播文化、传递思想、传承精神的最好手段。”观众们感受到的,正如她所希望的——《朗读者》可以让喧嚣忙碌的现代人在“读”和“听”中,感受到美好和诗意。

    

     而为能使节目拥有期望中的独特气质,董卿邀请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导演陈维亚、作家刘震云、导演陆川等人一起加入策划,邀请的文学顾问有铁凝、余秋雨、王蒙、白先勇、王丽萍、冯骥才等,文学统筹团队有李敬泽、张颐武、康震、彭长城、张立宪、许知远、史航等。顶级的文学家、出版人、专家、学者一同坐镇,从文字之美确保了这档节目的国家规格。

     至于读什么,节目策划之一的刘震云认为:每个人都有朗读的原动力,他们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读这段文字,这段文字会与我们产生怎样的共情。说到底,《朗读者》想做的是从文学出发,走向情感和生命体验,将每个人连接到一起。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真情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文化娱乐节目的每一个桥段、构思、实施方案,需要宏观构想,更要回归到“百姓”和“生活”的原点,充满真诚,富含温度,才能和观众达成内心的共鸣。

     所以,在读本的选择上,节目的标准是不能太高端,也不能太鸡汤,对于受过基础教育、拥有阅读爱好的大众而言,欣赏门槛不高。如果按照难易程度来说,大约是中学课本的水平。

     董卿坚持一定要把读本展现在屏幕之上,用一种特殊的包装方式,让观众能一行行读下来,“因为白纸黑字是安静而充满力量的,那不是一些夸张的表演、激烈的声效可以达到的意境。当我们阅读文字,就会知道它们是如何从一个人的思想落到纸上,又是如何从纸上进入另一个人的思想,最终形成新的感悟。那是一个付出心血,是一个反复创作、因人而异的过程——电视有直观的美,文字有朦胧却无限的美。”

     知名音乐大家情怀发声

     以温暖而宁静的旋律陪伴,熨帖人心

     “声音是用来听的,但一旦注入了情感,就变得有份量,压在我们的心底,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朗读者》在“陪伴”当期留下的这句话,也很适合形容其本身的质感。

     事实上,节目中除了朗读的发声,还有如流水般汩汩流淌的旋律,或是一首歌,或是一段曲,那沁人心脾的感觉就像其中一支的歌词里唱的,“每当音乐响起,总是身不由己,走进梦幻的世界,一切变得很神奇。”

    

     2月18日,《朗读者》首播“遇见”的那一天,观众意外看到了久未露面的李云迪,他安静弹奏着,灵动的钢琴旋律线从指尖流出,精细到甚至每一个音量都有变化,柔软到似有似无。当期行将结束之时,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着经典《匆匆》惊喜亮相,再一次惊呆了无数观众:“这规格实在太高了,能够在节目主旋律和流程音上花这么多功夫精雕细琢,真是一场令人兴奋的文化盛宴啊!”

     《朗读者》是以语言为主的节目,伴以荡人心扉的钢琴声,旨在展现出朗诵的魅力,因此对声音品质的追求是显而易见的。节目邀来华语流行歌坛写词人、制作人姚谦担纲音乐总监,意境悠远的氛围营造,在陪伴中熨帖人心。

     第二期“陪伴”,音乐创作人阚立文沧桑的音色演唱李宗盛的《爱的代价》;第三期“选择”,“G20钢琴王子”吴牧野带来《爱之梦》;第四期“礼物”,头发花白的“中国口琴第一人”杨乐吟唱《时刻雕刻》;第五期“第一次”,还是吴牧野,一支行云流水的《我的祖国》,激荡着高亢的情绪;第六期“眼泪”,杨乐低沉浑厚的《音乐响起》,从身体到心灵,都共鸣了起来;第七期“告别”,赵照轻吟《当你老了》,简单质朴,自然走心。

     观众说,整个节目的基调好像就是胡德夫的那首《匆匆》,“我们都是赶路人,珍惜时光莫放松”,它们提醒着我们每天不过是在忙着生活,疲于奔命,却忽略了音乐和文字、倾听和朗读、面包和柴火,这都是生活中的艺术。

     在音乐的熏陶下,朗读者感情更充沛地读着美丽的篇章,在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需要这份宁静与温柔。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剧场+图书馆”的视觉效果,无比庄重

     阿根廷文学家博尔赫斯说:“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阅读打开一片浩瀚无垠的广袤,成千上万的书籍,带领人们进入一个与凡尘不同的世界。

    

     《朗读者》的大气舞台,就给人这样的观感。据介绍,舞台背景为一个三层的半圆形图书馆,这种图书馆的形状在西方比较常见,近来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除了典雅大方之外,还很方便阅读者在目之所及的范围内更快地查找到书籍。“图书馆”一层中央的那扇大门,连接面向观众的第一现场和访谈嘉宾的第二现场。嘉宾通常先从这里进入,在门内与主持人进行谈话环节,再由相同路线返回舞台朗读。

     观众席分为上下两层,二楼是类似西方剧场的包厢设计,大理石纹路的拱柱和栏杆,红色的座椅和幕布,极具典雅大气的质感。舞台区和观众席通过一截横梁无缝衔接,保证了舞美效果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整场舞美以浑然一体的实景搭建,呈现出“剧场+图书馆”的视觉效果,为节目展现真实感人的故事、触动心灵的诗篇的氛围建立了一个富有美学意义的艺术场所。

     《朗读者》的舞台总监,是现任中国剧协副主席、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文学(艺术)博士王晓鹰,在他个人的创作实践中,始终追求一种叫中国文化结构的现代舞台意象,希望让中国文化既保有深厚传统又进入国际语境。

     第一期时,董卿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美丽只是简单地用来展示,也许它的意义不是那么大。”也许就像《朗读者》,不用虚张声势的豪华阵容,不玩刺激眼球的惊险场面,不搞矫揉造作的撒娇卖萌,而是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展现明星或普通人生活中的真诚故事、温馨感情。因为情感真,有温度,却能不喧哗,自有声。

    

     “再过10年,我可能更自信了,自信到我做一个节目可以什么形式都不要,就是架一台机器在院子里,放一本书在那儿,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没有音乐,安安静静地说文字里的故事”,其实董卿和制作团队的心愿,就是希望朗读能步入寻常生活,或许有一天能听到身边的人说:“今天天气不错,咱们带上书去哪儿读上一段吧?”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 传媒时评 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由公众号「传媒时评」原创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时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