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电视剧《白鹿原》收视率不高的原因
2017/5/29 传媒时评

    

     作者尧涵 来源:传媒圈

     电视剧《白鹿原》叫好不叫座,引得一片叹息声。其实,改编这样厚重这样气势恢宏的小说,原本就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很容易费力不讨好。

     首先要说的是:观看这部剧,不能不对制作者心生敬意。不管影视圈如何浮躁,如何功利,还是需要有人,保持专注于做艺术的虔诚之心,保持影视剧制作的纯粹性。这部剧经过多年酝酿,每个细节的处理都精益求精,制作精良,不是奔着钱去的。播出后,口碑很好,豆瓣的评分在九以上。但是,这部剧收视率不给力,落后于《欢乐颂2》《择天记》《思美人》等。

    

    

     对于这部剧的高口碑、低收视率,我想说说几点看法。

     一、艺术价值越高的小说,越难改编

     与小说《白鹿原》情况相似的还有《尘埃落定》等等,越是艺术价值高的小说,越是把文字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那些文字,营造了浓郁的情感,厚重的内涵;那些文字犹如刀,强有力地镌刻在你的心头,无法抹去。每次看完,烙印在心,难以平静。那些作品,都有一种俯视人间苍生的气魄,对于命运的悲悯,对于沧海桑田世事变幻的无可奈何-----

     从小说到电视剧,表达工具换了:文字换成了画面。用画面、用戏剧冲突,来讲述那些人那些事。优越性是更直观,这恰恰也是缺陷:原有的想象力和内涵,被阻断了。原有的氛围很容易消散殆尽。

     换一种形式表达,在影视剧的领域,另造一座高峰,谈何容易。名著改编为影视剧,鲜有能异峰凸起的。

     《尘埃落定》这部小说的电影导演早就锁定了李安,他无疑是最佳人选,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他也未能下手。

     打个比方,如果《百年孤独》《复活》《静静的顿河》等名著改编成电视剧,会怎样?无论多牛的制作团队,在当下中国的观众市场,也很难有很好的收视率吧?

     (当然也有一部分巨著,因为有极强的故事性,通俗化的人情冷暖,也适合改编影视剧,比如《飘》、《茶花女》《基督山恩仇记》等等。那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了。)

    

     二、“忠实于原著”是一条遗憾的路

     不是陈年往事就没人有兴趣看。我们同样很有兴趣看百年前,甚至千年前的故事。因为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屈原、商鞅、孔子、秦皇汉武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些人的兴奋与苦闷,爱与哀愁,今天的人们感同身受。所以,找到原著故事中,与当今人们兴趣的结合点,作为电视剧的基石、支点,这就找到了吸引观众的点。

     《白鹿原》中新旧观念的冲突、原生态田园牧歌的优美与落后、前卫与保守、自由与传统桎梏的羁绊-----等等,都与当今人们的情感相通,这些点的发散与渲染,相信会激起观众的兴奋点。打个比方:如果这部剧以白鹿两家年轻一代的追求开篇,倒叙或者插叙出白鹿原的生活,会不会节奏更明快、更跳跃?但是这样大的改编是否能驾驭好?

    

     事实上,电视剧《白鹿原》谨慎增加了白鹿两家年青一代的戏份,有些细节的设置很妙。看得出来,创作者是花了大功夫的,吃透原著的基础上,再从自己的心里生长出新的故事构架。但是基本机构还是原著的。

     我对于亦步亦趋地“忠实于原著”是心存异议的,毕竟,电视剧的表达手法完全不同了,受众也完全不同了,一味图解原著,只会让原著的内核缩水。电视剧虽然失去了文字这一手段,但是拥有了电视剧的长项,如果取原著精华,保留原著精神,以最适合电视剧的方式来演绎,也许才是保持原著高度的良策。

     类比一下:没人会怀疑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是一部经典,但是,这部剧的重播率很低。不是说这部剧拍得不好,而是它的表现方式,不适合当今人们的审美习惯。节奏太慢,枝蔓太多,太平实。

     恐怕没人敢改拍《红楼梦》,不敢冒不忠实于原著的险。事实上,如果以今人的视角来看待,《红楼梦》中那一群人,是那个时代最前卫、最时尚、最风雅、最有品味、最青春靓丽的少男少女。清纯与爱恋、妖娆与作,贵贱无常------太多元素可以对接当今人们的关注点。如果从这个角度拍,一定能吸引当今人们的眼球。可是,既要得原著精髓,又要再创造一座丰碑,赢得影视剧市场,这样理想的境界,这样高难度的动作,非凡人可为,又有谁敢一试呢?

     原著已经是一座高山,防止把一部伟大的作品改编成了媚俗的烂剧。“忠实于原著”:这是一条稳妥的路,却也是一条遗憾的路。

    

     三、不是高品质的剧就有高收视率

     好剧也怕坐冷板凳。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如果不是湖南卫视的超级营销推广手段,未必能火爆至此。

     噱头、广宣,这个应该有。也许你会说,现在哪部剧没有这些环节呢?可是,做和做,是不同的。要拿出精益求精做好剧的倾注力,着力于市场。让推广卓有成效。

     《白鹿原》的营销攻势,显得不是很对观众胃口,这是遗憾之处。可是,制作方十五年磨一剑,不可能没有考虑过市场营销问题。当前的收视率暂时落后,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也许制作方志在长远,好口碑不是白得的,这样精心打磨的作品也许后劲大,生命力持久。来日方长,我们拭目以待!

    

     不管怎么说,这部剧的改编是扎实、诚恳的,画面拍摄非常棒,演员也非常到位,张嘉译和何冰的演绎极佳。这样的剧原本就是小众的,原著即便在读书人中,也只有少数人能欣赏其中的意义,而电视剧面对的受众三教九流贩夫走卒五花八门,不是谁都能接受的。另一方面来说,收视率高 ≠ 好剧,观众见仁见智,各有好恶,也很正常。

     观剧市场也是在变化的,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快餐文化淡化了,这样的剧多了,观众也不再以娱乐心态观剧,更愿意选择慢生活,能沉静地坐下来细细品味更深层的美。也许就能广泛接受这类剧了。

     作者介绍:尧涵(又名子珺),资深媒体人。著有若干新闻类、文学类作品,多次获奖。原创微信公号:尧涵下午茶(ID:zsxwc666)

     更多阅读:

     大数据解说:《白鹿原》与《欢乐颂2》的差距原来在这

     文丨数太奇&新华网 来源丨数太奇(ID:idatage)

     5月10日《白鹿原》复播,躲开了《人民的名义》,又遇劲敌《欢乐颂2》。前者以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展现了从清末到建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和人性拷问;后者则以欢乐颂小区22楼“五美”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为切入点,讲述了当下年轻人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两部剧均包含对时代环境和个体发展的探讨,但在格局、视野以及最终呈现方式上都有较大不同。然而,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上一个世纪的白鹿两大家族似乎输给了这一个世纪的五个年轻人。

     1.市场遇冷:《白鹿原》各项数据表现均低于《欢乐颂2》

     截止到21日,《白鹿原》两台平均收视率分别为0.587%、0.504%,《欢乐颂2》的平均收视率分别为1.537%、1.373%,在收视率一项上,《白鹿原》完败。

     从网络播放量来看,《白鹿原》累计播放量达15亿,而《欢乐颂2》已超63亿,在视频网站上的较量结果也是显而易见。

     从社交平台和受众主动搜索意愿2个方面来看,《欢乐颂2》的表现均优于《白鹿原》,不论是社交平台的热议度,还是受众对剧集的关注程度,前者都明显高于后者。

    

    

     另外,作为剧集市场表现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两剧角色及主演的微博提及量差距也极大。

     自开播后,《欢乐颂2》中安迪和包奕凡、赵医生和曲筱绡这两对CP、以及迎来新恋情的邱莹莹微博提及量累计均超10万;而《白鹿原》中最受网民关注的“仙草”微博提及量尚不足5万,其他角色更遑论社交热度。两部剧中的演员微博提及量差异则更为显著。

    

    

     2.口碑完胜:《白鹿原》在剧本改编、演员演技、制作水平等方面均大获好评

     《白鹿原》豆瓣评分9.0分,已经跻身精品国产剧行列,而《欢乐颂2》仅5.2分,不仅与《白鹿原》口碑差距大,甚至远不及第一部7.3的豆瓣评分。

     作为一部改编自陈忠实先生同名小说的精品大剧,《白鹿原》历经10年立项、6年筹拍的漫长筹备过程,总投资达到2.3亿。94位主演和400位工作人员拍摄227天,核心演员甚至在开拍前集体去农村体验生活20天。精心准备和用心制作,使得这部名著得以完美具象化,并最终收获高口碑。

     从网友评论来看,针对《白鹿原》的热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停播风波,仅播出一集后即停播,引发观众不满,期待重新开播呼声极高;

     二是改编情节存在较大争议,部分网友认为虽有改编但合情合理,但也有网友觉得剧情与原著差别太大,如白嘉轩买地、鹿三被抓等,有损原著人物设定;

     三是演员演技全体在线,尤其是何冰饰演的鹿子霖,被网民一致认为“尽得原著精髓”;

     四是作品的历史蕴味、地域特色呈现效果较好,因油泼面、吃席等美食场景“看饿了”的观众不在少数。

     《白鹿原》词云图

    

     《欢乐颂2》作为续集作品,网民评论会更多地将其与前一部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却是“贬多于褒”。

     首先是备受网友诟病的植入广告,第一部作品的走红为续集带来了很多广告主,华为、唯品会、良品铺子、泡面等植入广告随处可见,但第一季中的植入品牌还比较符合角色身份,第二季却为了配合植入广告,角色人物的吃穿用度多处设定明显违和。

     第二是针对剧情及演员的讨论,作为对上一季剧情的承接,第二部开头即为安迪与小包总的感情线,但略显浮夸的表演方式未能讨好观众,拖沓的剧情也进一步加重了观众的负面观感。

     《欢乐颂2》词云图

    

     3、酒香也怕巷子深? 缺乏流量明星、营销力度不足成了《白鹿原》无法实现高收视、高播放量的两口“大锅”

     《白鹿原》口碑虽好,在收视率和播放量表现上却明显无法与《欢乐颂2》抗衡。简单分析来看,无非是两个原因:缺乏流量明星、营销不够主动。

     从演员阵容来看,《白鹿原》虽然均为老戏骨,但张嘉译、何冰甚至都没有微博账号,对剧集宣传助力很小,秦海璐虽有微博账号,但其社交影响力较为有限。

    

     《欢乐颂2》一众主演刘涛、王凯、杨紫等人在社交平台的影响力较高,粉丝数量庞大,主动转发积极,使得对剧集宣传的效果也相对较好。

    

     除了主演的主动推广,《欢乐颂2》的推广营销方式也更具丰富性。以微博推广为例,《欢乐颂2》的宣传物料准备充足,预告片、小花絮、主题曲MV等一应俱全;宣传矩阵搭建完整,不仅注意与微博官方账号“新浪娱乐”、“新浪电视”、音乐平台(如“网易云音乐”)、广告品牌等多方联动,而且KOL舆论引导投入巨大,还邀请其他明星助力宣传(如范冰冰)。

    

    

    

     反观《白鹿原》的微博推广,除了3月份投了一版预告片外,不论是4月首播,还是5月复播,都未能及时释出新鲜的、易传播的宣传物料,也未见“主演微访谈”、“话题UGC”等更跟潮流的创意宣传方式。

    

     4.与个体需求、时代需求密切相关,才能真正引发观众共鸣

     若从各项数据表现来看,《欢乐颂2》与《白鹿原》之间似乎胜败已定。

     作为一部正剧,《白鹿原》以宏大的叙事场景和精妙的细节刻画全景展现了历史大环境下个体如何应对现实、谋求生活,是不折不扣的“严肃思考”。但是,也正因如此,《白鹿原》所呈现出来的故事内容有着极为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与当代观众的日常感悟相距甚远,并且难以满足当下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娱乐诉求。

     而《欢乐颂2》虽然在剧情和各种细节上多有诟病,但人设典型,很多观众能够通过“五美”看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直接照应现实,带有一种天然的熟悉感和代入感,更能引发剧集和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严肃输给娱乐”固然是当下文化作品乃至文化产业中的一种普遍表现,但是这并不能归结为当代观众的个体浮躁。即便是“严肃议题”,只要关切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真实的个体需求,仍会获得极大的社会注意。

     对于《白鹿原》而言,自其开播以来,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相关分析,认为《白鹿原》聚焦的个体实现与家庭、乃至生存环境的冲突,是每个时代都会发生的“普遍矛盾”,而剧中人物的某些“焦虑”情绪也能与当下社会情绪形成对照,对于今天的观众依旧有借鉴和启发意义。但是,在《白鹿原》的剧情点设置和相关营销宣传中,却鲜见这些更容易引发广大观众共鸣的话题点。

     严肃题材怎样才能获得市场关注?也许《白鹿原》宣传中的一个小插曲能给出部分答案。

     在对剧集宣传的整体分析中,网民卷入最高的是一则名为《舌尖上的白鹿原》的短视频,短片截取了仙草做“油泼面”的片段,配上“舌尖体”旁白,引发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一部讨论“个体与时代”宏大议题的作品,如果能通过“美食”这一人皆关心的“普世话题”实现第一步的走红,才有可能通过对“个体生存”的讨论引导观众走向更为深刻的第二步和第三步。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不可能也不能只要有好的立意和内容,更要与个体需求、时代需求密切相关,才能真正引发观众共鸣,实现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终统一。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 传媒时评 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由公众号「传媒时评」原创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时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