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电视行业十大新现象
2017/6/27 传媒时评

    

    


     作者:媒介360 沈浩卿,本文经原创媒体:媒介360授权转载。原刊于微信公众号:媒介360(imedia360)

     转眼之间,2017年已经过去一半,上半年的电视行业虽算不上疾风骤雨,但也绝非风平浪静。

     一部《人民的名义》刷新电视剧十年纪录,成为集口碑与收视于一身的“剧王”,让我们再次见证了电视媒体的强大影响力。

     相较而言,综艺领域似乎建树较少,在电视荧屏屹立潮头的基本还是综N代,新综艺冒头艰难,王牌综艺历经几季后收视也显疲态。

     从外部环境看,电视依旧不容乐观,渠道端,有线电视衰落,IPTV和OTT份额不断提升,大有改写格局之势。内容端,视频网站不断进攻电视的城墙,周播剧成“网剧”播映区,二三线卫视黄金档沦陷,“先网后台”开始侵蚀一线卫视黄金档。

     本文通过对2017年上半年电视业突出现象的梳理,为您展示一个电视媒体行业的全貌。

     IPTV和OTT正在成为中国电视业格局的一股生力军!假以时日,IPTV将会全面超过有线电视用户规模。据预测,2019年IPTV用户规模将达到2亿。届时IPTV用户将达到并超过有线电视用户规模,成为第一大家庭收视渠道。

     OTT大屏广告起步于2015年,而2016年是OTT大屏广告开始爆发式增长的一年。2016年中国OTT广告市场规模约为9.7亿,较2015年增长384%。未来几年,OTT广告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9年中国OTT广告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而2017年一季度,有线电视用户总量降至2.51亿户,环比减少172.8万户。这是继去年第四季度有线电视用户首次出现负增长之后,连续两个季度有线电视用户“跌跌不休”,用户流失呈加速态势。

     而2016年底,IPTV用户总数达到9000万户,再加上中国移动2500万OTT电视用户,三家运营商电视用户总量在2016年已经突破1亿大关。此外有线电视缴费用户在2017年第一季度也出现负增长,2017年有线电视运营商将会面临严峻的困难。

    

    

     但是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整体的电视行业下行,但是电视综艺至少在今年以前,在2015、2016年呈现的是逆势上扬的趋势。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势头?因为它相对别的内容形态来说有更强的广告吸附能力,反而成为了各大平台依赖的产品。

     (数据来源:CSM52,4+,20171-6月)

     在日前举办的爱奇艺网络综艺高峰论坛上,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分析,造成网综早衰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广告商收紧了钱包。

     第二,数量不断扩充,同质内容过多。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范围网综节目264档,中国网综就占到了98档,“其中雷同现象很多,比如77%要依赖大明星,80%依赖国外模式。”

     第三,节目的成本不断上涨,主要是艺人费用上涨过快,制作方追求大制作。“有时候我们制作大综艺方面,调动摄像机之多,调动的工作团队之多,出乎意料。但是,大众拿小屏观看时,可能并不需要这种大片式的技术展现。”

     王晓晖认为,网综并没有显示出和电视综艺本质上的区别,“整个网综表现的是电视手段过多,没有体现互联网的鲜明特点,大家可能看了假网综。

     而此前网上有文章《明星拿走真人秀成本的三分之二,然而电视台已经开不出工资》更是尖锐地指出明星在综艺节目中不合理的分成比例。据星驰传媒朱化凯团队对于成本的核算发现,一个传统卫视综艺项目的艺人成本,最多能占到项目投资的60%,制作成本占30%,剩下的5%~10%会用于宣发、广告。

     在政策趋严、明星成本过高、爆款综艺匮乏、注意力成本日益高涨的当下,综艺高度依赖广告的单一模式的弊病凸显出来,不难看出,中国综艺市场已经走出了最初的市场红利期,开始有逐渐转冷的迹象。

    

     2017年,综艺领域综N代延续热度,喜剧、相亲、影视IP、文化类综艺也有多元创新。以《72层奇楼》为代表的影视IP改编为综艺IP,希望借助强大的粉丝基础和关注度,开辟综艺新模式。另外湖南、东方及江苏卫视,还打造多档文化类节目,为综艺注入清流。

     综艺原创匮乏,模式荒依旧是市场的一大痛点。《中国好声音》火了之后出现一批良莠不齐的同款,类似的歌唱节目模式版权被疯狂抢购。盲从模式,向爆款看齐的急功近利恰是中国综艺的一大症结。

     但随着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精品、垂直型节目的抬头,综艺市场逐渐树立品牌意识与文化自信。无论是一线卫视还是二线卫视,都已经或者正在推出至少一档文化类综艺。在可预见的一两年里,文化类节目将雨后春笋般涌现,就如同前几年的音乐选秀节目,或许这又是一个循环。

     此外,随着超级网综时代的来临,部分卫视综艺面临着停播或者改版,老牌综艺的疲态显现。

     《2016网络自制剧行业白皮书》中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16年互联网自制内容总投资约270亿,相比2015年增长了125%;整体的市场规模与2015年相比,制作集数或增加近42%。王晓晖坦言,在过去的一年,S级头部电视剧价格上涨200%,先网后台的电视剧上涨230%,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S级剧的单集价格可能达到6000万元。

     从《锦绣未央》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再到最近 《楚乔传》,古装大IP剧抄袭事件在这一两年内集中曝光。网友自发制作调色板式的文字对比,力证这些热播剧背后的原著,有不少篇幅都是七拼八凑偷来的,抄袭面之广令人瞠目。

     纵观影视行业的全链条,这些抄袭者的共谋者还有很多。从制片方到宣传方,从创意者到执行者。可以一面大谈原创之可贵,一面继续脸不红心不跳地买下一本抄袭而来的小说,或是把外国电影的预告片、海报设计原封不动搬进自己的项目里。等到原创者找上门来,大抵还会做受害者状,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从长远来看,抄袭与反抄袭,会是一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拉锯战。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 传媒时评 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时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