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闻制片的辞职感慨:别让“制度创新”冷了媒体人的心
2018/7/25 17:32:56 传媒时评

     传媒时评导读:许多地方的媒体融合都存在着认识误区。但是,请不要让“制度创新”冷了认真工作的员工的心。一名优秀媒体人的转行,不只是媒体行业的悲哀,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文丨传媒赵小白 来源丨传媒内参-主编温静

     1、媒体人离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是当事业处于上升期的J告诉我他离职了,我还是很震惊,甚至觉得荒诞。

     一个月前我曾在一篇记录媒体人生活现状的文章中,将J作为当下媒体人奋斗的典型案例:一个从编外聘用的青年记者,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一步一步奋斗成城市台的新闻制片人。

    

     当时的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还颇为满意,觉得凭借个人努力可以让自己和下面的员工过上有尊严的日子。

     但是,谁能想到一个月后他居然辞职了。

     问他辞职的原因,他回复的很直白:受不了单位的瞎折腾。

     2、单位是不是瞎折腾呢,这还真不好说。

     近些年来,传统媒体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来自互联网以及自媒体的冲击,让传统媒体陷入了集体焦虑,而日渐严峻的经营创收形势,更是坐实了这种焦虑。

     于是乎,很多传统媒体都开始了制度创新,走上了所谓的“媒体融合”之路,希望可以借此获得新生。

     之所以说所谓的“媒体融合”是因为大多数时候,这些创新都是形式大于内容。不过媒体融合本身并无问题,它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本是对传统媒体现有传播方式的一次颠覆性改变,是传统媒体适应新时代、新环境下传播方式的一次变革,无疑也是对眼下复杂万变的媒体环境的一次适应和创新,并且也有了一些成功转型的案例。

     但是在中国,最麻烦的事情莫过于歪嘴和尚把好经念歪了。

     J遇到的可能就是这个问题。

    

     3、在辞职之前,J负责的栏目已经算是小有名气了。

     作为当地的一档新闻栏目,不管是从对外宣传(省台、央视供稿)还是对内服务(市委市政府好评)亦或是经营创收,都做到了不错的成绩,在当下地市台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的现实环境下,已经难能可贵。

     而J和自己的下属对于精品内容制作的不懈追求,也是值得褒奖的,不管媒介形式怎么发展,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优势不能丢。

     然而台长们可能不会这样想。从全台考虑,一档节目或者一个频道的自力更生,远远不能解决全台性的发展问题。

     所以大多数地方台都在积极摸索转型发展之路,各种新政频出,希望可以盘活现有资源,在残酷的市场中拼出一条血路。

     其实每次转型都是一次试错的过程,对于上层来说,如果觉得尝试的有问题,还可以重来,但是对于下面干活的人来说,一次不合适的改革可能会让自己的生活遭遇不能承受之重。

    

     4、J的生活发生彻底的改变就是因为台里的政策变了。

     其实台里的政策对于J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但是对J地下的员工来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仅要完成原本的工作,还要完成台里“媒体融合”的任务。

     最要命的是“媒体融合”任务考核标准和日常新闻报道的考核标准完全是两个路数,考核的人还不是J,而是媒体融合的负责人。

     具体详情笔者在此无法过多展开,以免有人对号入座。

     总的来说,原本自负盈亏的J部门员工,被一个目前不创造价值的部门无偿使用,并且该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决定了J部门员工生死。自己员工的主业并不参与考评,J的地位也十分尴尬。

     面对下属的抵触以及诉苦,J也意识到这样的工作流程有问题,也试图和领导进行多次沟通,但是得到的答复是改革的阵痛。

     在多番交涉无果之后,一怒之下,J辞职了。

     5、在笔者认识的媒体人中,很多人辞职的原因是体制僵化,看不到上升空间。像J这样的因为“制度创新”而离职的还真是少数。

     不过让一个甚至许多人都不满的制度出台,是否真的是“创新”就值得商榷了。

     长久以来,我们的很多部门,依旧延续着一把手决定一切的习惯,很多制度的出台都是领导一拍脑袋决定的,至于这个制度政策是否有可行性或者延续性,很少会考虑。

     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传统媒体的严峻形势,让某些领导有了病急乱投医的冲动。如上文所述的媒体融合就成了部分台的救命稻草。

     但是此番媒体融合和当年纸媒的互联网化是多么相似啊,当年一窝蜂地上去建网站搞自己的APP,最终大浪淘沙留下的又有几家?

    

     6、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地方的媒体融合都存在着认识误区。

     首先是只重视内容简单复制分发,根本无视不同平台的特点,媒体融合推崇的一次采编多次分发在现实操作中,很容易变成一次加工多平台重复推送。这就容易导致同样的内容面对的是不同的受众,必然会遭遇不同的受众反应,J的同事们在自己传统平台采制的新闻效果很好,但是简单移植到融媒体平台,以阅读量来接受考核,必然会遭遇种种问题。J和其他记者的抵触,就是源自不遵循平台特点的拉郎配。

     其次,媒体融合中重内容轻技术,无视技术对媒体的改变。媒体建设绝非简单的采编系统再升级,也不是现有采编人员的复用那么简单,它需要一整套技术手段来支持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媒体融合实际上是一个工作平台,一个技术支撑体系,一个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一个传播效果监测反馈系统,强调的是传播效果反馈对内容生产的指导意义。

     第三,媒体融合容易忽视自身媒体业态定位,以及受众特点,变成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小屏传播的风行,许多媒体也就跟风开发了各种APP,注册了海量的公众号。但是这些重金开发的APP,花费大量人力运维的工作搞好,基本上没多少人下载和关注,阅读量不过百已经成为新常态,这些媒体融合中心的最大作用就是在上级领导来检查时,通过大屏向领导展示自己所谓的媒体融合成果。

     第四,媒体融合不是万金油,别人的成功你是无法复制的。媒体融合更多的是一次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新兴理念变革,并不涉及到运营层面,因此妄图依靠媒体融合一劳永逸地解决当下传统媒体的各种积弊是不可能的。当下许多地方的媒体融合建设资金是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也缺乏商业基因和市场运作经验,如果押宝媒体融合可以解决一个台的创收问题,可能有点玄。

     第五,上述的种种问题直接导致了J对于顶层设计的质疑,进而离开。

    

     7、尽管许多地方对媒体融合的认识存在着误区,但是并不影响他们以“媒体融合”的名义进行“制度创新”。

     但是,请不要让“制度创新”冷了认真工作的员工的心。

     他们为了你们口中衰微的传统媒体的最后荣光,披星戴月奔走在采访的路上;他们为了你们眼中不够搞笑的深度报道,夜以继日蹲守在剪辑机前;他们为了你们心中渴盼的公平正义,前赴后继地奋斗在媒体行业中;他们值得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一名优秀媒体人的转行,不只是媒体行业的悲哀,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 传媒时评 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时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