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医保危机更可怕的是:中国最优秀的孩子都不学医了
2018/1/9 中国医学论坛报

    

     作者:Mr.海,来源:海那边

    

     图:《青年医生》剧照

     1

     比“医保危机可怕的事情

     ------

     前段时间,一家贵州三甲医院停用部分医疗耗材的通知刷爆了朋友圈。通知表示,按照贵州省政府、省卫计委对公立医院控费的要求,除部分特殊科室外,丝线以外的所有缝合线一律停止使用。“止血材料(仅保留价格最低的两种)”“精密输液器(仅允许肿瘤内科、中医科使用)”等,烧伤科只允许使用两种最便宜的敷料,能不用的耗材统统不用;而广东12月也下发了新的通知,要加大对过度使用医用耗材的查处力度。

     大家在传,是不是医保没钱了?

     谣言四起,新华社紧急出来辟谣,他们说:2017年1至10月,医保基金收入14510.7亿元,基金支出11047.7亿元,医保基金各省份均有结余。

     其实关于此类“医保危机”的谣言不是一两年了,现在新华社说了,这个不存在的,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反而另一个和医疗相关的问题更值得关注,更加可怕,那就是——中国最优秀的孩子都已经不学医了。

     2

     中国最优秀的孩子都已经不愿学医了

     ------

     根据澎湃新闻“2016高考状元调查问卷”(全国22个省份36位状元填写了有效问卷)数据显示,61.11%的状元倾向于报考经济类专业(多选),33.33%倾向于报考管理类专业,选择哲学的为8.33%,竟无一人选择医学!

    

    

     而同样的,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00-2010年内地“高考状元”就读专业调查,选择学医的也是屈指可数。为什么中国高考生报读医学专业的热情如此之低呢?

     1、成本高,回报低

     医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要读5年,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如果医学生想进入一流医院,考研[微博]、读博更是必不可少,这样算下来本硕博连读起码要8年或11年,时间成本高。而且,毕业后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最终才能成为一名医生。如此高的时间成本,收入水平仅高于社会平均工资18%。而在发达国家,医生的薪酬为社会平均工资3—5倍。

     在内地,根据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的医师占29.46%,收入在3000元至7000元的医师占52.77%,收入在7000元至10000元的医师占11.58%,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医师仅占6.15%。工资条上的数字无法充分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投入与回报的极大落差成为部分医生谋求“灰色收入”的始动原因。

     2、医生的压力大,工作量大

     在大的医院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病人多得犹如菜市场,门诊的医生往往一个上午要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病人,几分钟必须看完一个。输液室里更是人山人海,穿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忙碌而疲惫地穿梭其间,不停地扎针、换瓶、拔针……很多医生还要值夜班,节假日也只能轮班休息,手机24小时待命,加班更是常事,因此很少有陪家人孩子的时间。相比较而言,大家当然更愿意选择工作相对更轻松、收入却更高的其它行业。

     3、医患关系紧张

     医患比例失调,在导致医生“太忙太累”的同时,也加剧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使医患关系更为脆弱。《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2015年,仅27.14%的医务人员未遭遇过暴力事件。

    

     而与内地“学医爆冷”现象截然相反的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家都挤破了头想成为医生,只有名列前茅的精英学生才有资格报考医学院,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医生是一个能保证给人带来崇高声望和收入的职业,也能得到父母认可,父母都喜欢炫耀“我的孩子是医生”。然而在中国,情况正在越来越朝着相反方向发展,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

     1、中西方医院分级不同

     中国医院分层是很明确的,不仅仅有三甲,三甲里再细分为乡镇级、县级、地级、省会市属、省级,还有部级三甲医院,共六个层次。西方以美国对于医院的分级为例,只分医学中心和普通医院。

     中国医院不同层级之间的差距远远大于美国。中国最高级的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跟美国高级别医院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基层医院之间的差别就是天壤之别。中国的村医多数是赤脚医生和三年制学历,乡镇卫生院、县医院里的医生大多是大学本科和大专学历,地级市医院的医生大多是本科和硕士学历,省级市医院的医生大多是硕士和博士学历。这就导致中国不同层级的医院实力的差距。医疗水平的差距造成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全国人民都跑去北上广、省会城市看病。大城市的大医院常年处于战备状态,小城市的小医院则常年处于门可罗雀的状态。

     2、中西方医生的职业道路不同

     以美国医学院为例,美国医学院不设本科课程,招收的全部是本科生,然后花4-5年时间攻读博士学位。美国的医生全部是医学博士,可根据官方公布数据,中国医生里本科或以上学历只占45%。因为中国的医学教育学制不仅有8年制的博士,7年制的硕士,5年制的本科,4年制的大专,甚至还有3年制的中专,他们毕业后都叫医师或助理医师,都给病人看病。美国医生的培养目的是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而中国医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作为“公立医疗的赤脚医生,军医,安慰型治疗”之类的低档应用。相应地,中国医生几乎不可能自行获得医生职业的声誉,除服务于体制外别无办法。

     3、西方医学院选择综合全面发展的学生

     欧美国家对选择医学院的学生是非常严格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报考。医学院招收学生除了基础和专业知识外,要看学生知识的全面性,还对学生有人文学科方面的要求。学生的来源要有配比,一个班的学生除了医学预科生外,还有学理工的,学文科的,学生物的。他们要求生源知识的全面和多样。这样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一个相互学习多种知识的环境,以及训练未来的医生与各种背景的人的互动交流、切磋提高。不光美国,英国医学教育也非常重视医患沟通,医生的沟通技巧非常棒。

     4、中西方医生收入差距

     以美国为例,2014年《福布斯》公布的美国最高薪酬10项职业榜单中,其中有7位来自医疗行业,外科医生(233,150美元)、全科医生(187,200美元)、精神科医生(178,950美元)、镶牙专家(149,310美元)、牙科医生(146,340美元)、石油工程师(130,280美元)、航空管制员(122,530美元)、药剂师(116,670美元)、脚科医生(116,440美元),第十名为律师(113,530)。这个排行榜每年都有一些变化,但医生一般都要占据前10名的7席以上。

     毫无疑问,医生是美国社会的高收入职业。当然用中美两国的住院医生(执业医师)待遇对照是不客观的。两者的起步点,不在一个层次上。一般说来,美国全科医生的收入是一般就业收入的3-4倍,博士平均收入的两倍。专科医生的收入是全科医生的2-3倍。英国、澳洲、加拿大等国家的医生待遇同样高于中国。

    

     3

     未来,谁给我们看病?

     ------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医生这一职业在西方是非常崇高、非常令人仰慕的,在社会上的地位非常高。可在媒体公布的最新中国医师职业状况调查中,中国内地有78%的医生明确表示,坚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学医。

     在西方大家都愿意做医生,首先可以说是经济上的动因,以美国为例,医生属于最高收入阶层。第二,美国社会对医生尊重,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医生的学识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所以给予他们很高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因为医生生活上十分优越,感觉上很好,所以他们十分自律,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在美国,医生还是个特权阶层,比如某个机构、某个办公室,一般不让人进,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你是Doctor某某某,他很可能就让你进去了。久而久之,形成了较好的医德传统和整个社会对医生极其尊重这样一种文化。有些人甚至将医生视为美国社会行为规范的楷模。

     而在国内,医生被患者打骂或成为被告,医生的权威性被否定,经济和社会地位不高,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职业失去信心,导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异化,以敌对的态度来面对患者……这是很可怕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癌症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类最大的致死原因,而中国大陆的发病率已经处于世界首位,如果优秀的学生都不去选择读医科了,我们担忧的是:未来,谁来为我们治病......?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