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锋档案】4年内4次心梗,罪犯血管各不相同,是何原因?
2018/3/5 中国医学论坛报

     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吸烟史。

     2013年11月

    

     2017年11月7日

    

     2017年11月26日

    

     诊断

     1、冠心病,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房颤,心功能I级(Killip);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高脂血症。

     治疗经过

     既往治疗:冠脉造影显示血管全程瘤样扩张。第1次造影(2013年2月)显示右冠后降支血栓闭塞,第2次造影(2013年11月)显示右冠左室后支闭塞,给予血栓抽吸、球囊扩张处理,均未植入支架。

     第3次造影(2017年11月7日)未见闭塞段,前降支近中段有70%-80%的管状狭窄,植入支架1枚;第一对角支可见70%-80%的狭窄,球囊扩张处理。

     此次治疗:肝素100 IU/kg抗凝,比伐卢定0.75 mg/kg负荷剂量静脉注射,1.75 mg/kg/h静脉泵入。术中可见回旋支血栓负荷重,给予血栓抽吸、球囊扩张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术后用药:氯吡格雷 75 mg qd,阿司匹林 100 mg qd,达比加群酯 110 mg bid,瑞舒伐他汀 10 mg qn,替米沙坦 80 mg qd,美托洛尔 25 mg bid。

     随访1个月,患者无胸闷、胸痛不适,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左右,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复查血小板抑制率:AA 72.3%,ADP:56.1%。

     主要PCI图

    

    

    

    

     病例思考

     患者4年内4次心梗,分别发生在不同血管,是否存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例如易栓症、血管炎等。并且冠脉造影显示血管严重扩张,是否考虑为川崎病样改变?(患者否认儿童时期诊断川崎病)

     点评专家

    

     张永珍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博士研究生导师,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目前负责北京大学干细胞中心基金1项,国家211工程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首都医学发展基金1项,国家211工程项目2项。任北京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北京市国外医师考试考官。

     2017年8月,ESC新版冠脉疾病的双联抗血小板(DAPT)治疗指南发布。

     指南中指出:对于有口服抗凝治疗指征的患者(存在高缺血风险,或其他解剖学特征使得缺血风险高于出血风险),应考虑应用三联抗栓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OAC)1至6个月。同时不建议在这类患者中使用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