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国妇科肿瘤诊疗现状与未来
2018/5/9 17:24:40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8年4月21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办,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妇科肿瘤学学术会议在山城重庆隆重拉开帷幕。本次会议邀请了数十位国内外知名的妇科肿瘤专家,就妇科肿瘤临床、基础研究进展等展开探讨与交流。

     会后,本报特别采访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和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谢幸教授,就此次学术会议及我国妇科肿瘤领域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等给予高度阐述。现整理相关会议及采访的精粹内容,以飨读者。

     分享大会精华

     开启我国妇科肿瘤领域的学术盛宴

     大会邀请谢幸教授与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继红教授共同担任开幕式主持。同时,大会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郎景和教授,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曹泽毅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马丁教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沈铿教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崔恒教授、孔北华教授、向阳教授参会,本次大会还邀请了波士顿麻省综合医院Richard T Penson教授、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刘劲松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各位常务委员、委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妇科肿瘤同道学者共同参会。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马丁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华医学会全国妇科肿瘤学学术会议是我国妇科肿瘤学术领域的一个品牌,至今已经举办了十六次,充分代表了我国妇科肿瘤学的学术水平,也指引着学术的方向。今天我们相聚在山城重庆,共襄盛会,审视我们两年来的进步与不足,学习国际先进的经验,为后面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这次会议也得到了妇科肿瘤学分会各位委员的大力支持,大家为这次会议积极准备,建言献策。与此同时,还邀请到了国际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为我们带来妇科肿瘤领域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期望能够扩展与会同道的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大会学术报告环节中,郎景和院士做了题为《用整合医学思想处理妇科恶性肿瘤》的报告,曹泽毅教授做了题为《宫颈癌的淋巴处理》的报告;马丁院士围绕《我国妇科肿瘤临床多中心研究的机遇与对策》主题进行报告。随后的一天半会议时间里,举办了多个分会场的主题研讨会及讲座、交流会议,大会现场学术气氛浓厚,可谓一场妇科肿瘤领域的学术盛宴!

     专家高屋建瓴

     详述我国妇科肿瘤领域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国内外大咖云集、学术形式多样,共襄妇科肿瘤领域盛会

     马丁院士

     全国妇科肿瘤学学术会议今年已经是召开的是第十六届了,本次会议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妇科专家,并将会议内容划分为多个会场,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其他肿瘤及肿瘤基础等多个领域,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围绕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等新型药物应用、大数据研究开展、人工智能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等多个角度予以深入的专题讲座、研讨和论文交流,从不同层面展示了当前国内外妇科肿瘤诊疗现状、当前研究方向、我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内容。并进一步从临床实践需求和当前学术发展状态出发,对今后我国妇科肿瘤领域的研究进行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召开的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年会会议中,我们中国中东南妇科肿瘤协作组(CSEM)所倡导发起的两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大会上报告,引起了很大反响,标志着我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走向了世界。具体的研究内容也在本次会议当中进行了报告。

     综合看来,本次会议是一次学术水平较高的里程碑式会议,不同于既往会议仅仅通过学术报告国际研究进展,而是更好地对我国专家开展的研究予以汇报,阐述中国专家自己的观点,发出属于中国的声音,在国际舞台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我国妇科肿瘤专家学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临床应用到指南修订,都有全新的提升。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所拥有的临床资源如此丰富,需要对这样的资源加以合理应用,针对有意义的临床问题,制定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方案,并用持之以恒的决心和高质量行动予以完成,同时将这样的精神发扬光大下去,努力奋进、不断创新,将我国妇科肿瘤事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谢幸教授

     本次大会的形式新颖、丰富多样,既有大会主题报告,对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加以介绍、也有专家面对面的探讨交流,对一些临床观点等通过辩论、探讨的形式最终达成一定的共识。此外,还包括展示手术录像视频以及为年轻学者提供展示平台。旨在通过不同形式的内容,共同促进学术理念的推广、学术水平的提高。

     聚焦妇科肿瘤领域诊疗困境与机遇,期待我国学者实现“弯道超车”

     马丁院士

     近年来,通过基础、临床等多方学者的共同努力,很多妇科肿瘤的患者死亡率得到明显控制,尤其是在宫颈癌领域开展了为数不少的研究、产生很多引领世界的学术理念。由此,希望其他妇科肿瘤领域也能够将这样的研究精神坚持下去,例如我国学者即将启动针对子宫内膜癌的调研研究。

     而卵巢癌这一疾病较为复杂,既往通过病理学分型并未对治疗起到很大帮助,都仅能够提供基本的化疗方案,是临床诊治的难点。希望今后一方面通过引进国际先进靶向治疗药物、优化治疗方案与策略;另一方面当前的手术、化疗治疗的有效率都会遭遇瓶颈,因此从诊断、治疗应有效发挥我国学者智慧,从基础到临床各个层面,针对疾病发生起源和分子分型展开探索,最终必将走到更为精准的分子层面、进入分子诊断与治疗领域,从而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带来希望。

     与此同时,发生复发转移的晚期卵巢癌占据患者很大比例,当前也要开展针对这部分晚期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

     总之,要对未来抱有信心,势必发挥我国学者应有的作用,为卵巢癌诊疗贡献力量。

     谢幸教授

     通过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妇科肿瘤领域当中的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近年已经展现出下降的趋势,其在疾病筛查、手术切除以及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效。

     但几十年来卵巢癌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没有出现明确的进展,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并未得到显著提高,是全球妇科肿瘤治疗领域的难点。

     随着对肿瘤认识精准程度的不断提升,最早是从器官水平分为各种瘤种分类;进而通过病理学进行组织学分类,如卵巢恶性肿瘤分为4大类五十多种类型,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瘤种;在今天,我们又可在分子水平进一步分类,以便针对特定分子实施靶向治疗。但不同于肺癌、乳腺癌等瘤种,在卵巢癌的靶向治疗当中,当前仅有贝伐珠单抗与PARP抑制剂这两种靶向药物获批并被指南推荐应用于卵巢癌临床治疗当中,因此卵巢癌靶向治疗仍然任重道远。

     当然,这既是对这一领域诊疗的挑战也同样是机遇,希望我国学者把握机会、克服难度,利用我国具备的各项优势弯道超车。在今年美国SGO的大会上,有两项中国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对照试验在会上报告。希望今后我国学者能从靶点筛选、验证到临床试验各方面都开展研究,实现从跟跑到引领转变。(千蔚整理)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