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心衰诊疗三大挑战,全国50家心衰中心已“联盟”
2018/6/16 17:32:35 中国医学论坛报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被称为“心血管病的最后战场”,我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9%,这也意味着我国有超1000万的心衰患者,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冠心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等高危人群的增加,心衰的“后备军”也日益壮大。为贯彻国家分级诊疗政策,提高心衰的整体诊治水平以及实施以心衰指南为依据的规范化诊疗和长期管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联合开展心衰中心建设项目。心衰中心以“规范心衰诊治,让每一位心衰患者均能接受最恰当的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衰在住院率和死亡率”为目标,通过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推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模式,实施以心衰指南为依据的规范化诊疗和患者长期随访管理,提高心衰的整体诊治水平。

     6月16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衰中心总部在北京举行了心衰中心培训会,并对我国首批通过认证的50家心衰中心进行了授牌仪式。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

     霍勇教授演讲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表示:“近些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爆发式增加,势头得不到遏制,是阻碍人民健康水平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急需从以前的重治疗转向合理防治为主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从而补齐我国心血管防治的短板,建立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提升我国的心血管综合防治能力。”

    

     中华医学会心衰学组组长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

     杨杰孚教授演讲

     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做好诊疗规范化非常关键。中华医学会心衰学组组长、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杨杰孚教授表示,近二十年来,虽然我国心衰诊疗有所进步,但目前仍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 难治疗。心衰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后备军”庞大、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反复住院等增加了心衰治疗的复杂性。

     第二, 诊疗欠规范。当前心衰治疗与指南差距较大,误诊、漏诊、检测不到位、用药欠规范等情况比较普遍。

     第三, 管理欠规范。心衰病人长期随访十分重要,根据我国现在的情况看,心衰患者反复住院,因此需要建立长期随访管理的体系,一方面增加病人依从性,另一方面心衰药物需要在门诊长期随访并做调整,如RASS阻断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因此,建立我国心衰综合诊疗体系已迫在眉睫,心衰中心建设由此应运而生。

     据悉,心衰中心主要通过四大认证标准:第一,基本条件与资质;第二,对心衰患者的规范化诊疗,包括制定诊疗流程和一线医务人员执行流程;第三,培训与教育;第四,持续改进机制。这意味着通过认证的医院,不仅有过硬的心衰诊治能力,还承担了对医生的培训和对患者及大众的科普责任,同时还需要有持续改进和创新的作为。

     此外,心衰中心还会组建多学科团队,注重长期随访管理,实施并强化以指南为导向的心衰评估、诊疗,来提高心衰的整体诊治水平。同时,推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模式来助力长期管理和良性循环。其中,三级医院负责急性期/新发/特殊治疗的心衰诊治及随访,以及建立本地区心衰患者的数据库。二级和社区医院负责稳定期调整药物治疗、患者教育、将可疑心衰症状和体征者转诊至心衰中心接受进一步检查和确诊的工作。

     心衰中心建设项目自2017年11月启动认证工作以来,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在首批心衰中心认证过程中,50家单位一次通过认证,成为2018年第一批也是中国首批通过认证的心衰中心。同时,截止到2018年6月5日,又有51家新增申报单位成为第二批次心衰中心建设单位。

     在政府、学会、医院、医生的高度重视及参与下,心衰中心建设项目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在未来工作重点方面,霍勇教授说:“未来我们会重点加强对临床数据的持续反馈、对院内诊治和患教的优化、对患者的长期随访管理等环节,持续改善心衰规范管理体系,真正达成心衰中心建设的目标。”

    

     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李林康巡视员演讲

     心衰中心的建设还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李林康巡视员表示:心衰中心建设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心衰综合防控水平,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理念。

     附:首批50家通过认证的心衰中心名单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