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舌尖上的癌症
2015/5/23 医学论坛网

    

    

     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美味与健康有时也会产生冲突。风靡全国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篇介绍的就是美味的稻花腌鱼,然而这样的高盐食物可是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

     专家们指出,从癌症发病的状况看,舌尖上危害不在少数。

     以胃癌为例,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林锋教授介绍,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近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这和现代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大量长期食用腌肉、熏肉、烧烤类食品,以及熬夜吃夜宵等,都是胃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像腌肉咸鱼盛行的广东东部,胃癌发病率就相对省内其他区域较高。

     “青年胃癌”患者越来越多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患者数占全世界胃癌患者总数的42%。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总认为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年轻人无关,但林锋介绍,最近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已逐年呈现年轻化趋势。

     由于年轻人对胃癌不够重视,就诊晚,发现晚,恶性程度又较高,导致年轻人胃癌的治疗效果不佳,预后相对更差,患者的生存时间较短。40岁以下人群患上胃癌,与生活节奏快、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林锋表示,早期胃癌的临床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表现无异,作为医生最担心的是,年轻人胃部不舒服,因为工作忙,常常扛着或由于自己买药吃也可以缓解不适症状,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疾病“警报”,没有前往医院就诊,这样很容易掩盖胃癌初期症状,延误病情及治疗。

     腌制食品很危险

     胃癌可以说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吃什么、怎么吃与胃癌的发病最为相关。人们已知长期食用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等盐渍食物容易诱发胃癌,主因是这类食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食物中的氨基酸和低级胺类发生反应,可形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和亚硝酰胺类物质,从而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林锋介绍,我国西北地区人群胃癌高发,这与他们爱吃腌肉腌菜不无关系。盛产烟熏肉的湖南地区胃癌发病率也不低,主要与烟熏烤食物制作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污染食物有关,其中很多都具有强弱不同的致癌性。而在我们广东地区,虽然整体胃癌发病率不算高,但东部潮汕一带,因为有吃咸鱼腌菜的习惯,胃癌发病也较突出。但是食物中含致癌物不等于吃了就会得癌症。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人,由于各人接受致癌物数量有大小、个人对致癌的易感性和免疫功能不同,发病情况也很不一致。但是,还需提倡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否则“开工没有回头箭”,身体垮了,“亡羊补牢”亦太迟。

     及时清除幽门螺杆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胃癌的发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林锋谈到,胃癌的发生并非是由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骤然转变为癌细胞,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发展为胃癌之前,常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癌前变化过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等,就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它们将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胃炎、胃溃疡是现代都市人常见疾病,引起上述疾病迁延不愈最主要的原因是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而长期不愈的炎症及溃疡又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早在1994年,幽门螺杆菌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第一类胃癌致癌源。林锋表示,通过体检,很多人都会被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因为没有症状,这个检查结果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很有必要的。幽门螺旋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能促使食物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同时,幽门螺杆菌本身也可产生促癌作用毒性产物,其感染后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粘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胃炎和溃疡,都会发展到胃癌这一步,只要广大患者朋友能够引起重视,及时治疗,此类良性病变有可能逆转,即使不能逆转,维持现状,仍然可以平安的度过此生。所以说胃炎、胃溃疡与胃癌的距离取决于我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也许还有“十万八千里”,也许只是“一步之遥”!

     早期诊断胃镜病理是金标准

     和所有癌症一样,胃癌是越早发现、越早诊断、越早治疗,预后效果越好,重视早期发现,可为胃癌治疗赢得宝贵的时机。林锋以日本的发病情况为例,日本的胃癌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但他们的死亡率却远远低于我国。原因是我国的早期胃癌的诊断率目前仅达10%左右,而他们的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已经超过60%。早期胃癌治疗的治愈率高达95%。意味着早期胃癌经过单纯的手术,可以实现较高的临床治愈率。而晚期胃癌几乎不可能治愈。

     为做到早发现早诊治,应学会观察胃癌的蛛丝马迹:如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比较顽固,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食后腹部饱胀及不适感、返酸、嗳气,同时伴有体重下降或贫血。过去没有胃痛的人,近期内出现反复胃痛;或者以前虽然有胃痛,但近来疼痛强度、性质、发作规律改变,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变得欠佳或无效等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早到正规医院做专项检查,如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这是胃癌早期发现的最有效手段。

     林锋还建议,大家应学会定期体检来预防胃癌,胃镜下病理活检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建议50岁以下的成年人,每3年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的人每2年做一次胃镜。另外对于有癌症遗传家族史,或患有胃溃疡、息肉等的人,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属于胃癌的高发人群,更应加强重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治疗及定期做胃镜检查。

     健康提醒上班族自带饭菜有讲究

     很多上班族因为没时间回家做午饭,会选择自带午饭到单位,但青菜炒好后久置容易受污染,在细菌的硝酸还原酶作用下,叶菜中所含有的硝酸盐会变成具有毒性的亚硝酸盐,并可进一步形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和亚硝酰胺类物质。林锋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减少自带午餐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1、避免绿叶蔬菜蔬菜尤其是施氮肥量比较大的蔬菜中普遍含有较多的硝酸盐,以叶菜和根菜的硝酸盐含量比较高,因此这些蔬菜必须非常新鲜。就蔬菜本身而言,建议选择硝酸盐含量低的蔬菜,不同种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豆类。带午餐最好避免绿叶蔬菜,改用西红柿、茄子等。

     2、选择保温饭盒

     对于烹调好的蔬菜,控制细菌的繁殖是关键。饭盒一定要洗净,并用沸水把里外烫一遍,杀死细菌。所带饭菜最好是一早新鲜烹饪的,而不是头一天晚上的剩菜剩饭。所用饭盒最好是保温饭盒,广东天气多炎热,常温饭盒容易造成食物变质或滋生细菌。午餐带到单位,大家会放入冰箱储存,但实际上,冰箱冷藏箱的温度有4摄氏度,难阻细菌繁殖。所以自带饭菜,有不少潜在健康隐患。

     多吃抗癌食物就能防癌?

     肿瘤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健康饮食更是对抗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家庭医生在线近期进行的《抗癌与饮食调查》发现,不少网友均对饮食抗癌存在着认知误区:65.12%认为“多吃抗癌食物能防癌”,25.58%认为“补药治癌即使无效亦无大碍”。

     饮食抗癌关键在辨证施食

     “吃什么能防癌?”家庭医生在线肿瘤频道的咨询帖中不少网友都有此疑问,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专家、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肿瘤科林丽珠主任指出,国外有很多探索食物中“抗癌物质”的实验,发现了不少具有“抗癌物质”的“抗癌食物”,如包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番茄等等。但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饮食仅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食物进入人体还有一个非常复杂的代谢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抗癌食物”或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具体有何效用、效用大小却并未可知。为此,寄望于多吃某些食物能预防癌症的想法是不科学的。

     林主任指出,中医学强调阴阳平衡,保持人体的平衡状态,才能降低癌症发生的几率。为此,在饮食方面需“辨证施食”,需根据不同的症型、体质进行饮食调养,比如体质寒凉的腹泻病人就不宜再吃如螃蟹等性质寒凉的食物,否则可能会加重腹泻病情;再如做放疗的病人,中医认为放疗是火热毒邪,因此病人在放疗期间就不宜吃燥热的食物。

     肿瘤病人勿盲目“忌口”

     此次调查显示,62.79%参与调查的网友都认同肿瘤患者忌吃“发物”的说法。对此,林主任指出,对于肿瘤病人而言“发物”是需要忌口的,但却不能走极端,过度扩大“发物”的范围。中医所说的“发物”广义是指所有对身体不好的食物,如发霉的食物等;狭义的“发物”则是指对个人自身体质不适合的食物。临床上有些肿瘤患者因对“发物”认知不清,把鸡、鸡蛋等都当作发物,什么都不敢吃,导致营养得不到补充,这种行为是十分不可取的。

     滋补中药不能治癌

     对于网友“补药治癌即使无效亦无大碍”的认知,林主任指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的中药具备“治癌”作用,事实上,抗癌作用强的药物一般都是带毒性的,这样的药物才能杀死肿瘤细胞。灵芝、人参、冬虫夏草这类普通人也能吃的中药更多能起到的是饮食调养的作用。另外,灵芝、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亦是需要“辨证施食”的,林主任曾在为家庭医生在线健康十万个为什么提供的健康问题解答中指出:冬虫夏草具补肺肾的功效,适用于肺肾虚弱的患者,但对体质燥热的患者则没有帮助。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辨证施食,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

     来源:南方日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医学论坛网微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