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学了医,就不得不收藏(二)
2015/6/27 医学论坛网

    

    

     “生老病死”,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医生的参与,为所有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致敬!同时,医学是医生的立身之本,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也请为那些做医学科学研究、为我们提供理论支撑的前辈们致敬!

    

     沈家祥(1921.11.11 -),药物化学家,1921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早年留学英国,1949年获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参加工作。抗美援朝期间,他应征负责氯霉素生产研究,在西方封锁禁运的条件下,领导打通立足国内的新化学合成路线,首创催化氧化法生产关键中间体并大幅改进流程。五六十年代,率先利用本国资源研究成功合成生产结晶维生素A醋酸酯和D;指导多种甾族激素类药物的合成和投产;研究雌性酮全合成成功,为我国19-去甲基甾族类药物的工业全合成生产打下基础。文革下放期间,研究合成三烯高诺酮成功;还用全合成方法证明了鹤草酚的独特化学结构。八十年代以来作为博士导师,以丹参化学成份和包公藤甲素合成研究为题培养出4名理学博士。他共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1978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1982年)。他在九十年代初创办了民办的北京市集才药物研究所任所长,因发现阿奇霉素新晶型而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半个世纪来,他曾历任(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北制药总厂中心实验室主任,原化工部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副总工程师,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名誉主任,2001年受聘为天津大学教授、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渔邨(1924.2.15- )女。精神病学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原苏联医学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长期致力于探索精神病防治方法,首创并建立农村精神病家庭社区防治模式。60年代建立我国最早的精神病生化实验室,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电针治疗等生化机理;80年代指导多种精神药物开发,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90年代开展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不同民族酒瘾者,除ALDH多态外,还有ADH多态不同类型。发表论文170余篇,被SCI收录19篇。主编大型参考书《精神病学》第一、二、三、四、五版,先后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卫生部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授予国外院士称号。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盛志勇(1920.7.1-)主要从事创伤、烧伤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数十年,为我国创、烧伤专业开创者之一。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德清人,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任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专家组组长。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烧伤外科学会主委、中华创伤外科学会常委、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华烧伤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创伤杂志名誉主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国际烧伤学会资深委员及Burns杂志编委。美国科学促进学会和国际外科学会会员、美国创伤学会、加拿大创伤学会和以色列烧伤学会荣誉会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3项、其它奖24项。主编和撰写专著27部,发表学术论文880余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1999年获何梁何利进步奖。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2009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 燕(1929.02.01- ),著名临床肿瘤学家,我国内科肿瘤学的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59年起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1979-1981年间曾以客座教授身份在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从事研究,曾于1984-1992年间任内科主任。现任国家药品(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内科肿瘤学会主席与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名誉主席。他五十多年来在开发抗肿瘤新药,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扶正中药促进细胞免疫作用,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在我国的推广,以及教育和保健等方面卓有贡献。近年来由他主持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rh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参一胶囊(Rg3)和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均已上市获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使广大病人获益。并因此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和省部级奖。2012年获吴阶平杨森医药科学特殊贡献奖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北京和医学院终身成就奖。著有《内科肿瘤学》、《肺癌》、《临床肿瘤内科治疗手册》和《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等专著37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培养博士生38人。曾被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名医(1993)、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94)、杰出保健专家(2005)和北京市医德楷模(2007)。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希灿(1932.12.29-)神经药理学家。广东省潮阳县人。195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位委员会主任。2000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曾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现任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主编。从20世纪60年代起,从事中草药内作用于神经系统有效成份的开发及作用机理研究。以主要药理研究参与者完成的研究项目共获国家级科技奖7项。始于1982年主持研究成功的治疗早老性痴呆新药石杉碱甲(huperzine A),是迄今从植物内发现的最独特的高效新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优于国际上目前正在开发的同类药。通过结构改造与活性关系研究,发现新化合物"ZT-1",已在欧洲完成及国内进入Ⅱ期临床验证。对石杉碱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发现它有保护神经细胞新作用靶点,阐明它的保护神经细胞作用是通过调控凋亡基因表达。有关石杉碱甲的研究已在国内及国际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系列地发表了62篇论文。5次受特邀在国际学术大会分会上作石杉碱甲及植物内有效成分研究专题报告。应四家国际著名期刊主编特邀,撰写了4篇石杉碱甲的研究综述。1987至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法国国家健康及医学研究院、美国南伊利诺以斯大学医学院及芝加哥洛约勒大学医学院开展合作研究。参与编写初版及修订版研究生教材"基础神经药理学"。已在国际及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8篇。研究成果已获国内专利三项,美国专利二项,欧共体专利一项。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钊猷(1930.12.26- ),广东新会人。肿瘤外科教授,小肝癌研究奠基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即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国际抗癌联盟理事,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副主任、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委。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1979年获美国纽约癌症研究所“早治早愈”金牌。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学科学奖、中国工程科技奖、吴阶平医学奖和陈嘉庚科学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1987年获邓小平同志接见。2次担任国际癌症大会肝癌会议主席、共同主席,90次在国际会议作特邀演讲,组办7次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并任主席。担任9本国际杂志编委,2本任亚太区主编。2005和2007年分别当选为美国和日本外科学会名誉会员。主编专著9本,参编国际著名专著10本。发表SCI论文288篇,他引6759次。“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医学类)”排名第二。培养博士研究生中4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琳芳(1929.11.3- )女。分子生物学专家。原籍山东省莱州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1959年于原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六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先后赴前苏联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及美国人口委员会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学习。84-92年于协和医科大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系任系主任,92-2004年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蛋白质结构与抗原性关系的研究,60年代参与领导创制两种战备需要的动物血清代血浆, 1978后领导生殖分子生物学研究,于国内率先开展精子蛋白质及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研究,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振义(1924.11.30- )内科血液学专家。江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闻玉梅(1934.1.16 - )生于北京,祖籍湖北浠水。1956年毕业于原上海医学院,曾在上海第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读微生物学研究生及进修。长期在上海医学院从事教学及研究。1980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病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肝炎合作中心及美国卫生研究院变态反应及传染病所肝炎室进修。回国后主要研究乙肝病毒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发现用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打破动物对乙肝病毒免疫耐受性。通过合作开发,研制了可供慢性乙肝患者应用的治疗性乙肝疫苗(乙克),已获准进入临床研究,前景良好。对我国乙肝毒株的变异作结构与功能基因组研究,发现乙肝病毒酶的新功能区,可作为新的药靶。国内外共发表论文200余篇,编写专著6本。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开放实验室学委会主任。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德昌 (1927.10.22- )毒理、辐射防护专家。江苏省武进县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兼任中国毒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区与防护学会主任委员。1958年筹建我国第一个放射毒理学实验室,在国内首次阐明放射性落下灰的沾染规律、损伤人体特点及防护措施,具国际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70年代末率先开展吸入放射性钚危害的评价与医学防护研究。在肺微剂量学、致癌靶细胞、淋巴结的肿瘤发生等研究方面有重要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核事故应急医学处理研究,是国内该领域最系统完整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0年以来发表论文16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5部。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与技术进步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天一(1935.6.25- )环境医学(高原医学)专家。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梨地区,原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195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曾任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现任青海高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卫生部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高原医学研究国际重点实验室主任。在青藏高原长期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在人类高原适应学科领域,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通过对不同海拔和不同群体的大量对比,提出了机体对高原低氧适应依靠器官水平功能适应和细胞水平组织适应两种途径的论点。并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几个水平上,证明藏族对高原的适应与其它群体(如移居汉族及南美印地安人)有着差别,藏族具有最完善的氧传送系统和最有效的氧利用系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遗传适应的结果,为人类低氧适应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生物学模式,引起国际高度关注。在国内首次组织国际阿尼玛卿山学术登山队,获取大量高山生理学资料,获得国际贡献奖。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学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证实青藏高原存在Monge病。所提出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接纳为ISMM国际标准。提出了符合我国高原实情的高原病防治措施,取得良好实效。主要论文发表于High Alt.Med.& Biol.J.Appl,Physiol等杂志。主编和参与编著高原医学专著5册。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咸中(1925.08.28- ),中西医结合专家。辽宁省新民县人。1948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早年从事普通外科临床,从上世纪60年代初投身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与研究工作,首倡“以法为突破口、抓法求理”的科研思路。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了规范的诊治原则与方法,博取两法之长,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新体系。上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了“在高层次上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战略思想,扩大了中西医结合领域,将研究重点转向危重急腹症的治疗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明显地提高了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胰腺炎及重型胆管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等疾病的疗效,并从不同层次上阐明了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等治则的作用机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天津市重大科技成就奖。已培养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近30名。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专著13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被授予全国首批国医大师称号。

    

     肖碧莲(1923.10.31- )女。生殖内分泌专家。上海市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59年原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后补博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妇产科、生殖内分泌等的研究工作,60年代在我国开展研制口服避孕药的低剂量和合理配伍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其后从事各种激素避孕药具的临床作用机理研究,为临床应用和探索新的避孕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为推动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肖培根(1932.02.02- ),药用植物学,传统药物学专家。上海人。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被国际传统药物学界誉为“中草药活字典”。他创立了包括植物、化学、疗效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渗透的新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在资源利用及新药源寻找中发挥了理论指导作用。上世纪80年代初,他负责组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并任首届所长,10年间他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以发展原料、药品制剂及新药为主的三级开发战略理论,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我国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2008年他提出建立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构想并指导实施,该项目对促进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三农”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他把“适应原”概念拓展到中草药研究领域,并结合传统中医药“药食同源”理论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提出“别样茶”概念,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开辟了新领域,为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防治以及迈向人类理想意义上的长寿常能探索新出路。此外,创建了我国第一份中药专业的国际期刊《Chinese Herbal Medicines》并担任首届主编。发表学术论文900多篇,专著24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新生(1934.10.24- )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上海市人。1955年毕业于东北药学院药学系。1983年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得药学博士学位。现任沈阳药科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开发研究。主持研制的《中药线麻叶注射液》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近二十余年来,先后从中药薤白、人参、荜解、银杏叶等中先后分离、鉴定了500余种化合物, 100余种为活性成分,约200余种为新化合物。在国内外申请专利30项, 已授权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5项成果8次获奖,研制开发新药4项,主编出版专著及教材4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德泉 (1932.10.22 -) 天然药物化学专家。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委会委员,卫生部药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副主编(英文),美国生药学会会员。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工作。完成50多种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多种新化合物并确定其结构,其中不少显示生物活性。首次发现过氧键为抗疟有效基因。在国内率先用近代2DNMR技术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结构,并加以推广。参与主持并完成国家攻关项目"人工麝香"研究。人工麝香已正式生产,部分缓解天然麝香的紧缺,获1997年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并通过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初评。中药藁本化学基础研究和番荔枝科植物抗癌有效成分研究,分别获1997年和199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260多篇,申请专利10项,编著出版科技参考书4册,300余万字,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多名。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起担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常委

    

     俞永新(1929.03.23- ),福建省仙游县人,1953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原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同年分配到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简称中检院,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至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疫苗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在美国、泰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研究单位做访问学者,在美国泛特里军事医学研究所参与科研合作研究。主要从事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出血热等疫苗质量控制和研究以及虫媒病毒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主持研究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在1989年获生产许可证,转让成都生物制品公司生产,国际首创。至今疫苗在国内外已接种3亿多人。2008年该疫苗被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EPI),以后在印度、尼泊尔等亚洲国家大量应用,目前已在11个国家注册成功,得到WHO高度重视。2013年通过WHO预认证,这是中国制造的疫苗首次通过WHO的预认证。该成果先后获得卫生部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牵头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研究,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出血热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并取得新药证书并投产(已纳入EPI),成果先后获得卫生部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5项17次,发表论文280多篇,主编和参编论著10册。1998年获何梁何利医学药学奖,同年,获“亿利达”科学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8年获中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同年,获泰国玛希敦王子国际医学药学奖(Prince Mahidol Award)。在曼谷接受泰国国王的亲自授奖。2010年获中国药典发展卓越成就奖。2010年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授予“终身成就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涤生 男,1916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第九人民医院院长、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现任九院顾问、上海市整形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211”学科带头人、中华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从医7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显微外科动物实验,并在20世纪70年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国内首创前臂皮瓣一期再造阴茎手术、跖趾关节移植重建颞颌关节等手术。在国内首先开展游离肠段移植再造食管、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颅骨暴露坏死,并开展颅面外科、胸骨裂心脏外露等首创性手术。1964年首创微波烘疗法治疗肢体象皮肿,已应用于近5000病人,优良率达68%。先后获得国家级、部级及上海市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30余项,发明奖1项。1976年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99年国庆前夕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990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8年获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和波兰科学院医学科研成果奖,2009年获“城市魂、英雄谱”上海市建国60周年60位杰出人物奖。作为亚太地区颅面外科学会创始人之一,曾先后担任第十届国际显微外科学术大会主席(1989 上海)、第三届国际美容外科学术会议主席(2002 上海)、第三届亚太地区颅面外科学术会议主席(2004)、第四届亚太面部整形外科学术会议主席(2006.11)、第十届国际淋巴医学学术会议主席(2007.10 上海)等,现为美国整形外科学会终身荣誉会员、国际颅面外科学会终身荣誉会员。

    

     张金哲(1920.09.25- ),小儿外科学专家。天津市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我国小儿外科界享有很高的声望。首先发现了当时死亡率最高的新生儿皮下感染,并命名为“婴儿皮下坏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50-80年代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的诊断、治疗,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方面手术设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为我国小儿外科迅速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特殊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获得者。发表论文250篇,著书40余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铠(1930.12.6- )医学病毒学专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54毕业于复旦大学。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病毒疫苗研究开发工作。主持细胞培养痘苗(天花疫苗)的研制,建立的生产技术在全国各生物制品所推广应用。主持风疹活疫苗的研究,选育出BRD-2株减毒病毒,开发了减毒活疫苗。上世纪80年代初主持乙肝疫苗的研究与中间试验,开发了血源乙肝疫苗;80年代后期与中科院生化所合作开发了重组痘苗病毒乙肝疫苗;90年代初又主持从美国引进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工业化生产技术,使疫苗质量、产量不断提高,满足了乙肝免疫接种需要。获国家和部委奖励9项,新药证书3项。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甄永苏(1931.11.10 )微生物药物学与肿瘤药理学专家。广东省开平市人。1954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肿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从事微生物来源的药物研究,主持研制平阳霉素、争光霉素、光辉霉素、博安霉素等抗肿瘤抗生素。平阳霉素研究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被选入国家基本药物。创建“精原细胞法”并应用于药物筛选,发现新型抗癌抗生素C1027(力达霉素)。研制抗肿瘤抗体靶向药物并开展分子小型化研究。以“核苷转运”作为靶点研制新型生化调节剂。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8项。主编《抗体工程药物》、《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等专著。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世镇(1925.9.24- )临床解剖学专家。广东省五华县人。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字人研究联络组组长,主要学术工作是建立以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的解剖学研究体系,开拓了解剖学领域中理工医结合的生物力学研究,建成了有国际水平的标本陈列馆,创办主编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和《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主编了《临床解剖学丛书》和《钟世镇临床解剖学图谱全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50多篇,主编专著14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晓东(1932.9.21- )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主任医师,曾任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主要科技成就与贡献包括:1)40余年心脏病外科临床实践,全面开展各类心脏与大血管手术并参与建设全国心脏外科技术协作网;2)早期从事心导管检查与血流动力学研究;3)从事人工心脏瓣膜与心室辅助装置的研究。代表性成果为生物心脏瓣膜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并获得国家发明奖。2004年与2005年任世界心胸外科医生协会第14届与15届国际会议主席。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庄辉(1935.1.17-) 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专家。浙江省奉化市人。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生物学系教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控制乙型肝炎专家工作组成员、世界肝炎联盟公共卫生学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研究。首先证实我国存在流行性和散发型戊型肝炎;在国内首先建立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技术和猕猴动物模型;研制成功“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胶体金试纸条”等,获三项国家新药证书。。先后获美国专利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基础类)、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一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和三等奖四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0余篇,主编专著3册,参加编写英文专著5册,中文专著29册,译著1册。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