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院士的长寿经!不只是因为有钱!
2015/12/19 医学论坛网

     院士无疑都拥有很高的学历,并且都是某一学科的精英。在我国的院士中很多人都享有高寿。那么,我国的院士有哪些长寿经呢?

     陈君石

    

     陈君石(1935~)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陈院士虽已77岁,但仍保持着标准的体重,身体状况很好。这是因为,他有一套独特的“饮食经”。在陈院士看来,没有不健康的饮食,只有不健康的饮食搭配方法。他指出: “只有保持饮食的多样化,才能保障食品的安全与健康。某些蔬菜确实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但人们若一星期只吃一次这种蔬菜,就不会摄入多少农药。人们若是什么都吃一些,但什么都不多吃,那么即使其摄入的某种食物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质,也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此外, 陈院士从来不“贪吃”,饭量一 直比较小,所以几十年来体重的波动没有超过5公斤。

     高润霖

    

     高润霖(1941~)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原院长、著名的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高院士今年71岁,但思维敏捷,步履如飞,其健康状况与实际年龄很不相符。高院士把工作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并且做到了乐天知命,因此有一颗年轻的心脏和强健的体魄。除了晚上要睡几个小时之外,高院士每天都是在有条不紊的快节奏生活中度过的。在高院士看来,适当运动与合理饮食好比“买到健康所必需的黄金和白银”。他说: “心脏病患者往往会突然发病,因此很多人认为心脏病是不可预防的。 这种想法并不正确。你的心脏是否会提前老化,你会不会患心脏病,取决于你平时是否善待心脏。”很多人心脏的生理年龄与其实际年龄是不相符的。 人们若拥有一颗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的心脏,就可以老当益壮, 精力充沛。相反,人的心脏若已经疲惫不堪,那么他一定会出现体弱多病、乏力倦怠、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的症状。高院士指出,保持乐观的心态是保护心脏健康最重要的方法。老年人的心脏已经跳了大半辈子, 因此更需要用这种精神疗法进行调治。

     胡亚美

    

     胡亚美(1923~)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儿科血液学专家。胡院士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要年轻十多岁,她齐耳的短发中仅掺了少许的白发。在被问及长寿经验时,她说: “做儿科医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看见自己治愈的患儿健康成长。经常去病房看看孩子们,会使我感到心里很踏实。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最开心,因此我的长寿经验就是经常跟孩子们在一起。老年人除了要保持心情愉悦以外,还应注意维护牙齿和头发的健康。老年人在吃完东西后要及时漱口,别让食物残渣留在齿缝里,这样才能保持牙齿健康。”胡院士的一头黑发源于她“洗头还是懒点好” 的理论。胡院士在读高中时,一 名美国老师曾告诉她,头皮分泌的油脂是头发最好的保护物质,因此人们每隔两个星期洗一次头发就足够了。从那时起,胡院士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洗发频率,因此直到现在头发也很黑。

     侯仁之

    

     侯仁之(1911~)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侯老今年已经101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年轻时,他特别喜欢长跑、游泳、爬山和徒步旅游。年纪大了以后,他仍坚持每天散步和打扫庭院,在身体状况不好时则会让护理人员用小车推着他到北京大学未名湖逛一圈。侯老认为,人们经常到大自然中去,既可欣赏美丽的风景, 又能使身心愉悦,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朱祖希是侯老的学生。他认为,侯老之所以能如此长寿,与他胸怀宽广,乐观豁达是分不开的。侯老总是这样教育学生:产生学术分歧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要尊重其他学者,不要和其他学者对着来。我们要保留自己的观点,坚持严谨的治学精神,积极地去寻找,去发现,以提高自身的修养。

     赵铠

    

     赵铠(1930~)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病毒性肝炎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他今年已经82岁了,但精神矍铄,谈吐清楚,思维敏捷。当谈到如何养生保健时,赵院士说: “我的生活很简单。我每天早晨六点半(晚的时候七点)起床,晚上12点后睡觉。我睡觉很‘死’,在半夜从不会醒。”赵院士有雷打不动的午睡习惯,即使在出差时也要坚持午睡。因此,他在出差时会比别人多带一样东西——闹钟。近些年,赵院士还养成了带着计步器散步的习惯,而且每天都要走六七千步。赵院士喜欢研究,愿意思考,愿意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探索中获得健康。或许,这就是赵院士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秘诀。

     曾毅

    

     曾毅(1929~)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和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他今年已经83岁,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笑声爽朗。谈到健康长寿的秘诀时,曾院士总结说: “我总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而且专心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我把名利看得很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会尽量想开点,因此每天都很开心。”曾院士每天都很繁忙,进行身体锻炼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根本就没时间”。他每天不仅要做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工作,还经常外出讲课,有时一讲就是三四个小时。曾院士说: “在做实验时,我经常要在实验室里走来走去,这也算是一种体育锻炼吧。”曾院士认为,多走路是他惟一有时间进行而且能坚持下来的健身方法。在平时,他尽量不坐车、 多走路,每天晚饭后他经常外出散步。曾院士的身体状况虽然很好,但他患糖尿病已经十几年了。他说: “糖尿病并不可怕。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饮食,经常监测血糖, 坚持服药。”曾院士每天早晨都会进行血糖检测,十几年来血糖一直保持在标准范围内,是个懂得自我约束和管理的 “模范糖尿病患者”。

     来源:健康与养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