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界高手】傅向华:当个好医生足矣
2015/4/20 医师报

     ▲本报记者 许奉彦

     “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原则;患者自愿的原则;社会公平的原则”,进入医院傅向华堆满各种学术书籍而略显狭小的办公室,这一幅傅向华自书的刚劲书法字幅赫然醒目,让每位来客过目不忘。

     傅向华的身上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特质,他是无论风霜雨雪,总能7 分钟赶到医院的“及时雨”,行事果断、雷厉风行,却在手术室游走于尺桡动脉做着最精细的手术,娴熟冷静、镂尘吹影。

     他是学生眼中最严厉的老师,无论多微不足道的错误,一旦被他发现必然是一顿无情的训斥,因为“心脏跳就是活,不跳就是死,容不得一点马虎”,但在面对患者时他总是和颜悦色、开口带笑,耐心解答患者各种的问题,从未见不耐烦的情绪。

     你和他提起他的一大堆赫赫头衔,那么多的国内首创,他眼神游离,似乎事不关己,却在谈及促进国内心血管疾病救治时眼睛“噗”一下亮了,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自己对未来的畅想……

     他是傅向华,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学组组长、全国先进工作者/ 劳动模范、中国医师奖和中国心血管医师奖获得者、美国心脏病学学院院士(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委员(FESC)、在国内领先开展了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又成为世界首创尺动脉入径方面的领先人。

     傅向华既是医学家,也是艺术家,气质沉静、温文尔雅,一头飘逸的自来卷因为工作太忙总来不及剪。拥有同事、学生眼中“超人精力”的他,年过60 对待工作依然可以“忙到凌晨两三点,早上八点依旧神采奕奕地查房”。

     “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个好医生,足矣!”

     桡尺动脉上的艺术家

     “哪有比给别人第二次生命更有意义的事情。”

    

     傅向华不仅长得像个艺术家,他的医术也可谓是“艺术”。出身医学世家的他,从小受的都是“不能收穷人钱”、“想尽一切办法减轻患者痛苦”的教育,这些深入骨髓的东西一直伴随他行医和做人。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股动脉入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方法,但术后往往发生血肿,一直困惑着临床。

     傅向华虽然出身医学世家,但从未让传统牵绊住自己的脚步,进入医学院后,他深受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都本洁教授的青睐,将他从河北省医学科学院调入河北医大二院,后来他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生理学家何瑞荣教授,提高了心血管基础和临床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忠于学问、严谨认真的科研工作态度。1999-2000年,傅向华公费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修深造,并获得“客座教授”荣誉称号。该医学中心也是知名的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主办方之一,随后傅向华将先进的冠脉介入技术引入国内。

     与股动脉相比,桡动脉更细,手术难易程度可想而知。因为技术上的难点尚未突破,当时国内鲜有人愿意做,傅向华脑子却只有一个想法——以最小的损伤为代价,使患者得到最大获益。事实证明,他做到了,和股动脉入径术后加压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相比,桡动脉入径可以做到“拔管就走”。傅向华说,很多术后患者都不敢相信一个“小口子”就能起死回生,每当这时作为一名救死扶伤医生的骄傲油然而生。

     桡动脉入径也存在局限性,傅向华又打起了尺动脉的主意。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反复论证,心思活、爱琢磨且经过上千例手术考验的他,“艺高人胆大”于2001 年成功实施了经尺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率先在世界上提出了尺动脉入径作为桡动脉入径备选血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傅向华在德国学习交流期间,就做了100 多例经尺动脉入径介入手术。如今他将他的术式和微创理念推广开来,将我国介入治疗带入更宽广经前臂微创化介入治疗时代。

     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学组组长以来,傅向华积极践行行业责任,推动学组规范化培训。傅向华走的每一步,都验证了中国医疗的发展和理念改变,也践行了他“想尽一切办法减轻患者痛苦”的理念。

     患者的利益至上

     “一生必须遵守作为医生的操守。”

     傅向华是有名的火爆脾气,批评学生的错误从不手软,唯独在对待患者时是有名的“开口笑”。

     对患者傅向华从未有过不耐烦的情绪,他的学生回忆,一次傅向华穿着18 kg 的铅衣连续做了十几个小时手术,出手术室,患者家属又围着他反复问一些他已经解释过很多遍的问题,傅向华二话没说拉着他又画图又打比方地讲了一遍。

     总有些人想在傅向华这享受特殊待遇,无论贫穷贵贱,傅向华对待患者向来一视同仁,因为这是他“一生必须遵守作为医生的操守”。让其博士樊延明至今仍牢记的是,“一位浑身脏兮兮老农民看门诊,要躺床上检查,当其艰难地弯腰要脱鞋时,傅老师快速蹲下为患者把鞋脱了下来”。而另外一件事情,也让樊延明汗颜,“一位省委干部感到医院急诊,傅老师检查过后觉得其病情还没有严重到看急诊的地步,把这位领导‘晾在一边’,接着马上去出普通门诊。”

     傅向华认为,作为一名医生,是患者“给了我们学习机会,即是我们的学习对象,也是老师,培养了我们”,医者应用自己的技能服务大众,而不是只为少数人服务。河北省第一个心脏支架手术是傅向华做的,十几年过去了,傅向华在放支架方面依然谨慎再谨慎。傅向华秉承“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减少放支架的数量”的原则,以患者的利益为上,反复论证放支架的必要性和长远效果:患者生命是否有危险?支架是否必须放?

     “从小家人就教育我,做医生的要为穷人着想”,现在傅向华也教育自己的学生,“医生必须要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要有医无类,一视同仁,只有轻重缓急,没有高低贵贱,并力争做个好医生”。

     只要对患者有益的事就去做

     “一个医生的力量很小,更多的医生参与就能改变疾病的治疗。”

     傅向华的医术给了无数人第二次生命,他在我国开创的术式让无数患者受益,追求技术革新的傅向华将目光放在了急性心梗救治上。

     目前,我国心梗患者急诊救治率不到5%,作为长期从事介入治疗的医生,傅向华更能深切体会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意义。我国大部分急性心梗患者,多居住在农村或离能做PCI 的中心医院较远的地方,故早期溶栓结合转运PCI 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傅向华将工作重点转向培训基层医生掌握规范正确的急性心梗救治方法,在更大的范围内让更多的医生掌握急性心梗急救的方法,“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第一速度救治急性心梗患者,并争取第一效果”,为此傅向华经常下到基层医院具体培训讲解心梗的规范救治流程,并建立急性心梗救治网络,建立急诊导管室,为急性心梗开辟了直达导管室的、院内外联通的绿色通道,以力争60 分钟开通血管,实现急性心梗有效再灌注。

     傅向华说:“急性重症心梗大多合并低钾,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一定不

     要忘了补钾。要强调急性心梗早期肝素化治疗,早期溶栓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溶栓后行转运PCI 的必要性。”

     最幸福的就是做一个医生

     尽管有很多个头衔,傅向华还是最喜欢“医生”的身份,他还随身带着一个有点破旧的红色小本,一脸骄傲的展示给记者看,第一页写着医生宣言,他说,这用来时刻提醒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和操守。

     “医生”正经不只是是傅向华的职业和工作,而是他的全部,他说,这辈子作为一名医生已经实现了他所有的价值,救治患者让他得到的自我满足、喜悦与充实感难以言表。他热爱自己医生的身份,正是这份热爱,支撑他几十年来不知疲倦地工作,“我慢一秒,死神就快一秒”,从来都是24 小时开机的傅向华也因此开创了河北省第一个心梗救治的绿色通道,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从1998 年以后就放弃报各种奖的傅向华,现在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临床和科研上,“我有时间多看点文章,多救几名患者,踏踏实实地当一名医生”。

     “心系患者,一心向学”,这就是一个纯粹的医生最高的追求了吧!

     转载请注明:来源医师报(微信公众号:DAYI2006)

     关注医师报微信:

     请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字体“医师报”。

     同时,也请您关注医师之家中国医师协会官方微信,微信号:CMDAWEIXIN。

     欢迎订阅医师报:邮发代号:1-351;

     刊期:周报,48期/年,4元/份,192元/年

     咨询电话:010-58302970

     投稿请发送至:934868380@qq.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