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四条明路
2016/3/31 医师报

     原标题:重构医疗 互联网能帮什么忙?

     ▲见习记者 陈朝阳 本报记者 张雨 杨萍 董杰

     “医生要在手术室里才叫医生,而不是在化妆室。”这是最近大热医疗题材韩剧《太阳的后裔》中的一句台词。

     如今,互联网医疗异军突起,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医疗”公司以及医疗类App如雨 后春笋般涌现,甚至不少地区还出现了互联网医院、云医院,仿佛要颠覆传统医患之间面对面的“诊室模式”,医师“职业场景”的虚拟化呈现。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正如电影《老炮儿》所言,万事都要讲规矩。医疗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更是不会例外。这也是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界的“大腕”们所要求的,医疗一定要贴近临床、贴近患者。

     那么,如此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医疗,又应该如何定位,如何才能更好地帮上医疗以及医生的忙呢?

     临床是医生的“生命”

     近期,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指出“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建立符合全科医生等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医疗行业以论文论英雄的现象造就了部分医生“会写论文不会看病”的怪象。李克强总理曾抨击:以论文评医生职称是“花架子”。国家出台此项政策的良苦用心不言而喻,毕竟临床才是医生的“生命”。不少专家直言:“临床医生、临床医生,离开临床还叫什么临床医生。”

     贴近临床、贴近患者一直为业内所倡导,不少“大医”更是率先垂范。年逾百岁的吴孟超院士至今仍亲自操刀,享有“临床超人”的称号。

     “不出门诊,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我和患者的联系。”昔日,面对上级希望吴孟超从事行政工作的建议,他不恋高位唯爱临床秉直回复:“我是个医生,我希望做临床.”

     创新可以 逾越医疗规律不行

     在政策层面,互联网医疗虽被圈定为“咨询服务”,但现实中,部分医疗App已经开启了诊疗模式,当然只是用“轻问诊”打着擦边球罢了。

     面对互联网医疗的异军突起,或许有人会说持“老派”临床观点的专家太过“老土”,跟不上时代潮流。但需要注意的是,医疗绝非他物。有些事可以赶时髦,但有些事还是要按照规矩来。

     在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徐勇看来,互联网医疗的创新不能逾越和践踏医疗规律。“我不否认互联网的作用,在效率提升方面它大有可为。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还属于初级阶段、摸索阶段。单纯设备检查所获取的信息有限,医患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至关重要,这也是医学温度的体现。”

     远程医疗方兴未艾,部分创业者冀望以此为互联网医疗“正名”。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总医院的李小鹰教授并不认同:“有人可能会说,我们是基于远程会诊基础上开展的诊疗。那就更不对了,远程会诊目前只是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行为,是医生与医生之间会诊患者病情,而非直接对患者进行远程诊治。卫生行政部门总是在要求我们,要贴近临床、贴近患者。不接触患者就看病,这是会出岔子的。”

     “出岔子”!互联网医疗将医生与患者引向歧途的担忧并非只有李小鹰。

     “看病犹如破案,需要拨茧抽丝,在细微之中发现问题所在。问诊、视诊、触诊、听诊是医生的基本功,互联网上医生的这些基本功不能发挥出来,这将极有可能导致误诊。”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范利教授认为。

     重构而非颠覆

     “互联网人不要总想着代医生看病,做互联网医疗的人,对医疗本身是否真的了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院长王杉曾对“无所不能”的互联网医疗发出“警告”。而事实上,互联网在医疗方面所展开的行动确实有限。即便乌镇互联网医院轰轰烈烈地开出了国内首张在线处方,但内容也仅仅是:“继续服药”。

     实际上,互联网从业者近来似乎也逐渐认识到医疗的不可逾越性。在某场活动上,当主持人给资深互联网医疗企业戴上“颠覆医疗”的帽子时,该企业主管连忙“开脱”:我们不颠覆医疗,我们希望重构医疗。

     重构医疗。是的,互联网之于医疗不可能颠覆。就像东软望海总裁段成卉在2015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所言,在中国,目前公立大医院和地方性中心医院是这个市场的核心组织。任何的商业模式或新技术想颠覆医疗、颠覆医生,取代医院的组织管理,都没有科学性可言。

     那么互联网面对医疗,到底能帮上什么忙呢?

     互联网可尝试这些事

     ★优化就医体验:

     预约挂号、分诊导诊、检查检验报告查询、支付结算等就医全流程的互联网化与再优化,能够有效节省排队候诊时间,进而缩短看病出行时间。同时还能有效分流医院挂号窗口和缴费窗口的压力。

     ★交流平台:

     目前来看,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更有效的学术交流几乎已经成为不少中国医生的刚需,这催化了移动医疗垂直社交的需求。

     当前,在医生群体中已经出现了以“病例”为主打的医生云端垂直社交平台。在这个医生成长的“理想国”里,平时令人高山仰止的医界大咖定期亲自现身,用在线课堂、互动讨论等形式,与众多基层医生分享和交流病例,帮助医生解答日常工作中所出现的疑难问题。因为是从单病种切入,未来还会形成更精准垂直的转会诊通道,为分级诊疗助力。

     ★院外管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认为,患者离院后并不意味着疾病完全康复。在传统诊疗模式受地域、医务人员精力不足等限制的情况下,互联网医疗以信息化手段简化了医生工作流程,通过科学技术协助医护高效地完成日常临床实践,共享医疗大数据资源。对于互联网医疗,尤其是移动医疗这种新的模式,全球进行了诸多尝试。

     ★健康管理服务: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长白书忠认为,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没有信息化的支撑很难实施。“过去我们经常讲健康管理要搞信息化,现在准确地讲应该是互联网+健康管理,应将过去的健康管理+信息化理念,转变为如今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思维。”

     ★数据监测:

     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是互联网医疗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智能穿戴产品是个性化、移动化的硬件产品,具有极强的数据搜集能力,是健康干预的天然入口,也是互联网改造传统医疗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期编辑:于伟

     关注医师报微信:

     请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字体“医师报”。

     同时,也请您关注医师之家中国医师协会官方微信,微信号:CMDAWEIXINN。

     欢迎订阅医师报:邮发代号:1-351;

     刊期:周报,48期/年,4元/份,192元/年

     咨询电话:010-58302970

     投稿请发送至:934868380@qq.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