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西部强 则全国心血管事业强
2018/8/17 17:01:55 医师报

    

    

     “中西部强 则全国心血管事业强,[561].医师报,2018-8-16(16)

    

     开幕式

     “中西部心血管病防治事业的发展与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的发展壮大密切相关。”近期,第十二届中国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表示,会议举办之初,中西部地区的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国外有很大差距,与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也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会议之初,主要以普及、推广实用性,能够挽救生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的新介入技术,如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射频消融术以及针对先心病的介入技术为主要工作。

     黄德嘉 教授

     为了推动中西部心血管诊疗技术的发展,经多方努力,成立南方冠脉介入专家组。当年,专家组在已故朱国英教授的带领下,走遍很多地市级医院,甚至更基层的县医院,推广普及诊疗技术。

     大会执行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总结,中西部心血管病学发展及团队建设经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更应该做好自己、突破自己。在沿袭会议传统的同时,做到传统与创新并举——探索新技术进步。

     陈茂 教授

    

     韩雅玲

     待创国人冠心病抗栓治疗预防体系

     韩雅玲 院士

     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介绍,通过OPT-CAD研究发现,中国冠心病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依从性并不是很理想,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年时的P2Y12受体抑制剂使用率仅为58.6%。

     国际上的抗栓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降阶治疗的理念便是其中之一。TOPIC研究与TROPICAL-ACS研究是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在TOPIC研究中,在抗血小板治疗1个月后,将强效P2Y12受体抑制剂转换为弱效P2Y12受体抑制剂,1年随访结果显示,主要临床事件的发生率转换组低于未转换组。在TROPICAL-ACS研究中,1年随访结果显示,转换组的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率更低。降阶治疗策略主要分为四类:强效换弱效、多药换单药、减剂量、缩疗程。

     不仅如此,在新型口服抗凝药临床应用方面,RE-DUAL PCI研究结果显示,针对合并房颤患者的PCI术后抗栓,达比加群(两种剂量)联合P2Y12受体抑制剂治疗组的出血风险低于华法林三联治疗组,并且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总体疗效相当。

     而针对血小板减少症这一特殊人群,2017 ECS也给出了降低出血风险的抗栓建议:避免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避免合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建议合用质子泵抑制剂,除非存在禁忌证;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避免与口服抗凝药物合用(三联);如行PCI则推荐桡动脉入路,支架术后严格进行1个月双抗治疗,使用新一代DES。

     韩院士强调,中国ACS患者术后长期(12个月)行DAPT治疗的比例仍不理想,亟需依据有效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动态个体化评估及治疗。期待通过一系列“十三五”计划内研究的不断落实,创立基于中国人群的完整冠心病抗栓优化诊疗及预防体系。

     马长生

     向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发问

     马长生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讲解了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困惑与展望。

     CABANA研究结果表明,抗心律失常药物(AAD)组有27.5%交叉至射频消融(RFCA)组;而RFCA组有9.2%未接受消融治疗。根据意向性分析(ITT)原则,两组患者的主要终点结果无显著差异;次要终点分析显示,与AAD组相比,RFCA组全因死亡/心血管住院复合终点显著降低。这是否意味着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未能改善患者预后?如果仅仅是改善房颤患者症状,还需要进行消融治疗么?马教授强调,尽管CABANA研究的主要终点在意向治疗分析中无明显差异,但在房颤治疗领域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可能决定导管消融的未来。

     CASTLE-AF研究结果显示,在降低主要终点、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衰再住院率方面,导管消融组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该研究提示,症状越严重的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获益越大。因此,至少对于严重的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治疗是能改善预后的。

     来自瑞典研究显示,导管消融组死亡率(0.77% 与1.62%/年)和卒中率(0.7% 与1.0%/年)显著低于未消融组。该研究结果提示,导管消融能改善房颤患者预后。

     马教授还强调,应强化早期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综合管理,减少房颤发作。此外,还应积极预防房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规范心衰和心梗治疗,从而降低房颤的发生率。

     杨跃进

     做指南的主人而非奴隶

     杨跃进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对2017 ESC STEMI 指南进行了全面解读,指出了ST段抬高型心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目前临床与指南的差异。

     观点1:血栓抽吸导管不该用?

     杨教授强调,还得用!TOTAL研究结果表明,血栓抽吸导管对STEMI无获益,脑血栓事件反而增加!但在当下临床实践中,杨教授认为,既然血栓堵塞就有指征,多能抽吸出栓子,并不影响血管开通时间,该用,还得用!

     观点2:发病>48 h错过PPCI和溶栓机会的患者:不行常规PCI,何故 ?

     OAT研究证明,PCI组心梗发生率比药物治疗组更高,纠其原因为PCI太早(平均5 d),PCI并发症太高所致。此次指南明确规定,发病>48 h错过PPCI和溶栓机会的患者,不可常规PCI。

     观点3:心原性休克:不必插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杨教授强调,临床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保驾作用能救命!不可见死不救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表明,IABP无保驾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上有稳定血流动力学,在保驾高危患者PCI上效果明显。

     杨教授强调,应术前而非术中有问题插入IABP,原则不应PCI术后插入IABP,除非有特别适应证,如冠脉无再流术后。

     杨教授强调,临床医师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判断、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ESC指南推荐。但是,ESC指南不得以任何方式凌驾于医生在依据每位患者病情和征求患者或转诊医生建议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合适和准确的决定!

     他认为,医生在处理(处方)时,对确认用药或器械治疗是否适用规章和条例负责。

     杨教授认为,对指南解读需全面,不可片面,更不可教条;他强调,我们是指南的主人,不是奴隶!临床上应个体化,应以患者疗效为检验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朱国英心血管医师培训基金暨冠脉介入培训课程开课

     3年25省 2千医师将获培训机会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广平教授启动了“朱国英基金巡讲天津站启动仪式”

     大会期间,朱国英心血管医师培训基金暨冠脉介入培训课程开课。会议现场专家云集,共同分享冠脉介入新知识、新理念。朱国英教授是我国冠心病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航者,其无私奉献的“仁医仁心”精神值得缅怀与继承。

     据悉,培训课程自2016年10月启动全国巡讲,计划在三年内,覆盖25个省(市、自治区),总授课人数余2000人,共设置48个主讲内容。

     《医师报》8月16日16版

    

     往期回顾

    

     热点|“两岁婴儿染艾滋”事件最新进展:国家卫健委已介入事件调查

     CHC 2018|白岩松:神化和妖魔化医生,都是让生命充满风险……

     厉害了,医生|毒妇害夫让中药背锅!这真让国人震惊和愤怒!医生破案还清白!

     重磅|报道不实?网爆山东省疾控中心官员自杀!长春长生不合格疫苗案件又引波澜

     荐读|泪目!刚刚获得戛纳广告节大奖的这条影片,最后一幕太扎心……(附视频)

     【视频】医师报:为梦插翅 化茧成蝶

     编辑: 毕雪立 校对:甘霖 审核:陈惠 张广有

    

     目前3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