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趟入生命关怀的深水区
2018/12/27 7:00:00王一方 医师报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王一方·趟入生命关怀的深水区,[578].医师报,2018-12-20(16)”

     “

     最先吸引我的是作者在卷首的一段献词,“致吉米·霍兰,是她孜孜不倦地推动了心理肿瘤社会学的发展,我们深得其教益。”,老太太已于2017年圣诞之夜以89岁高龄在与家人共享圣餐之后溘然长逝,宁静归尘,在中国人的五福临门里,是谓“考终命”。大师深眠,但她不朽的佳作《癌症的人性一面》依然摆在全世界肿瘤医生的案头,而该书的中译本就是由唐丽丽教授和她的小伙伴们译介给大家的,数年之后,这支心理肿瘤社会学团队又为我们奉献了这本《家庭居丧期关怀》的新译,可喜可贺。”

     闪耀着人性与理想医学光芒的译作

     走出了“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专科思维,是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原则(全人、全科、全程、全队)的深情外延,趟入了生命关怀的深水区,在这片深水区里,仅有技术是不够的,仅有财富也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爱与慷慨的灌注。

     首先,该书凸显了医疗关怀的全要素特征,身心社灵,悉数登场,从躯体到心理、心灵,从生物学到社会学,突出了全流程服务,从生到死,从离世到死后,从逝者到幸存者。如同主译在前言里所述,哀伤关怀本是一个家庭情感复苏,人际修复的命题,是否需要医学界从旁发力?临终关怀是否需要延展到居丧期关怀,依然是一个悬题,亟需一场观念革命:即后救疗(Post Cure)与 后照顾(Post Care)意识的确立,才会有居丧期关怀服务体系的拓展,如同发达的商业、服务业必然催生售后跟踪,三包服务制度的完善。如果不能由救疗(Cure)拓展到后救疗(Post Cure),照顾(Care)延展到后照顾(Post Care),居丧期关怀就是一个医疗服务的界外球,完全不必医者操心费力。

     一般而言,居丧期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居丧期不仅渴求关怀(陪伴、抚慰),还希冀支持,此时此刻,家庭(亲情)关怀,医疗(专业)关怀,社区(社会)关怀都迫切需要,难以条分缕析,也难以明确主体,如果按照专业排序,医疗关怀居首位,但以医院为场域的哀伤关怀、照顾,时间短,社会透视与干预程度低,难以平复心理休克与精神创伤,幸存者未必有明确的医疗治疗指征可查,而是沉浸在生死两界的泪望之中,身心俱疲,贫病交加,口苦、咽干、目眩。

     让他们上心理门诊求助,也不符合中国人的求医诉求,他们觉得这只是家庭危机,求医动机不容易凸显,常常归于隐形需求,只适宜开展积极、主动的家访式干预。属于售后阶段随访型的后医疗阶段的服务,需要新观念,新体系的保障。这类服务医疗技术含量并不高,更多心理重建,社会关系的修复,家庭活力的重振。许多临床医生不屑于,也不善于开展此类服务。

     目前而言,心理咨询师、治疗师也只乐于处理创伤应激综合征患者,却对哀伤应激综合征缺乏足够的介入、干预动力与空间,本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心理诊疗、关怀盲点。

     廓清的是哀伤关怀的内核

    

     生老病死是一个宿命,因此丧亲体验人人具备,没有人能幸免,但反应程度不一,背后是丧亲事件的心理社会刺激-反应模式各异。作者开篇就以挪威画家蒙克的丧亲、哀伤、居丧体验的叙事告诉读者,这一境遇很残酷,问题很严峻,姐姐索菲亚之死对他的心灵而言是永恒的撕裂,他几乎陷入永远的居丧,中国古人服丧多以三年为期,蒙克却是丧期迢迢无尽期,因为地狱之光的折磨,他错过了爱情,害怕阳光,恐惧交往,后来不得不住进精神病房,奇怪的是,能短暂缓解他丧亲之痛,驱散心头阴霾的不是医生父亲,而是布衣姨妈。然而蚌病生珠,成就了一位表现主义艺术大师,他基于自身苦难咀嚼的作品《呐喊》《病孩》《病房里的死亡》,成为艺术史上的绝唱。

     基于文明社会对弱者扶助的人道自觉与习俗教养,对于幸存者实施哀伤关怀,似乎无需论证,不要问为什么做,而是非做不可,问题是谁来做(谁是责任主体),怎样做(哀伤关怀的艺术)?要廓清的是哀伤关怀的内核:究竟是语言辅导,还是药物治疗,是路径约定的循序优化,还是直觉、感性的心境改善,气场调摄。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卷首无限感慨地写下这样一段箴言: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不幸(居丧)的家庭各有其不幸。蒙克陷于居丧的泥沼而不拔事件告诉我们,一次丧亲事件可以改变家庭方向,破坏家庭的稳定性。丧亲是家庭历险记,一个人的死亡会导致一个家庭失活。适时的、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奇迹般地让一个失活家庭复活。心理医生的神奇之处不在药物,而在于深入的个体沟通,卓有成效的家庭会议,激发内生活力,塑造出“海绵型”家庭,如同蒙克家的姨妈效应,生命中有了新的降落伞,擎天柱,粘合剂。

     深层次的考量是尊重其宗教文化习俗,以庄严的丧礼、仪式感对冲游戏感,荒诞感,居丧期常常因为失去,更加怀念,此时更应该开渠引水。

     如何面对死神的突然造访

     面对死神的突然造访,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能呈现三鸟状态:鸵鸟(无奈,沉默,躲避),菜鸟(不知所措,无力,无助),惊弓之鸟(惊恐,沮丧,忧伤,抑郁随时演变成病鸟),书中论述了死亡类型与心理震撼烈度的关系,以及死亡在逝者与幸存者(两个)生命周期中的卡位: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耄耋老年,死亡曲线:断崖式(猝死),每况愈下式(肿瘤),风烛摇曳式(苟延残喘式,衰老至衰竭),意料之中与预期之外,战争,灾害,车祸,溺水,猝死。

     这些因素都会对居丧期情感、意志、灵性产生强度不同的投射与牵引。书中详细地分析了居丧家庭的三种境遇,分型依据是适应性/支持性与冲突性/调解型的张力。一类是家庭功能失序性,家庭休克性,排拒帮助型,甚至相互产生敌意、愤懑,形成敌对(火药桶)家庭。一类是帮助接纳型,希望得到帮助,但家庭基质并不高,问题被掩盖,彼此交流不畅,哀伤性精神疾患多发,属于沉闷型家庭,一类是中间型,这类家庭凝聚力中等,沟通品质不高,但基本能达成最基本的有效沟通,冲突自我消化能力不足,但能得到部分释放。

     书中还介绍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心理工具:依恋关系分析:人类依恋行为是一个脱敏(摆脱依恋走向独立)的过程,从儿童全方位依恋到青少年部分依赖,成年期的亲情互助。不完全是物质、情感的牵系,还有生命信念、信任,信赖纽带的割裂。哀伤中常常会因为瞬间失去而陷入与心理演进不符的依恋沉浸,甚至不能自拔,出现童年返生现象,尤其需要哀伤关怀与心理辅导。针对其身心(精神,灵性)二元的脱序与失序,进行修复、重建。

     构建三幅图 走入生命关怀深水区

     居丧期的哀伤辅导有三个图需要驾驭,一是框架图(要素分析),家庭关系指数:面对死亡,家庭的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禁忌(镇定、豁达、坦然或惊恐、压抑、逃避),丧亲事件冲击时的反应-调适状况,家族-社群的丧葬传统,家庭支持系统(经济承受能力,亲情纽带)与效率。家庭和谐、信任程度,沟通模式、路径、深度等交往基质与凝聚力。死亡态度(生死观)与死亡辅导,家庭角色与功能、活力的重建。

     二是路线图(流程排序)首先要快速判定何人是家庭承重墙(导师,领袖),修复必须从承重墙开始,其次要快速研判其家庭道德积淀与情感惯性,居丧期关怀的品质取决于家庭品质(基质)的高低,优质家庭与问题家庭殊异。家庭社会学告诉我们家风、家德(生之德,死之德)善良品格,爱与慷慨,平等-互助,价值观的延续与投射,决定家庭的抗压(应变)能力与储备。

     三是范畴图(必要的张力):心理与心灵,宿命与规律,家庭失活与复活,积极心理(红色)与虚无主义(灰色),生命中的坎坷与坦途,凝聚力与涣散力,向心力与离心力。

     书中还花费不少篇幅结合案例介绍了诸多疑难境遇的面对,如儿童(围产期)死亡,复合丧亲,多次丧亲的叠加,幸存者面临复合型的身心社灵危象,这些“难剃的头”还有待于居丧期关怀的基础水准的提升之后,在唐丽丽老师这样的专业团队引领之下做深入的开掘。

    

     《医师报》12月20日16版

    

     医师报福利大放送

    

     医师报赠书活动开启!凡在医师报发布内容文末留言评论,点赞最高的第一名(数量超过50)将获得到以下奖励!

     今日相赠《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

    

    

     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走失

     赶快【星标】医师报吧~

    

     往期回顾

    

     医师报|第四届《医师报》医学家峰会(2019) 邀约函

     警钟丨乱收费成“行规”,16家医院被罚四千余万

     医生,你除了会开检查,到底会不会看病?

     有些人活着,被你一按就死了…

     突发疫情|西安大学生死于流行性出血热!疑似传染源为老鼠!学校已被列为疫区!

     令人心酸的医生照片,人民日报心疼医宝宝了……

     “假体检”丑闻不断发酵,网友称:体不体检一个样

     【视频】医师报:为梦插翅 化茧成

     编辑: 毕雪立 审核:秦苗 裘佳

    

     目前3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