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丨董吁钢:细微之处见真知
2019/2/23 7:00:00郑真真 医师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卫健委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主任董吁钢教授年纪尚小的时候,母亲患了癌症,看着母亲被疾病和化疗折磨的日渐憔悴,他暗下决心,立志成为一名医生。由于历史年代的原因,董吁钢无法参加高考,他就到公社卫生院做预防工作,因为这样“离当医生的梦想更近一步”。

     做预防工作的同时,董吁钢也跟着老中医做一些临床工作,他发现即便使用一样的方剂,由于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的不同,有的医生的患者普遍康复得更快。“一人一方才能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这样的医学理念,潜移默化中让董吁钢将个体化治疗应用在每一位患者身上。

     “了解的细节越多,做的决定越准确”

     1978年恢复高考,董吁钢终于圆了自己的医生梦。1994年他取得了中山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从事心血管领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读研期间,董吁钢的导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都了解的非常透彻,导师会随时问他对患者疾病的看法,对治疗有什么建议。认为他说得对的,就不再询问,觉得有疑问的,就会和他讨论病情,几乎对每位患者的诊治都会进行指导。董吁钢不得不在学科内外,读更多的书,查更多的资料,并对患者的情况反复询问,以应对老师随时的提问、讨论与“抽检”。

     回头来看,这些都是董吁钢宝贵的经历,如今“心细如尘,注意患者的每一个细节”已经成为他的工作习惯。

     曾有位室前性早搏患者,去过很多家医院,但药物治疗无效,早搏症状让患者非常痛苦。通过仔细询问病情,董吁钢发现患者严重失眠,于是给患者服用抗焦虑及安眠药物,一个星期后患者早搏减轻,两个星期后患者完全恢复正常。

     “从患者的症状到体征,你了解的细节越多,做的决定就越准确。要关注患者的每一点,而不是某一点,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个体化是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董吁钢一直倡导和践行个体化治疗,他表示,读书时有教科书,毕业后有指南和专家共识。当医生的临床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在教科书、指南、专家共识的指导下不断探索,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比如一样的药物,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一天一次用药,或者一天两次、三次用药。”董吁钢表示,“我们要综合考虑首过效应、血压、血药浓度的平稳等情况,希望医者能够时刻自省并牢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和根本,这都是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跬步千里,打好基础是关键”

     心脏起搏方面,董吁钢率先在国内、省内开展工作,并且在华南地区较早地发起了心血管病的预防和康复工作,尤其是心力衰竭的防治。

     从临床观察的总结、分析开始,董吁钢发表了一些文章,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后,逐渐参与、领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广州省科研基金支持的大型研究工作。

     作为一位有30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及科室主任、导师,董吁钢希望每一位医生都有踏实的基本功。心血管学科发展迅速,无论是科研还是临床工作,心血管医生要懂心血管,还要有全科基础和坚实的内科基础。如果只关注专科,遇到学科外的问题不懂,专科做的再好,也可能会不断地出现小问题。董吁钢认为,“踏实的一步一步走,才能走得稳、走得好。”

     往期回顾

    

     江凤林医生维权案终于有结果了!

     免疫球蛋白HIV阳性会感染艾滋病吗?如何补救?你必须知道的三个问题

     【8.19首个医师节】“我心中难忘的医生”征文评选,哪篇文章最让你印象深刻?

     【8.19首个医师节】“我心中难忘的患者”征文评选,哪篇文章最让你印象深刻?

     【视频拜年】医师报携手医界大咖给您拜年啦!

     救死扶伤只是医生的事?拜托把这个发给你的家人

     来参加|2019年5·25全国护肤日“爱自己,从爱皮肤开始”科普大擂台征文

     【视频】医师报:致敬生命 致敬医者

     编辑: 高雅 审核:史郁松 张广有

    

     目前3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