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菊: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就是战士!
2020/6/11 7:22:38 医师报

    

     2月3日上午10:00,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晓菊教授正在医院值白班,突然接到当地卫健委的紧急通知,要求当天到达南阳进行抗疫救治。下班回家后,张晓菊简单收拾了行李就和另两位同事一起急匆匆地赶赴南阳,到达南阳时已是深夜。在南阳,作为专家组组长,她度过了从医以来最辛苦却最有成就的一个月。她给《医师报》记者讲述了这期间三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

     【故事篇】

     两个孩子鞠躬致谢,一直不肯起来

     抗疫期间,有一张图片在网络广泛流传,照片上一名8岁小孩向医护人员深深鞠躬,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张晓菊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幕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支援南阳抗疫过程中,两个孩子在离开医院时,向包括她在内的所有医疗人员鞠躬,久久不肯起来,令在场所有医护人员动容。这一家四口的感人故事再次涌上心头………

     这个家庭先是爸爸、妈妈被确诊,两个孩子为疑似病例在另一区域被隔离。一家四口在三个隔离点,近两周未见面。“在成年人看来,两周时间并不算长,但对于7岁的姐姐和3岁的弟弟来说,两周见不到爸爸妈妈,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张晓菊和两位专家组成员无法与他们接触,就每天与两个孩子进行视频聊天、安抚他们,南阳的护理人员也当起了他们的“临时妈妈”。

     从面对大难前的无助,到治疗后看到希望,一家四口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护,也让他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经历了这场战斗,南阳人民对我们这些来自郑州的专家很认可,离开南阳快2个月了,现在还有很多来自南阳的患者找我看病,他们很信任我,这种感觉让我觉得很亲切。”

    

    

     基层缺乏相应设备,

     一次性气管镜扛也要扛到南阳

     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进展的快,缺氧也更明显。到南阳后,专家组就遇到一位呼吸衰竭的新冠肺炎患者,张晓菊建议使用气管镜灌洗肺泡来缓解病情,即把肺泡里的粘液、痰栓冲洗出来,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改善通气。但此操作具有相当的危险性,负责操作的医生容易被患者喷射出来的粘液、痰栓等感染上新冠病毒。适逢医疗单位对口帮扶市县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南阳市县结对子帮扶,省医医疗救治队来南阳工作,张晓菊通知自己科室的张群成大夫将应急公关项目紧急购置的一次性气管镜扛到南阳,参加救治。

     最终,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用一次性气管镜并配合正压头罩进行肺泡灌洗,患者救治成功。

     【思考篇】

     为每位患者建微信多学科会诊群,

     24小时在线

     在南阳工作期间,张晓菊带领团队不分昼夜,面对患者突发情况说上就上,经常嗓子疼到不想讲话。同时兼任救治专家组组长和主持人,她与当地专家将最初的156位新冠肺炎患者的资料全部阅读一遍,了解病情、统一思想、布置任务。随后,根据对患者的细致观察,开始组织专家力量进行科学救治。

     由于基层呼吸治疗师力量较薄弱,而在使用呼吸治疗机方面,不是单靠一台机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还需有专门的临床医师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调整机器的不同参数,实现个体化治疗。张晓菊等三位专家组成员与当地医院专家,为每位患者建立了多学科会诊微信群,安排布置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治疗师轮流微信排班,不分时间段进行在线指导,24小时处于值班状态。

     “现在想起来那段时间,自己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些力量,国家这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我们就是战士!国家需要我们,就感觉自己挺有用的!特别有用!比任何时候都有用!”即便是现在,回忆起那近1个月的战“疫”经历,张晓菊仍然很激动。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救治能力太需要提升了!”

     此次疫情给全人类造成如此大的创伤,在近1个月南阳的抗疫过程中,张晓菊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帮助基层快速提升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救治能力,建立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公共卫生防治体系,结合国家形势,平战结合进行全程化管理。

     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有主体学科,让呼吸专科医师唱主角,更能体现平战结合。没有疫情发生时,呼吸专科医师可对大量门诊患者进行正常诊治;当疫情来临时,他们则迅速能承担起另一项新职能——呼吸道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救治主体职能。除此之外,张晓菊还发现,在基层医院开展抗体核酸筛查、提高检测能力也非常重要。

     2月29日,南阳市卫健委发布通报本地住院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她也终于迎来了回家的日子。在结束抗疫被隔离的14天中,她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及河南省的各位呼吸同道共同编写了一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解析100例》,书中详细记录了疫情期间,张晓菊及其同事救治新冠肺炎的原型案例,为广大基层医生提供实战指导素材。据悉,该书将于近期发布。

    

     选对学科,选对人才,

     才能体现平战结合最佳模式

     作为一名呼吸专科医师,张晓菊认为在新冠肺炎抗疫救治过程中呼吸专科发挥了天然的学科优势。此次疫情属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呼吸专科医师最为熟悉。特别是影像学鉴别诊断,呼吸机、气管镜的使用以及重症ECMO的应用等方面,都是呼吸专科医师的“拿手好戏”。无论是对病情的熟悉程度,还是病情快速导致异常病理、生理的熟悉程度,协作优势突显。

     “呼吸专科医师是接触患者的第一道防线。无论是咳嗽、胸闷、还是发热,患者大都是到呼吸专科门诊进行诊治,因此治疗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一定是以呼吸专科医师为主导的。建立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主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公共卫生防治体系,是最接地气、最符合国情,也是最快能发挥作用的一个体系。因此,“包括发热门诊在内的呼吸专科门诊,是疫情火苗最开始的地方。门诊的数据监控、疫情监控、数据上报,应该得到重视。”张晓菊总结道,“只有选对主体学科,选对具备快速精准识别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专业人才,才是体现平战结合的最佳模式。”

     【结语】

     回家第一件事:洗干净了亲儿子

     在张晓菊坚守的近一个月里,有多名重症患者通过她转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继续就诊,而进行接诊的医生就是张晓菊的爱人、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康谊。同为河南省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副组长,夫妻二人很早就开始进入了“备战”状态。

     疫情暴发后,河南省人民医院也成为了河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的省级定点医院。他们分别在隔离病区、南阳等重点防控一线负责患者救治。辗转在会诊、培训、协调、防控细节安排部署的各个流程中,对于重症患者的转诊工作,从完成严密的病情交接到感染控制,他们做到了无缝对接。

     结束南阳抗疫的前一天深夜,张晓菊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定点住所,缓缓推开宾馆的房门……在这个偌大酒店里,只有她一位客人,她走到桌前打开电脑,与“寄养”在亲戚家8岁的儿子开始了视频通话。“明天回去,你也见不到妈妈,因为还要隔离14天,两周后见,宝贝。”

     抗疫期间,张晓菊与家人只能通过这种“深夜视频会”的方式交流。这是她唯一能放松的时刻。视频里儿子问的最多的是:“妈妈和爸爸什么时候回来?”丈夫说的最温情的话,是“一定要做好防护”。张晓菊告诉《医师报》记者,回家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浑身上下洗干净后,抱着儿子,狠狠亲一口。

     编辑:昕亚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

     尊敬的图片作者,您好,医师报已为您准备好稿费,

     请联系值班编辑:58302828-6808

    

     往期回顾

    

     这项制度落地,让北京所有医务人员服下了“定心丸”

     逆行呼吸人④ | 张伟:疫情防控战役下的“多重身份”

     赤几疫情如同“再入”武汉!中国抗疫专家组建分区分层分级疫情防控体系助赤几抗疫

     《医师报》直播间重磅来袭,60场直播,800万余人次参与,权威大咖与你零距离!

     肺常感动 医路同行|分享你十五年医路的成长与感悟

     最新|《医师报》646期电子报出炉,阅读是一种力量

     医师报自导自演微电影|饮食有道,如此肾好!

     【视频】2019医师报:致敬生命 致敬医者

     【视频】2018医师报:为梦插翅 化茧成蝶

     招聘启事

     寻志同道合之人!寻别出机杼之人!寻专业敬业之人!寻勤勉尽责之人!西二环,北京新十景办公室,等你!

     新媒体运营主管 1名资深医学编辑 5名融媒体记者 5名简历请发送至:yishibao2017@163.com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