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可冀院士韩济生院士讲述乘风破浪的故事|国之良医—前浪后浪栏目启动
2020/9/3 19:07:15 医师报

    

    

     “医学需要创新,医学需要传承,正是前浪与后浪的相互推动,相互激发,医学才逐渐沉淀下厚重的传承故事和永恒的发展氛围。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不过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巨人,成长为力量。”

     8月23日,在《医师报》社“国之良医-前浪后浪”栏目启动暨故事分享主题论坛上,中国医师协会秘书长李松林如此感慨。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演员何冰在网络上发表了一段名为“后浪”的演讲,“后浪”一时间成为热词。

     从前浪到后浪,是前辈向后辈的传递,是后辈对前辈的承继,是时间流逝、时代更迭,是人类的迈进、世界的推进。

     在“国之良医-前浪后浪”栏目启动仪式上,伴随着“第五届《医师报》医学家峰会”医学大家讲述的师生传承之声和此次会议现场嘉宾的美好祝福声中,“国之良医-前浪后浪”栏目正式启动。

     该栏目将一月一期,从医学学科角度着手,以对话访谈的直播形式举办,邀请“医学大家”讲述老中青三代医者的故事,并就医疗领域的传承、创新、教育、发展等人文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与广泛探讨。

     正如李松林秘书长所说,不管前浪,还是后浪,只要还在不停息地为梦想而奋斗,都可谓之“乘风破浪”!医学事业就是在前浪后浪的大江大河中,沉淀下深厚的传承故事和永恒发展的“丰碑”。他表示,期盼前浪、后浪共同携手,一起乘风破浪,为人类生命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希望能听到更多创新与传承的好故事,也希望更多的前浪、后浪一起奔涌向前。

     启动仪式由《医师报》社常务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主持。第一期“国之良医-前浪后浪”栏目由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袁钟主持。本期直播同步在好医靠、今日头条、微博卫生健康进行,直播间观看达217 363人次,点赞11258次,各直播平台共计传播37.8万余人次。

    

    

     陈可冀院士:老师影响我一辈子

     1954 年,我毕业于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后在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当内科助教。当年6 月,毛泽东主席作出批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

     1955 年12 月19 日, 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正式成立,我成为其中一员。经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我们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中西医结合医生,将青春与毕生献给了中西医结合事业。在成长的道路上,在心血管病研究中,我有幸得到黄宛、方圻、张锡钧教授的具体指导。冉雪峰先生、蒲辅周先生、郭士魁先生、岳美中教授、林巧稚教授、张孝骞教授、吴英恺院士等中西医大家都是我学习的典范。

     老师们不仅教给我临床思维,更教给我行医、做人的准则:比如,蒲辅周先生曾对我谈起,他18 岁出师时,师傅送给他的三件礼物:一双草鞋, 一把雨伞, 一盏灯笼。这是教育他:出诊不论路程远近、刮风下雨、白昼深夜。

    

     韩济生院士:遇到好老师是幸运

     1952年,我被分配到大连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在吴襄教授的指导下学习生理学。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前线需要大量的血液。大连市领导组织了一个2000多人的大会,要求学院派人宣讲献血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吴襄教授对我说:“韩济生,这个任务交给你来完成,你能行!”当时,我只是一名生理进修班的学生,但老师将如此重任交给我,那份信任深深地印入脑海中。

     医师节刚过去,教师节马上来临。在这么美好的日子里,我深深地怀念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我还想说三点体会。

     第一,没有人生来就是专家,当国家需要时,全心全意地投入、干一行爱一行,才能成为专家;第二,遇到好老师,是一件幸运且幸福的事情。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数,一些人幸运地得到了老师的点拨与教导,才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第三,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是对培养、教育我们的老师最大的感谢。

    

     国之名医-前浪后浪①

    

    

     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右)忆导师张承芬教授

     老师的爱超越了医学

     袁钟:你对导师的印象是什么?陈有信:我的老师张承芬教授,1925年出生。她个头不高,身材弱小,内心却极其强大——她要把中国的眼底病事业做好。与其远大志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生活非常简单,两点一线加办公室。她风雨无阻,甚至大年初一也要去办公室。她把更多的爱给了患者,给了同事,给了学生以及医学事业。

     袁钟:导师对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启发?陈有信:张承芬老师写了一本书送给她的老师,这本书被认为是中国眼底病的床头必备经典之作,也是她的心血之作。我读博士的时候,她正在写,至少花费了五六年时间才完成,扉页上写着“谨将此书献给我的恩师罗宗贤教授”。我编纂的这本书,是赶在她7月20日纪念日之前出版的,我也在书籍的扉页写上了“谨将此书献给为眼科事业奋斗一生的张承芬教授”,这是传承。

    

     互动环节

    

     老师是我的坐标

     袁钟:作为医学“后浪”,“前浪”导师对你们有怎样的影响?

     杨田:医学大家有一个共同特点: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不仅对学生如此,对患者更是如此。每当有老患者回来时,我的导师吴孟超院士总是很热心地去握手、拥抱,令人心生温暖。同时,吴老非常注意细节。每次看诊,他总是会把听诊器捂热后再放在患者身上。

     刘正:在医学生涯中,老师们的言行举止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导师王锡山教授经常对我们说,作为一名医生,一定要有“两感”:一是成就感,一是内疚感。我深以为然。成就感是职业幸福感;内疚感则帮助我们思考,使我们始终保持前行的方向。

     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国家

     刘正:韩院士,您是如何将事业坚持下去的?韩济生院士:当时做针刺麻醉,一方面是接受国家任务,另一方面是探索科学。我们发现针刺镇痛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我也被邀请至27个国家和地区讲解针刺镇痛的原理,完成了国家任务,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荣誉 有则锦上添花无则淡然处之

     杨田: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年轻人应该追求荣誉,还是应脚踏实地做好日常工作?袁钟:二者都不可荒废。除了要做纯粹的医生,还要兼顾科研。有句话说,离患者越近,就是离疾病的真相越近。荣誉,有则锦上添花,无则淡然处之。

    

     (扫一扫,看直播回放。完整的医学故事将在《医师报》人文频道陆续刊出)

     《医师报》2020年09月03日A2版

    

    

     作者:《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宗俊琳 尹晗 荆冰 熊文爽

     编辑:昕亚

     审核:熊文爽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

     尊敬的图片作者,您好,医师报已为您准备好稿费,

     请联系值班编辑:58302828-6808

     往期回顾

     ●《医师报》657期电子报出炉!第12届中国医师奖80名获奖医师名单揭晓!●“冬天里的南极,蔬菜长势良好”●陈薇院士详解疫苗、郎景和院士发医学之问、赫捷院士谈肿瘤防治……2020CCRCC吸引690万人在线●【视频】医师报:致敬生命 致敬医者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