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两张皮!我们还需要很多定力与思考,医学人文的灵魂是什么?
2020/9/15 18:07:43 医师报

    

     “医学人文的灵魂,[660].医师报,2020-09-10(A9)”

     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王一方医者纯粹与利他快感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牵动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心扉,波及每一个社会细胞,大到国家层面的组织动员,小到个体层面的应对,无论宏观、中观、微观,都凸显出人道的力量、人性的光辉。

     道德升华的核心是纯粹与利他。抗疫精神中,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利他和纯粹,抗疫当中,我们用这两个大写的支撑,将人性光芒闪耀出来。

     毛泽东同志称白求恩是“一个纯粹的人”,这是对白求恩富有个性的刻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体验阐释医者“纯粹”的内涵:神圣感、敬畏感、悲悯感,使命感以及平衡感。白求恩牺牲时,曾给聂荣臻司令员写了封信,提及他在中国的600多天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日子。在中国的战场上,白求恩曾一次接连做了 115台手术,因为这是他真心想做的事,他就不苦不累,才会有幸福感,这就是利他快感。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也有几个特别体现“利他”的方面。例如,危症床前的医者共情,护理之外的医护料理,技术之外的人文关怀,救治之外的心灵拯救,无所不包,身心社灵,面面俱到。

    

    

     北京协和医院 余可谊丰碑无语 行胜于言

     如何做一名纯粹的医生?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是很多青年医生萦绕心头的困惑,也是时代浪潮下的挣扎与思考。

     选择了医生,也就选择了奋斗一生。

     身处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拥有无限可能,它不再是虚拟世界,而是真实世界。作为青年医生,我们在网络上更具优势。在互联网各大平台的加持下,我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累经验和患者,打造个人品牌。但切忌操之过急,人生有张有弛,有起有伏,是规律,也是风景。

     青年医生纵然有很多困惑,但我们同样也有很多榜样,如细菌室的福尔摩斯王澎医生、疫战到底的杜斌医生以及创立西藏首个风湿免疫科的周南医生。其中,放弃协和去西藏、扎根十年促边疆医学发展的周南医生令我印象深刻。她曾在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届毕业典发言中提到:“作为医生,应做到自律、谦卑、勇敢和保持善良。”三言两句概括出医者真谛。她是医者楷模,值得我们不断地铭记和怀念。

     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如何追求纯粹?行胜于言,我们还需要很多定力与思考。在此之前,我们应饱怀感恩之心,追求卓越,富有远见,勇于担当,在成为好医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做一名纯粹的医生”学术研讨会召开医学人文切忌两张皮

     著名医史学家阿尔图罗·卡斯蒂廖尼(Arturo Castiglioni) 曾说: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医师职业精神的本质?在如今大环境下,如何做一名纯粹医生?9月6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医师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做一名纯粹的医生”学术研讨会召开。

     此次研讨会分为上半场“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工作回顾及展望”和下半场“做一名纯粹的医生”研讨环节。上半场中,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袁钟教授回顾并总结了2019~2020专委会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工作延伸和展望。他表示,从开展职业精神传承主题的“前浪后浪”直播节目、到推动“多劳多得”向“多爱多得”的结合及转变、再到建设医院各科室的“爱心小屋”等,医学人文工作一定要结合实际,找准落地实践的抓手,避免空谈无果。

     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副总干事张新庆教授总结了分会的青年委员会诸项工作。他表示,青年委员在各地方能够发挥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人文理论研究,并推动了医学人文在临床中的进一步进展。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彤、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赖永洪等专家分别从各地、各部门的不同视角,阐述了医学人文工作的实践探索和精彩思考。

     正如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高金声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所说,在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真真切切感悟到,能让国家最终走出疫情的至暗时刻,根本上是由于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举国之力,万众一心。

     这就是最大的人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也应该成为医院发展的方向和灵魂,时时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让这一信念融入医疗诊治和医院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好医生,更多纯粹的医生。

     上半场会议由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袁钟教授主持。下半场“做一名纯粹的医生”研讨环节由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副总干事、《医师报》社执行总编辑张艳萍主持。

     本期直播同步在今日头条、微博卫生健康、新浪新闻、好医靠等平台播出,医师报直播平台在线观看321902人次,点赞34592次,各同步平台在线观看共计73万人次。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尹梅当医生也是一种信仰

     在所有职业中,医生是最无法速成的职业,同时也是压力最大的职业,更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

     当医生是一种职业,但更多的时候也是一种信仰。作为一名“纯粹”的医者,我认为需要三“心”。

     首先,心地善良。郎景和院士曾有一句名言——医生给患者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关爱需要善良之心,是和谐沟通的基点。

     第二,心路清晰。医者要具备从繁杂现象中找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这需要心路清晰。

     第三,心灵平静。日常工作中,医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遭遇各种各样难处之人,当你以善良之心去对待每一名患者的时候,未必一定能换得本应有的信任和肯定,此时,心灵平静才能应万变。

     同时,纯粹的医生只以帮助患者为幸福感、以不佳的医疗效果为内疚感,此之谓“二感”。

     “三心”和“二感”,就是我们理解的医者“纯粹”。

     我发现,年龄在40岁以上的医生,更容易接近或成为纯粹的医者。也许,这是因为40岁的医者,大多经历过从医最初的心境波动期,他们的心大多已经慢慢沉淀下去,距离纯粹医者的精神境界则更近一步。而作为年轻的医生,他们可能大多还在从医的摸索阶段、适应阶段,甚至还处于为维持生存而从医的状态,他们距离纯粹的医者似乎遥远一些。

     这是我们对医者执业心境的一种探讨角度。

     作为纯粹医者,既要有治疗能力,还要有关怀能力,这离不开4个词:沟通、协助、尊重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利益回报,那一定得到了等值的精神回报,而精神回报将是我们离纯粹的医者更进一步的途径和目标。

     张强医生集团 张强几滴海水脏了 但海洋依然清澈

     无人文不医疗。医学人文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因此,各大医院经常举办医学人文培训,究其根本,其内容可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以人为中心”是医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属性的必然要求,也奠定了医学的人文基础。

     二是哲学思考能力。当我们跳出医生的固定思维,以一个全新角度来审视和思考未知的问题时,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三是学习美学。美学与观察紧密相连,当我们学会观察细节,会发现工作还有很多可完善之处。

     四是了解历史。我们需要了解的不仅是人文历史,还包括医学发展史。

     五是情绪管理。只有医生身心愉悦,才能为患者创造放松的就诊氛围,这也是新时代对医生的新要求。

     六是共情能力。提高共情能力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如今有很多医生,医术精湛,但开口即医学术语,患者听不懂、抓不住,怎么构建和谐医患?因此,我们要学会将专业知识融合到日常交流语言中,设身处地地体会患者。

     纵有诸多不足,但医学依旧稳步发展。正如圣雄甘地所说:“人文就是一个海洋,即使有几滴海水是脏的,但海洋依然清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陈大进我心中的“纯粹”医生

     从希波克拉底在大瘟疫期间造访雅典的行动中,从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中,我看到了“纯粹”医生的样子。从伍连德、白求恩、林巧稚、钟南山等医学大家的身上,我看到了“纯粹”医生的样子。

     今年,从一支支抗击疫情的医疗队奔赴湖北武汉的协作中,我看到了“纯粹”医生的样子。他们医德高尚、医格正气、医术精湛,拥有科学脑、工匠手、人文心,是我心中“纯粹”医者的样子。

     作为青年医生,对于纯粹医者的理解和践行,是行医不仅仅是治病,还是人文关怀,有一种良知与良心,有一种恻隐之心,更要有一种家国情怀。我觉得,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在于医生职业内涵的培养。在现行医疗体制下,应当引起社会关注。

     人文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正如莫顿·亨特所说,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看好每一名患者,开好每一个刀,缝好每一根血管,与患者做好每一句沟通,注重好每一个细节,青年医生应从我们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持良好心态,我相信,经过这样的淬炼,我们将离“纯粹医生”越来越近。

     《医师报》2020年09月19日A9版

    

     编辑:昕亚

     作者:《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宗俊琳 荆冰 熊文爽

     审核:陈惠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

     尊敬的图片作者,您好,医师报已为您准备好稿费,

     请联系值班编辑:010-58302828-6808

     往期回顾

     ● 对话高端 | 李强: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打造呼吸强学科●《医师报》660期电子报出炉!以国之名 致敬抗疫英雄!●现场独家采访 | 80名获奖医师心声:国家危难疫情狂暴时,我能尽一份力很自豪(附视频)●【视频】医师报:致敬生命 致敬医者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