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建党百年 守护人民健康 ② | 葛睿:像星辰守护大海 用炽爱守护信
2021/8/5 16:55:01 医师报

    

    

    

    2014年,53岁的吴阿姨乳腺癌复发,来找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乳腺外科葛睿医生诊治。治疗后刚有缓解,吴阿姨却在亲戚的推荐下转去了另一家医院,然而三个月后,她被宣判“治疗无效”,并被告知仅有数月的生存期;万般无奈的她只好回到华东医院再次找到葛医生复诊,她懊悔地说,“我真是厚着脸皮再次敲开您诊室的门!”葛教授明白原委后,不但二话不说微笑着再次接纳了吴阿姨,并且通过规范化精准治疗让吴阿姨高质量地享受天伦之乐。现在,每次复诊,吴阿姨都会给葛医生带一块8块5的奶油小方“垫垫肚子”,因为她看到葛医生每次门诊都会加班到很晚,这份小小的关爱让葛睿教授十分感慨,“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用自己的所学挽救患者生命是份内事,而她们却将这份信任化作了对我的关爱,让我特别感动。这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和信念,也是我们这份职业和其他职业不一样的幸福和成就感。”

    

     不遗余力

     积极推进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诊疗的规范化是提升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期的关键,如何让乳腺癌患者从三级医院做完手术等治疗,后期回到基层医院后,也能实现同质化治疗和管理,既不要治疗不足也不要治疗过度,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葛睿教授形容,“就像新冠疫情中,人人都戴口罩,大家对此都形成了共识,才能保证整体的治疗效果。”

     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葛睿教授秉承学会宗旨,为传播普及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做出了不遗余力的努力:组织策划CSCO年会乳腺癌继续教育专场;创立并举办三届“乳此精准”华东乳腺癌高峰论坛;共同创立“汝心飞YOUNG”乳腺癌学术交流平台等。

     “乳腺癌诊疗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指南巡讲、研究解读等形式,帮助年轻及基层肿瘤专业医生掌握最新的规范化诊疗标准,缩小不同地区间差异,最终造福广大患者。”葛睿教授回忆,在2019年CSCO年会基层医生专场中,一间小小的会议室挤满了参会者,连过道门口都是站满了人。会议结束后,专家周围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有的基层医师希望和专家进一步讨论病例,有的希望要专家的签名及合影,更多的则是希望留下专家的联系方式,以便日后遇到疑难病例时能够及时求教……专家们则循循善诱地,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求知如渴的他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他不禁感叹,“基层医师对知识的渴求,以及专家们诲人不倦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传播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的信心。”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专家组的一员,在CSCO副理事长兼乳腺癌专委会主委江泽飞教授的引领指导下,他和其他专家一起,尤其是和亲密的青委专家们一起,组织参与了数十场的指南巡讲和解读,线上直播、专题短视频等方式更是丰富了继续教育的形式。

     2021年,源于青年医生的社会责任感,他策划并举办了数站CSCO青委公益行活动,让青年专家走近基层、走近患者,用义诊、科普讲座及疑难病例MDT等方式去发挥青年专家的优势,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和好评,将来公益行活动还将继续走近各个城市,也会从乳腺癌治疗拓展到其他瘤种。

    

     葛睿教授代表CSCO在美国肿瘤外科医师年会SSO展示POSTER

     汝心飞YOUNG助力青年医师成长

     了解到基层医师的痛点后,葛睿教授组织CSCO青委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特别是其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共同创立协作的“汝心飞YOUNG”学术交流平台,平台策划了很多新颖多元化的栏目和活动,比如邀请青年乳腺癌专家对国内外学术大会、指南规范、重磅研究等进行剖析解读,开辟专栏展示疑难优秀病例,还经常组织临床病例讨论、远程MDT研讨会等学术交流。

     “在资深专家‘画龙点睛’地指导下,青年专家在交流中快速成长,不仅提高了专业水平,还扩大了互动合作,实现了双赢的效果。”葛睿教授介绍,2020年初疫情暴发时,了解到乳腺癌患者面临就医困难的问题后,他迅速通过平台招募了全国近百名专家,在2个月期间连续举办10场线上义诊,为全国近万名乳腺癌患者雪中送炭,“平台发布义诊招募令不足12小时,就有100名医生护士报名参加,可以说是‘一呼百应’,令我们十分感动!”这里凝聚的是乳腺癌青年专家对于患者的关爱。

     2018年,“汝心飞YOUNG”诞生于CSCO青委乳腺专家们一次海阔天空的畅谈;至今“汝心飞YOUNG”已发展为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平台。三年来,无数老中青专家为推动平台的发展默默奉献,无数青年医师也通过平台实现了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由医务人员自发创建的学术平台,“汝心飞YOUNG”已成为我国广大乳腺癌青年医师共同学习成长的家园。

     人文关怀尽显温情 用爱打造患者俱乐部

     在多年的乳腺癌诊疗实践中,葛睿教授发现不仅基层医师渴望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乳腺癌患者同样需要多方面的帮助。因此,在科室领导唐健雄教授和程爱群教授的支持下,他于2016年率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创建了“华康乳腺癌患者俱乐部”,以加强患者的安全性管理,并定期举办科普讲座、社区义诊等患教活动。丰富多样的活动不仅吸引了本院和外院的乳腺癌患者,许多周边社区的居民也纷纷前来参加科普讲座,学习乳腺癌防治知识。

     “治疗疾病最好的方式是预防,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传播乳腺癌预防理念。”葛睿教授介绍,对于在义诊等活动中发现的乳腺癌高危人群,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建立了早筛早诊的绿色就医渠道,提供方便快捷的全程式医疗服务。

     老年医学是华东医院的国家重点学科,很多老年乳腺癌患者会选择在华东治疗,基于此,葛睿教授非常注重治疗的个体化,强调疗效和安全性的平衡。作为CSCO乳腺癌TKI药物不良反应共识和CDK4/6抑制剂不良反应共识的撰写者,在患教活动中强调居家药物管理的重要性,在疫情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96岁的乳腺癌术后3天老奶奶

     同时,心理健康对于乳腺癌患者的长期预后也十分重要。在华康乳腺癌患者俱乐部中,通过心理医生辅导、病友互助等方式,患者既巩固了治疗信心,也结交了新朋友,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甚至有的患者都是由病友陪同就医。

     患者通过俱乐部获得切实的帮助,令葛睿教授感到十分欣慰,“我们希望将华康乳腺癌患者俱乐部发展成为有爱心、有温情的团体,大家能够像朋友一样交流相处,关系非常和谐、融洽。”

     5年来,“华康乳腺癌患者俱乐部”逐渐发展壮大,取得的成绩愈加受到院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作为俱乐部的创建者,葛睿教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有时同事们打趣他“对患者的同情心泛滥”,而他坦言这实则源于从医的初心——以人为本。

     多年来,葛睿教授对待患者总是尽量做到“将心比心”:有的患者从外地赶来没有挂上号,他会给患者临时加号乃至工作到很晚;有的患者约不上做医学检查,他便帮忙到处打电话想办法协调;有的患者回家后找不到就医渠道,他就帮忙联系当地可以做相关治疗的对接医生……这种真诚使他赢得了越来越多患者及其家庭的尊重和信任,也正是他这样平等、耐心、温柔而坚定的沟通态度,让治疗方案得到更强有力的实施,在与病魔的抗争中医患做到了携手努力。他深知团队建设和MDT诊疗模式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华东医院的乳腺癌MDT从零起步,日臻完善,2018年他作为队长率队参加了全国乳腺癌MDT大赛,勇夺冠军。

     工作之余的葛睿医生,内外兼修,爱好广泛。曾经担任华东医院团委副书记的他,最擅长即兴进行思维的交流:2019年,他主持了乳腺癌领域首创的跨年演讲,在北大的舞台上,面对近千位的北大学子,对话行业领袖和医患代表,创造了网络上百万的点击量。“我希望可以一直做一个斜杠青年,成为乳腺外科大夫里面主持做的最好的~”葛睿教授幽默的说。

    

     北京大学跨年演讲主持现场

     结语

     在临床一线工作20年余,葛睿教授切身感受到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精准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临床治疗势必将迎来突破性的变革。面对新技术、新理念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葛睿教授指出,临床医生需要依托先进的检测技术开展个体化诊疗,同时也要重视临床科研工作,从临床问题出发,通过研究设计去解答临床实践中的难题。这几年,基于CSCO青委乳腺癌青年专家的共同协作,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已经完成了10余项临床科研项目,均发表在国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其中不乏中国特色临床实践的真实世界研究,很好的回答了临床所困惑的难题,文章的数据也被诸多学术会议所引用

     “作为一名有23年党龄的党员,我一直努力恪守当年的入党誓言,践行一名医务党员的职责。诚然从医的道路上,有很多的知识要去学习更新,更加要在临床实践中克服许多困难。希望有更多年轻的同道通过各个学会平台的助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治病救人。我们也更要坚守自己的初心,态度坚定,用良心做事,患者才能信任我们,相互成就。做有情怀的医生,更要做一名有感情、有温度的医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仿佛看到葛睿医生眼中的星辰大海!

     礼赞建党百年 守护人民健康

     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医卫百年”伟大时机。医院如何顺应党和人民的要求,将高质量的发展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宗旨结合起来,寻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由规模效益向内涵质量转型的最佳模式,是考验医疗行业特别是医院管理者的时代命题。

     值此不平凡的一年,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医师报》社联合发起“礼赞建党百年 守护人民健康-对标前沿 提升服务 医访谈” 栏目。该栏目将邀请全国医院管理层及团队、学科引领者、“健康中国”行动积极践行者,分享医院高质量发展优秀管理宝贵经验、个人成长经历、团队学科建设经验。为实现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科研及诊疗技术高质量、规范化发展贡献力量。

     排版:李慧

     编辑:蔡增蕊

     审核:裘佳

     更多内容请点击:

     礼赞建党百年 守护人民健康 ① | 马建新院长:非常时期守好祖国东南门户,涉外医疗是压力也是动力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