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 / 疱疹性咽峡炎进入流行期,防治要点需掌握
2018/4/17 21:00:00 丁香园

     前几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汇报说预计今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的强度将高于去年,是高峰年。

     监测显示 3 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的病例已经达到 2.8 万例,是 2 月份的两倍以上,病例报告数开始上升,这预示着手足口病逐渐进入流行期。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非常类似,传染性很强。面对两种传染性疾病的爆发,预防要点有哪些?如何护理患儿?丁香园(微信号:dingxiangwang)带大家一一看来。

     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携带有相关病毒就可成为传染源,主要有以下途径:

     密切接触患儿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可具有传染性)、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咽喉分泌物、唾液、打喷嚏喷出的飞沫等);

     间接经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牙杯、衣物、玩具、碗筷、奶瓶、奶嘴、床上用品、桌椅表面、门把手、医疗器械等传播。

     因此,这种病流行很快,可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幼托机构中造成流行。

     预后如何?

     1. 在大多数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较好,有自限性的,一般 4~6 天左右,少数 EV71 感染的疱疹性咽峡炎时间较长。

     2. 典型的手足口病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特征性表现,绝大部分手足口病在发病后 5~7 天自行缓解;

    

    

     3. 少部分手足口病发展为重症,通常在发病后 1~4 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以及肺水肿 / 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重症手足口病进展迅速,需及时诊治。

     4. 有些手足口患儿在恢复期可出现手掌和脚底脱皮伴指甲脱落(如下图);一部分患儿的皮疹呈水泡性大疱疹伴糜烂、紫癜或出血点样皮疹,有湿疹的部位皮疹更多见。在皮疹早期一半可能会出现低热,一般病程短而轻,多在 1 周左右痊愈,皮疹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但需要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需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面对这种疾病,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十分重要。具有以下特征,尤其 3 岁以下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 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 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或高热持续超过48 小时;

     2. 神经系统异常:精神萎靡、嗜睡、呕吐、头痛、易惊、情绪激动或烦躁不安、肢体抖动或肌阵挛(通常出现刚入睡时)、颈项强直、眼球震颤、急性手脚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可能会出现食欲亢进;

     3.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正常,如安静状态下(体温正常时):

     5 岁以上儿童 > 30 次 / 分钟;

     1~5 岁的儿童 > 40 次 / 分钟;

     2~12 月龄的儿童 > 50 次 / 分钟;

     新生儿~2 月龄 > 60 次 / 分钟。

     4. 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2 秒)等;

     5.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常规中白细胞(WBC)值超过 15×10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