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 3 年,辗转 12 国拍摄,等来这部豆瓣 9.1 的医学纪录片
2019/6/28 11:55:00 丁香园

    

     英国伦敦,老手术博物馆,馆长凯伦·豪厄尔每天都要向参观者模拟下面这幅做手术的图片上的场景。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病人被绑在躺椅上,一个人按住病人的身体,医生单膝跪着,拿出一把锯子,要锯掉病人骨折的腿。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而这个做手术的环形房间,还叫环形手术剧场,除了医生、病人和观摩手术的学生,还有很多买票进来观看的人。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这样的手术,没有麻醉、没有消毒措施、没有有效的止血操作,甚至还要被许多陌生人围观,在几百年前,做手术几乎成了死亡的代名词,而活下来,全靠运气。而现在,几乎很难会把手术与死亡划上等号。

     从靠运气才能存活,到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最有利工具,手术在医疗领域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而支撑手术各方面发展的背后,是医学的进步,也是对生命的重视与尊重。

    

     《手术两百年》海报

     图片来源:豆瓣

     制作精良,节奏紧凑,央视纪录片频道制作播出的八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历时3年,辗转 12 个国家进行拍摄,纪录片为我们展现了从古老巫术到手术救治这一人类对同伴的关怀过程,以及医学在不断地自我否定和突破极限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展现了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点点滴滴。

     由黑暗到光明的手术

     潮湿炎热的印度新德里,一群人正排队在一个露天诊疗所等待接收治疗,治疗的方式就是「放血」,即通过排出身体内污浊的血液来治疗疾病,保持健康,而这种古老的治疗方式,也基本反映了人类对人体最初的认识。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古罗马的医生盖伦,是一位角斗士外科医生,他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试图通过解剖动物去推理人类身体的构成与运行方式,而他,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要用解剖学去认识人体的人,也是最早将人体作为一个系统看待的人:在盖伦看来,身体中有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和血液四种体液,这四种体液的平衡与否,和生命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尽管盖伦的理论在当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但由于盖伦进行的是动物解剖,确切的人体理论依旧没有,而这样依靠推理、猜想和经验的医学实践犹如摸黑走路,一刀切下去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一直到 14 世纪,一切才得到改变。

     1353 年后,为了战胜夺取千万人生命的黑死病,欧洲教会取消了禁止进行尸体解剖的禁令,允许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去认识人体,解剖学,这让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1537年,意大利帕多瓦大学,23 岁的解剖学老师安德烈·维萨里发现盖伦所编写的解剖学教材和他自己在解剖实践中的所见有着较大的出入,他决定自己着手编写一部解剖学教材。

     6 年后,《人体的构造》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图文形式描述人体解剖学并介绍解剖方法的著作。

    

     《人体的构造》一书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在这本书里,人体骨骼的排列,肌肉的走向,器官的位置……都以精准复现的方式被展现出来。而这些被解剖的人体肌肉、骨骼被放置在了现实的地貌之上,维萨里似乎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世人,解剖是为了理性认识活着的人体。

    

     《人体的构造》插图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这可以说是现代医学的开端,也是人类向自我身体探索迈出的第一步。

     从盖伦的解剖学理论到维萨里的解剖学理论,医学由此开始了新的阶段,手术也由此从黑暗走向了光明,而在这中间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的,是人类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对认识自己的坚持。

     要救命,更要有质量地救命

     做手术找医生,这几乎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常识,但在几百年前,你可能难以想象,放血、截肢、拔牙……这些都是中世纪医疗理发师的工作内容。事实上,一直到十九世纪,手术一直都处于蛮荒时代——所有手术都无止血、无麻醉、无消毒。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剑桥大学医学史教授,理查德·巴奈特所著的一本关于早期野蛮手术史的书,展示了早期手术的样子,里面关于早期手术的插图可以说让人触目惊心。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如果不加以说明,没人会认为这本如此「重口味」,甚至可能引起人生理不适的书,是过去手术的真实样子。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烙铁,人们可能会将它和冶金业或是古代酷刑联系起来,但可能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象,这就是早期医学中用于止血的工具——将烧红的烙铁放在受伤流血的部位,出血止住了,正常的皮肤组织也被烫伤了,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进行的。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中世纪的欧洲,一个医疗理发师的儿子,法国军医安布列斯·帕雷,在看到救治士兵时士兵们的哀嚎遍野,他开始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

     1552 年,他在救治一名截肢士兵时,取代烙铁,使用了自己发明的一个钳子:鸦喙钳。通过用鸦喙钳拉出血管并用缝线进行包扎,实现止血的目的,也减少了病人的疼痛。这位被后人尊称为「外科学之父」的医生,除了帮助士兵告别烧灼止血,他还用温和的药膏代替沸油帮助士兵清理创口,甚至还为伤残军人发明了义肢。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止血、麻醉、消毒,在今天已是手术最基本的要素。从原始、蛮荒到严谨、精细的手术方式,手术,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更高质量和更为人性的方向,不仅仅是让病人活下来,而是以更少疼痛,更小创伤,更高质量地生活在世界上,这里面包含着医生对病人的关怀与怜悯。

     虽然在这背后,有因粗放无知而付出的代价,但更多的,还是关怀同伴的本能和救治生命的慈悲与努力。

     不断突破的先驱者们

     医学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突破的过程,而那些拥有敏锐洞察力和不断挑战极限的先驱者们,就是这个突破过程中无法忽视的领头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有癫痫两岁的帅帅即将接受手术,这场手术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在不伤害大脑其他部位及其功能的前提下,医生将切掉帅帅左脑中出现病变的部分,这是外科手术中创伤最大的一类手术。

    

     帅帅一家人和医生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而这样的神经外科手术在 20 世纪初还是无法想象的。

     事实上,随着麻醉、X 射线的发明,它们为医疗领域带来了巨大进步,但由于大脑的病变往往又小又深,人们对于大脑的认识也存在着很多的局限,而 X 光对于大脑这样的软组织又无法显现,因此神经外科手术常常因为无法确定病灶而无法进行手术,手术死亡率也非常高。

     哈维·库欣,耶鲁大学的神经外科医生,是神经外科突破壁垒的重要人物。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确定病人的病灶一直是神经外科中的难题,因此,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拍摄了大量照片,对病人的病情及体表状况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研究。

     在大量观察数据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库欣提出了颅内病变的诊断、分级和分类的方法,还解决了很多神经外科手术操作上的难题,让神经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从 90% 降低到了 8%。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帅帅的手术成功了,右脑将逐渐取代他被切除部分的功能,这个两岁的小宝贝拥有了展开他美好而绚烂的人生画卷的机会。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在医学的发展历史上,像哈维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发明麻醉的威廉·莫顿,发现 X 射线的威廉·康拉德·伦琴,推动攻克癌症的西德尼·法伯……他们的发现有的也可能出于偶然,但毫无疑问,他们的热爱和努力,给了无数人,继续拥抱世界的机会。

     进步,永不停歇

     我们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疾病应该如何治愈……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些问题一直是推动人们认识自己身体的重要动力。而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关怀,也让更多的医学工作者们不断突破极限,推动着医学不断地往前发展。

     用鸦喙钳替代烧灼止血的帕雷可能没有想到,被他所摒弃的烧灼止血在几百年后的现代手术台上出现了,只不过这次,是以更精妙、更有效、更小伤害的方式出现,它不是烙铁,不需要明火烧灼,而是和鸦喙钳大小相当的电手术钳。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推动解剖学发展的盖伦和安德烈可能没有想到,除了解剖动物和人体去认识人体之外,还可以通过 3D 成像技术和数字技术观察人体各部分的组织机构,帮助提高手术的精准度,降低风险。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发现血型奥秘的卡尔·兰德斯坦纳可能也不会想到,在输入相同血型的血去解决失血过多这个方法之外,还有通过仪器将身体流出的血净化之后,再输回身体中这样的解决办法;他更不会想到,这让器官移植也成为了可能。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而一百多年前那些不得不打开人体才能完全找到和辨别病灶的医生们也一定无法想象,除了 X 光之外,还能用超声波、电子断层扫描等多种方式去观察身体内部的状况,甚至能够有荧光剂能让病灶显现,让医生在神经遍布的大脑中也可以进行手术;而有的手术有时也可能只需一个几厘米的创口,就能完全切除病灶。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了前人永远无法想象的现在,而我们也完全可以期待,关于医学,更不可预料的美好未来。(作者:秃头美少女;责编:joy)

    

     想看更多的《手术两百年》视频,点击阅读原文,与医生同行一起边看边交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