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去相亲,还是去“验货”?
2017/8/25 洞见

    

    

     作者:洞见Alicia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今年七夕节又双叒叕搭起“鹊桥”,适值婚龄的男男女女开始游走于大大小小的相亲会所.....

    

     “老板,俺要退货!”

     “亲,宝贝挺好的呀,哪里不满意了?”

     哪里都不!满!意!

     此刻情绪爆棚,只能证明三点:

     描述严重不符,照片与本人可能产生“仙女”和“仙贝”的差距;

     功能性短板,情商和智商同时产生了严重受损迹象;

     7天无理由退货,三观和性格差距甚远,这根本已是背离初衷。

     任何一支丘比特的小箭箭在“扎心”的途中,都有可能折翼。

     当你的亲友在给你介绍一个人的时候,你并不认识这个人。

     关于亲友口中的这个人,TA的所有条件,颜值、财富,性格,三观….在你看来,这些都是一件产品所具有的特征而已。

     那么你去相亲了,相什么呢?其实就是去“验货”!

     当你仔细验Ta的时候,Ta也像打量一件产品一样,在检验着你。

    

     01

     放下你完美的预期设想

     正视最初的选择与需求

     我们平常总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相亲的人们,通常会将对方的期望值架得太高,最后在现实的骨感中摔了个半残。

     心理学上有个词儿叫“存活者偏差”(Surviorship Bias),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这恰恰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兴致高昂的骚年们最后总是会在一次次的相亲中失望而归,因为彼此都把对方想象得太过美好,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其他客观因素。

     明明条件优越,为什么总找不到对的人?

     你可能会遇上仪表端庄的啤酒肚有为青年,优雅知性的闷骚腐女编辑记者,单纯无知的牙套女博士后,叱咤职场的隔壁邻家小妹……

     罪魁祸首当属每个人自身的妄想程度。

     马未都有一次在《圆桌π》节目里说,相亲最大的问题就是俩字:失望。

     你想想,你的相亲都是按照最好条件设想的,见面时不符合预期太正常不过了。而且,99.99%都不达标准。

    

     如果你今天在网上看上件衣服,二话没说,立马下单。

     在等待包裹的三天里,你开始全方位设想衣服的最佳效果图。你甚至可能连搭配都已设想周全:

     配上个9cm高跟鞋刚好参加下周同学聚会;搭配上周才买的外套一定特别适合拍照……

     你最初的基本需求早已被“设想的生态链”所取代,期望的上限值正以猝不及防的态势冲向完美…..

     直到你打开包裹那一刻,你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

     问题再明显不过,即凡事按照最好的预期设想。

     所以,放下你完美的预期,正视你最初的选择与需求。你用极其挑剔的眼光“验货”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你“这件产品”也有瑕疵?

     股神巴菲特说:“伴侣是人生最大的投资。在选择伴侣上,如果你错了,将让你损失很多,不仅仅是金钱方面。”

     02

     只有需求的真正匹配

     才是开花结果的土壤

     尼采说:“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现在的年轻人挑剔不说,还特么急吼吼,恨不得所有条件都能1秒钟完成配对。

     当然,挑也有挑的方式,不能直接武断的认为挑剔就是错。

     人类文明演变到今天,少不了自主选择的动力因素,所以,不挑反倒是一种倒退行为。

     预设条件地“挑”,代表了你的自主选择与需求;相亲现场的“验货”,代表了你选择谁以及需求的条件是否属实。

     以上两点,直接决定了你今后婚姻生活的品质。

    

     Jenny是个双胞胎,从小父母离异,姐姐跟着妈过,自己跟着爸过。后来爸爸找了后妈生了个儿子,生活的苦水从此一发不可收。

     Jenny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硕士一毕业心就要把自己给嫁出去。要求对方必须有房、有车、工作稳定、年薪不能低于40万,只要人品没毛病,其他概不做要求。

     后来,Jenny通过相亲认识了大白,银行高管,39岁,人虽白胖憨厚,可这辈子就想娶个英语好、长得漂亮的女人。

     身边的同事给他介绍过几个条件都不错的姑娘,大白就是看不上,直到碰上Jenny这个英美文学史专业的名校高材生。

     现今大白已是Jenny两个孩子的爸了,他们婚姻生活经受住了各种考验。

    

     成功的相亲模式从来不止于初次见面的表象,只有双方需求的真正匹配,才是开花结果的土壤。

     那些一直“挑来挑去”的相亲或婚姻,很容易落空,或者失败。用世俗的话来说就是,钱合适,人不合适;人合适,钱又不合适。

     03

     去掉仪式感的真实表达

     才是“验货”的最佳效果

     相亲不是仪式,而是去伪存真的自我表达。

     现代人讲究生活仪式感,认为用仪式感认真对待生活的点滴,才能凸显生命的乐趣,就连相亲见面的那一刻,也得是充满仪式感的。

     难道生活过不成诗意,就是因为品味差,兴趣烂,三观渣?

     难道我们欣赏名画、阅读名著、饱览名人的一生,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名人?

     确切的说,相亲的真正目的在于,你看中的TA真实吗?

     若你最看中TA的三观,你就要学会通过彼此间的聊天内容为去一探究竟,而不是被其他的因素所左右;

     若你最看重TA的性格,你就要学会通过不同场合的相处去体会观察,而不是被一见钟情所掩盖。

     新生代青年女作家蒋方舟,在一文化节目里吐槽自己狗血的相亲经历时说,有一次相亲,对方仪表端庄、潇洒绅士,是典型的标准型男一枚。

     可相亲第一次见面就要夹着盘子里的食物,用一种仪式感的方式喂女生吃,还特么显得自己会撩妹,情景简直难以形容……

    

     说得骨感点儿,相亲就是一场彼此的“验货”。而你对某次验货的满意度,或许并不是我们脱口而出的常规理由:

     或许不是性格不合,而是双方需要的可能都不是彼此的尺码;

     或许不是三观不搭,而是我们需要能够理解彼此思想的能力;

     或许不是外貌不扬,而是你要有一双发现到隐藏之美的慧眼。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洞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