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清净养生那点事儿
2016/10/26 达仁堂健康养生专栏

     ——每当翻阅夏商时期长寿学四大发明者,中华养生始祖——彭祖钱铿的养生秘籍,耳边似乎总能听到彭祖钱铿的声音:清静、清静、清静......清静是养生的核心,长寿的根本。彭祖钱铿过后的古代养生学家也都不约而同地提出清静养生能高寿的养生法。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享年八十三的庄子,就是清静养生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清静为天下正”,在《庄子?刻意》中进一步阐明了这一观点,指出“清静”就是“平易恬淡”、“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庄子把养生分为养形与养神两方面,而要做到“形神不亏”,关键就在于清静。

    

     ——三国时文学家稽康在《养生论》一书中这样写道:“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矿热无忧患,寂然无思虑......”他同样认为养生的根本在于“清虚静泰”、“无忧患”、“无思虑”。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准南子》一书中阐述了老子“虚静恬愉”的养生观。他认为只要能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意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就必然赢得高寿。

     ——古代养生学家所说的清静,包括了环境的幽僻雅静和心理的宁静恬淡两个方面。所谓环境上的“静”,就象晋代诗人陶渊明对远离尘嚣、恬静生活环境和精神境界的描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如,东晋女诗人谢道国也认为只要离开杂乱喧嚣的环境,生活在“秀气冲青天”、“寂寞幽以玄”的山水之间,就可以“尽天年”。可见,寻求宁静的环境,其实是为避免心理受外界的种种刺激。现在发达的国家,喧闹的汽车、嘈杂的人声、摩天大厦的阴影,使人的心理终日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失去了应有的宁静,致使心理疲劳成疾。因此可见,古人清静养生是很有道理的。热而,古人清静养生的核心是指内在心理态势,即内心虚静恬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静。

    

     ——古代养生学家所谓内心的“静”,《准南子?精神训》中提出的三个字——省嗜欲。还有,彭祖钱铿的医学秘籍也从医理上作了阐述:“气血者,人之华也,而五脏者,人之精也。夫血气能专于五脏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腹充而嗜欲省,则耳目清,听视达矣。”指出只有“省嗜欲”才能使气血专一灌注五脏,才能使人耳聪目明、健康无病。反之,“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不定矣;五脏摇动不定,则气血滔荡不休矣。”故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一个人若嗜欲无穷,其心理就会始终处于焦灼不安之中,于是“志气日耗”,气血耗竭,寿命必然夭折。

     ——养生,妙招在清静。三千多年来对渴望长寿的人们依然是一条重要的秘诀。虽然现代生活不可能象陶渊明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但要求得心理上的宁静闲适,就要省嗜欲、淡功名、薄利禄。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达仁堂健康养生专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