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是“穷养”还是“富养”?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2019/10/26 20:49:28 十点读书

    

    


     文 | 苏沫 · 主播 | 韩丹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前几日,一条“徐州丰县双胞胎兄弟双双被保送名校读博,暑假跑到工厂帮妈妈干活”的新闻感动无数网友,获赞无数。

     视频中,他们穿着老旧的衣服在烈日下搬送脚手架,身上的衣服混合着泥土和汗水紧紧贴在后背上,却依旧笑容满面。

     有人问他们为什么来工厂做苦力?

     兄弟俩说:“我俩不为挣钱,妈妈为了这个家腰都累弯了,只有在工地上,才能亲身体会妈妈多年的辛苦付出。”

    

     哥哥李国平和母亲在工厂里的合影

     视频一出,网友纷纷称赞:

     大家只看到了懂感恩的学霸,却没有看到普通家庭背后的精神教育,现在穷人家的富二代越来越多,能体会父母辛苦的孩子越来越少了,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很多父母扛起了生活的所有苦和累,倾尽所有把最好的都给孩子,自己省吃俭用没关系,孩子却不能被别人比了下去。

     “再苦不能苦孩子”,几乎成为现在父母育儿的金科玉律。

     哪怕自己的家庭承担不起,也要牟足劲争当“印钞机”:

     明明不是富二代,却把孩子宠成了富二代:

     明明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却让孩子名牌加身;

     明明月薪只有三四千,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贵族学校。

     畸形的“富养教育”误导了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在物质上对孩子无条件满足,就是富养。

     可超越自身经济条件的富养,只会害了孩子!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家庭:孩子活得光鲜亮丽,父母苦得节衣缩食。

     这样真的能养出一个好孩子吗?

     曾看过一则新闻很是痛心,母亲从小就百般疼爱自己的女儿,尽力满足孩子提出的所有物质要求,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大学几年更是花费了50多万。

     后来孩子的爸爸卧病在床,家里的经济实力也一天不如一天,女儿却闹着要出国,一年十几万的费用,在女儿那里成为了理所当然,母亲还是咬咬牙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把女儿送出了国。

     出国留学毕业后,这位富养大的女儿,已经养成了花钱如流水的习惯,吃不了一点工作的苦,就辞职回国了。

     面对妈妈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女儿没有考虑到房租和爸爸的药费,却执意要钱去做微整形,被母亲拒绝后,母女俩彻底闹翻成了仇人。

     原以为富养出来的孩子能成为社会精英,没想到却养成了白眼狼。

     在孩子的教育中,越不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辛苦,孩子越不懂感恩,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正面管教魔法书》的作者麦克瑞这样说:

     儿童普遍存在的理所当然的心理,是亲子教育和家庭的瘟疫。

     父母终有一天会老去,有心无力的那一天,富养换来的可能不是孩子的感恩和理解,而是踢打、怒骂甚至毒杀:

     深圳一个考上大学的男孩想让妈妈给他买“苹果三件套”,平时有求必应的妈妈没有答应,孩子上来就是一段拳打脚踢:“我想要一部手机都满足不了我,以后你们还能给我怎样的生活。”

     陕西渭南,一名32岁的独生子从小被宠成小皇帝,毕业后工作不顺,为了骗保额将亚硝酸盐拌到牛肉里毒害父母,父母舍不得吃把肉夹给了儿子,儿子再次把亚硝酸盐放进水里,眼睁睁看着父母把毒水喝下。

     河南省罗山县一对夫妇中年得子,虽然是在农村,却是百般宠爱,要啥买啥。父亲病逝后,母亲让儿子帮忙拿东西,竟然被儿子暴打一顿,后来母亲也去世了,这个小伙子竟然在23岁时被活活饿死。

     ……

     这样的痛心案例数不胜数,到底是谁的过错?

     《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作者这样认为:“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适当时机像他们索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父母索要!”

     砒霜可成药,糖多能害人。

     蜜罐里泡大的孩子,一点苦就能把他们摧毁。

    

     没有生下来就不懂感恩的孩子,孩子的品行都映射着父母的教育方式。

     南京师范大学俪波教授说:

     我们指责全民富二代的行为失当,但其实我们父母都是富二代的践行者。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孩子不经苦难是不能成材的。

     有见识的父母,懂得让孩子正确吃苦。

     霍启刚曾经在微博上晒过一组带孩子到农村插秧的图片,图片中一家人卷着裤子,满腿的泥泞和朴实无华的衣服遮不住一家人的笑脸。

    

     霍启刚觉得现代的孩子成长在幸福的时代,需要体验辛苦,才能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意义。

     不仅如此,身为千亿媳妇的郭晶晶为孩子选购百元内的地摊童装,也曾多次被媒体爆料。

     身处豪门,一家人都儒雅低调地坚持着朴素的生活,没有像其他明星那样动辄千万元的锦衣华服堆砌在孩子身上。

     富养从来不体现在物质上,而是体现在孩子的品质上。

     他们是真正的豪门,却依然重视对孩子精神的富养。

     作家孙云晓说:

     只有20%的孩子知道钱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而其余80%的孩子则认为钱就是父母从钱袋里拿出来的。

     让孩子吃苦,并不是让他饱受风雨,而是要让他看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样孩子才更有担当。

     很多父母想为孩子挡住了所有生活的风浪,杜绝时间的一切苦和恶。

     但孩子终要独立面对这个世界,一切的凄风苦雨都要他自己承受。

     现在不让孩子吃苦,总有一天他要吃社会的苦。

    

     教育里,穷养也好,富养也罢,都是为了养出一个内心丰盈的孩子。

     你给孩子的教育,决定着他以后的眼界和格局。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言语虽短却富含哲理。

     作为父母,我们在育儿路上应该怎么做呢?

     1.物质方面节制,精神方面富养。

     很多父母以为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来者不拒,孩子长大后就能眼界开阔或者幸福快乐。

     无节制的孩子,以为所有的得到都是理所应当,一旦他的需求和欲望没有及时得到满足,必然会通过极端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想要孩子能获得长久的幸福,父母就需要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欲望有所节制。

     物质上的节制并非父母吝啬,精神上的富养才是幸福的基石。

     2.让孩子帮忙做家务。

     让孩子做家务,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让他们明白父母为了家做出的努力和不易。

     曾国藩这样说:

     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的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孩子不能只享受成果,也要懂得分担家庭的重担。

     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设计了一份《儿童做家务事年龄表》。

    

     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让他们成为家庭的小主人,参与家务吧。

     3. 增强孩子的感恩意识。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这样写:“不知感恩的孩子,比毒蛇的利齿更让人痛彻心扉。”

     只有被爱和感恩滋养的孩子,内心才会被滋生爱和感恩的种子。

    

     父母不能总是以“爱”的名义帮孩子抵御一切风雨,这样的付出只会养出“白眼狼”。

     亲爱的父母:

     请放宽心,让孩子看到你的汗水,懂得你的不易。

     请放开手,让孩子尝试吃苦,学会付出,懂得感恩。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小十点

     即可免费收听儿童故事

    

     -背景音乐-

     《绿色阁》《旅程欢愉》

     -作者-

     苏沫,十点读书签约作者,不争不抢不强求,种花种草写文章,一手抱娃一手写心。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9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

     韩丹,媒体从业者,希望在文字和声音里与大家一起成长,一起看待和拥抱这个世界。微信公众号:倾听似水年华 ;雅舍文摘(yashewenzhai);个人微信号:handanread。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10天陪你读完《生死疲劳》

     一个家族的兴衰演变,一个时代的风潮云涌

     ?下载十点读书App,与1020万人一起打卡共读!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十点读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