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的构建与传播:挑战与应对
2021/4/29 9:57:09 对外传播

    

     【内容提要】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在非洲进一步树立并保持良好的国家形象,中国发展模式受到肯定,中国影响力得到认同。而近年来全球格局日益复杂,新冠肺炎疫情等历史大事件频发,塑造良好中国形象的任务更为艰巨。影响中国在非国家形象构建及其前景的因素,不仅包括中国自身的话语传播能力建设,也包括西方价值观和对华态度在非洲的影响力,以及非洲基于自身利益对中国模式的解读与诠释。未来,发挥好非洲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促进中非民间舆论良性互动,提升中非人文对话的效用,推动西方友华言论在非洲的传播,引导不同主体通过不同方式参与中国故事讲述,将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乃至全世界的塑造与传播。

     【关键词】中非关系 中国国家形象 新冠肺炎疫情 非洲主流媒体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战略博弈、英国脱欧等诸多历史事件的冲击下,世界经历了曲折动荡的一年,中国也因自身在百年变局中的地位而备受各国关注。在此之前,世界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就已经前所未有地多元化立体化。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对华态度存在较大区别,共识与分歧交织的复杂认知状况,已然是一种常态。包括非洲各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整体形象的好感度持续上升。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凯度集团合作开展的第7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9)和皮尤研究中心近年的中国形象调查等报告都反映出这一趋势。

     国际信息流动是影响国家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因素。数字时代话语与观点的多维度飞速交叉流动,使得影响国家形象建构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当我们关注西方意识形态对观点传播的影响时,也要考虑到非西方观点的形成、塑造和传播在中国海外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全球抗疫背景下,中非团结得到高度彰显,真实而丰满的中国国家形象不仅在中非关系维度上具有重要意义,更在全球范围内能够起到去西方中心主义的作用,有利于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上升和正面话语的多向传播。本文主要结合2019—2020年非洲民意调查机构“非洲晴雨表”所进行的中国形象调查和笔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对非洲部分国家涉华舆情的深度观察,思考未来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构建与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一、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构建与传播的成效

     非洲问题专家李安山指出,“情感、需要和使命决定了中非合作的意义,也诠释了其持久性”。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年来,中国在非国家形象塑造持续向好,主要影响因素是中非友谊的深厚传统、中国经济发展和中非合作的实际成效。相比于非洲晴雨表进行的2014—2015年的同主题调查,其2019—2020年中国在非影响力调查呈现出非洲民众稳定的积极友好态度,表明良好的中国形象在非洲已经深入人心。这一积极态度从以下两大方面得到了鲜明体现。

     首先,非洲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认可度高。围绕更喜欢哪个国家发展模式的问题,2019—2020年,18个非洲国家受访者选择依次是:美国(32%)、中国(23%)、前殖民国家(11%)、南非(11%)、其他国家(6%)、没有(2%)、应该遵循自己国家的模式(7%)。2014—2015年,36个非洲国家的受访者选择顺序是:美国(30%)、中国(24%)、前殖民国家(13%)、南非(11%)、应该遵循自己国家的模式(5%)、印度(2%)、其他国家或没有(3%)、不知道(9%)。对比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模式的吸引力基本保持了稳定,而在布基纳法索(39%)、马里(38%)和博茨瓦纳(25%)等国,2019—2020调查时中国模式的吸引力甚至超过了美国。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发展模式的优越性在中国形象塑造中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非洲主流媒体报道对中国抗疫措施效用及对全球抗疫的贡献表示认可,对中非合作抗疫举措表示赞赏,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支持,并质疑了西方的阴谋论。这是对中国治理模式和危机应对能力的极大肯定。马达加斯加《新闻报》称中国10天建成两所大型医院的成就为“赫拉克勒斯的英雄行动”(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完成了12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认为是伟大的英雄);阿尔及利亚《曙光报》发文认为,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使阿尔及利亚坚定地加入“一带一路”倡议。⑥坦桑尼亚《公民报》多次发表文章,对中国经济前景做出乐观预测,并认为中非发展相互依存。卢旺达《今日基加利》的一篇文章在细致描述中国抗疫行动后还指出:“中国毫不含糊地承担起了国际责任。”这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言论。

     其次,非洲国家对中非合作给非洲带来的红利表示认可。在回答“中国的海外影响力正面还是负面”这个问题时,2019—2020年非洲晴雨表调查的59%受访者认为是积极的,好感度超过对美国(58%)以及其他国家。18个调查对象国中,好感度超过50%的有13个国家。相比于2014—2015年的调查,佛得角、几内亚、加纳、布基纳法索等国民众对中国海外影响力的好感度有所上升,好感度在其中部分国家超过80%。除中国发展模式本身的吸引力外,这一好感度可以从中非互利合作、中非合作论坛的引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机遇、中国在非企业作用等诸多方面得到诠释。

     第三,中国对非洲的友好援助也是好感度的重要来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援助非洲的高效行动得到广大非洲国家的赞扬,非洲主流媒体的报道及时而充分,其中可以看到卡加梅、马基?萨勒、拉乔利纳等非洲国家领导人肯定言论的引用,看到对中国一线外交官友好话语的传递,看到对华为等中国企业援助举措的叙述,以及在华非洲留学生亲历中国关爱的介绍,一个可靠而立体的伙伴形象被建构起来,与非洲晴雨表的调查结果相互佐证。

     中国在非国家形象的建构虽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仍然面临着多元风险和挑战。2019—2020年非洲晴雨表的调查指出,中国影响力在非洲人眼中仍然强大、积极,但部分受访者眼中的中国影响力也存在有所下滑的倾向,值得引起重视与警惕。

     二、中国在非国家形象构建面对多重挑战

     非洲晴雨表中涉及“中国影响力下滑”的主要参考指标数据是:2014—2015年,65%的非洲民众对中国影响力持积极看法,但2019—2002年这一比例下降至59%。参考和比照调查中各项国别数据中的积极态度,这一数据折射出的显然不是对中国发展与国际角色的否定,而是西方“债务陷阱”“新殖民主义”和“中国病毒论”等多重负面话语因素产生的作用。这一现象可以从影响中国形象建构不同主体的角度来解释,从中可见挑战仍然严峻。

     第一,西方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污名化。新形势下,西方对中国快速发展的防备和遏制心理愈发强烈,对华话语中不信任、不友好的一面突出,其话语与行为在非影响力仍相当可观。部分西方媒体文章在非洲媒体上能够直接被转载,如《青年非洲》等在非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媒体在涉华负面话语输出方面具有代表性。2020年捷克帕拉斯基大学发布了一项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调查,结论是“中国在欧国家形象日趋负面”。法国顶级智库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IFRI)在分析相关法国数据时指出,“相比经济问题,法国舆论对于有关中国的政治问题更感兴趣,受访者认为对于法国经济发展来说,欧盟最重要,其次是美国,然后才是中国”,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人权问题和科技力量”是导致对中国形象负面认知的主要原因。⑨这反映出西方意识形态一直束缚着中国海外形象的建构,其负面言论在与之合作密切的非洲国家长期存在。

     西方在非传播影响力既有殖民史和西方价值观传输的原因,也有非洲媒体驻外网络规模较小、对中国实际了解有限等客观原因。非媒转载西方信息源的言论是常见做法。非媒对我国脱贫攻坚、环境保护、打击腐败等举措了解不足,易导致对相关中国事件的解读不完善。此外,语言也是一个影响因素,英、法语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使用使西方国家在对非信息传递中天然占有优势。

     第二,非洲国家官方与民众基于对国家利益、非洲整体利益的考量,对中国形象进行的主动建构。文化差异和殖民历史导致非洲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和调适意识。非洲对自身发展模式的思考不断深入,在大国关系和国际合作格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诉求日益突出。非洲国家对中国形象的构建不断围绕自身需求展开。新冠肺炎疫情对非洲人口、尤其是底层人口就业打击很大,生存危机激发的民众不满情绪,引发了对病毒源头的争论,造成“中国病毒论”认知扩散,同时还出现所谓“非洲留学生遭受歧视”的舆论波动。这背后不仅有西方的煽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非洲民众对自身安全与利益的重视。2019—2020年非洲晴雨表调查结论指出:“非洲人乐于看到契合其自身迫切需求的外国参与,无论是来自美国还是中国。”非洲媒体在疫情期间十分关注中美关系走向,部分媒体表现出对中国的支持,但大多处于客观描述中美之争但并不站队的状态。非洲外交的务实性、非洲自身的主动性和自发性是中国海外形象构建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变量。

     第三,加强中国自身话语传播力任重道远。一个国家的海外形象建构不可能完全通过“他者”进行,本国自身话语传输模式及其效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形象的自我构建需要在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两个层面下大下足功夫。

     在传播渠道方面,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都有自己的传播网络,特别是新华社正在成为非洲主流媒体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但相较于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被引率仍然有限。民间话语之间缺少更为有效的互动渠道,再加上语言不通与文化隔阂等因素,往往导致一国舆论中关于另一国的负面言论被放大和歪曲,形成观点的负面互动,造成更多误解。

     在传播内容方面,经济是中国在非形象的主要构成元素,文化内容往往仅限于武术、孔子学院等,中非交流的文化缺口很大,相比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更是差距甚远。非洲晴雨表调查中关于文化的问题“年轻人应学习的最重要的国际语言是哪一门”,71%的受访者认为是英语,15%认为是法语,4%认为是阿拉伯语,2%认为是中文,9%选择了其他语言,1%选择了“不知道”。这个结果表明中文的在非传播还有很大空间。同时还要注意到,该问题的设计是将语言作为软实力指标来考虑,并非针对中国文化形象进行调查,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非洲在中国形象构建当中重经济、轻文化的局限性。

     从文化角度看,无论是中国民众对非洲,还是非洲民众对中国,彼此了解都十分欠缺,不利于发挥民心相通在形象构建中应有的作用。南非学者谭哲理曾撰文指出:“如果只将关注重点放在贸易、工业化和人力资源开发上,所有这一切构成的硬实力将削弱为提高中非合作持续发展能力而建立可行的和可持续的软实力和公共外交的可能性。在中非合作中,孔子学院作为一种软实力和公共外交平台,还远远不够。中国文化是中国在中非合作的实践中依赖政府框架做法的深层原因。”⑩虽然中国已通过电视剧译制、图书外译等方式积极向非洲推广中国文化,一定数量的中国电视剧被译为英语、法语、葡语、斯瓦希里语等,受到非洲观众的热捧,但在观察非洲主流媒体时,可以看到涉华报道中涉及文化内容的寥寥无几。如何有步骤、系统地向非洲受众传播并解读中国文化及其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软实力建设,构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形象,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综上,如何通过友好互利合作,通过打造良性的话语循环,在非洲精准塑造、展示和传播好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需要更多的解决方案。

     三、通过国际话语良性循环提升中国在非国家形象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话语传播过程中的循环与互动是影响中国在非国家形象构建与提升的重要因素,而话语传播的主体角色最为关键。

     (一)应充分重视非洲国家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作用,与之持续加强互动与交流。为此,首先要重视非洲主流媒体作用,加强中非媒体合作。由于非洲当地民族众多,教育水平有限,能够使用英、法、葡、阿等官方语言阅读报刊的民众比例较低,致使主流媒体受众有限。而主流媒体读者往往受教育水平更高,尤其当中的精英阶层掌握着管理话语权、知识话语权,以及很强的经济政治权力和引领观点的能力。当民间舆论出现波动时,主流媒体的发声能够起到平息谣言传言、正本清源的作用。疫情期间,当非洲民众质疑在华非洲人受到歧视时,非洲主流媒体及时报道,援引非洲各国驻华使节及留学生正面言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塞内加尔《日报》发表题为《消除贫困,中国榜样》的长文,分析中国脱贫攻坚模式的独到之处,并提出要加强中非在脱贫领域合作,希望中国参与非洲消除贫困行动。在中非媒体交流方面,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有益尝试。未来可加强对非洲涉华舆情跟踪,进一步促进中非媒体交流,密切围绕非洲媒体及各阶层民众感兴趣的主题、中国故事开展精准合作,提高非洲主流媒体对中国话语的引用率,发挥好非洲主流媒体在中国形象构建中的引领作用。

     其次,要积极开辟更多中非民间话语沟通渠道,提供健康的对话平台,打造多层次的中非共同话语网络,构建好中国国家形象。随着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提升,源自民间的话语极易引起迅速而强烈的反应。2020年4月,坦桑尼亚《公民报》发表评论文章《为何中非关系要进一步反映民众问题》指出,从长远看,中非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持久而健康的关系,所以更要需要注重民众层面的互信互动。因此,要积极讲述中非友谊故事,加强对非洲文化的传播和中非文化互通的宣传,营造积极的话语对流。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加强了以非洲和非洲人为主角的正面报道和宣传,刻画普通人形象,以小见大,通过各类平台进行传播,效果良好。

     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加强面向非洲青年的话语传递,促进良好中国形象在青年中的传播。随着非洲无线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青年已成为民间话语互动中关键一环。在面向非洲青年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可充分发挥中非学术精英的作用,增加与青年的对话与沟通,进行话语引导。在如何使中国学术精英言论影响范围覆盖到非洲民众及青年的问题上,尚需寻找切入点实现突破。中国一线非洲研究学者应发挥好人脉作用,推动非洲友华人士在当地官媒和社交网络上发声,通过非洲人视角生动讲述中国经验,彰显中非守望相助的情谊。同时,要客观介绍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和执政理念、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脱贫攻坚经验等,对冲西方媒体涉华负面言论的影响。非洲友华学者对其所在国民众的影响力值得持续关注和评估。

     (二)加强中非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讲话中强调要打造“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文明互鉴在中国国家形象建设中是关键一环。目前,中国-南非人文交流机制在中国形象在非构建中扮演着积极角色。非洲的孔子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已培育出一批通中文懂中国文化的青年群体。中国电视剧等正在成为非洲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中非学者之间互动合作频繁,中国非洲研究院的成立有力助推了人文互动与学术合作。喀麦隆学者恩科罗?福埃在其《“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一体化》一文中通过阐述儒学精神来探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分析中国对外国人友善与礼遇的思想基础,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开放包容、和平进步的大国形象,展现了非洲人对中国文化的真诚解读。但从整体看,中非人文交流还是远远落后于经济交流,其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

     从长远看,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构建和传播需要更多非洲的“中国通”加入,中国自身也需增进对非洲文化的了解和认知,需要有更多中国的“非洲通”使用贴近非洲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只有在充分了解非洲历史、文化、哲学及其现代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规划设计面向非洲的中国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上文提及的南非学者谭哲理与笔者交流时,特别强调中非文化对话要以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重视跨文化交际的技巧。换言之,只有真正读懂非洲,才能为塑造好中国形象提供助力。

     非洲各国历史文化各有特色,但思维习惯和价值观体系存在很大共性。从20世纪泛非主义运动和黑人精神文化运动开始,非洲人一直致力于构建非洲大陆的文化身份认同。《非洲2063年议程》七大目标中包括建设一个“具有鲜明身份认同、拥有共同遗产、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非洲”。对非洲文化共性和特性的了解,是掌握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这一问题解决中,人才是根本。中国需要有一支能够同时掌握非洲官方语言和本土语言、通晓非洲国情的知非友非人才队伍,在各领域中发挥语言和学科优势,用好非洲相关知识参与民心相通进程,助推中国在非国家形象的树立和传播。其中,急需扩大通晓非洲语言文化、政治历史人才的培养规模。2020年,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建交50周年之际,埃塞俄比亚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使用人口近1亿人)首次作为本科专业在中国招生,而此前中埃人文交流一直无法使用阿姆哈拉语作为中国文化产品的媒介。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团队正在使用非洲本土语言斯瓦希里语、阿姆哈拉语和祖鲁语编写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努力为中非文化交流提供公共产品,在满足非洲民众特别是青年人了解中国文化需求的同时,诠释中国文化底蕴,塑造好中国文明大国形象。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通过加强跨文化人才培养,拓宽人文交流路径,用好“文化”这把打开民心的金钥匙。

     (三)重视中国-非洲-西方之间观点交叉互动的作用力。西方话语较强的影响力是客观存在的,中国一方面需要努力应对和减少西方负面话语在非洲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设法助推对华态度客观友好的西方话语在非洲的流通。疫情期间,非洲媒体经常援引部分欧美学者有利于中国的言论,主要集中在对病毒起源的分析和中国抗疫措施的有效性方面。例如,阿尔及利亚曾多次引用法国学者言论,论证中国抗疫的成功。2020年,《安哥拉日报》曾刊登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若泽?索布拉尔的评论文章,“中国是一个低迷期仍然实现经济增长的经济体,一个在美国的攻击和批评下仍然有能力控制住一场突发疫情的国家”,并强调“这场疫情反映了中国的崛起”。这些不同传播主体间良性话语循环的例子表明,要把握全球大局,走好中国道路,与各国广交朋友,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海外形象日臻完善。

     四、结语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非洲是中国的传统盟友,是中国树立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舞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传播更是为中非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活力。在非洲传播、展现、诠释好中国国家形象,不仅是中非关系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一带一路”合作平稳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抵制西方歪曲中国形象负面言论,营造平等、公正、和谐的国际话语环境的重要依托。中国国家形象由官方、民间、媒体、学界、非洲、中国、西方等多元的行为主体共同建构而成,应积极搭平台、疏渠道,通过信息、观点、知识的流动塑造好中国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冷战后全球主流媒体意识形态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舆论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ZDA320)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2020年度“新冠肺炎疫情”研究专项项目“新冠疫情背景下非洲涉华舆情研究及对策建议”(项目编号:SYL2020ZX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洪峰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教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对外传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