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骚扰和影响因子
2018/4/7 17:12:19发声者 火行

    

     精彩推荐

     1. 一些神奇网站,科研必备

     2. 科研斗士养成之路

     撰文|发声者

     排版|火小二

    

     性骚扰在这个假日里却弥散着很多喧嚣;舆论炸开了锅。性骚扰和影响因子,貌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那这两样东西有联系吗。我告诉你:有。为什么?因为这两样东西都扯到我们的科学家,我们教书育人的教授。说实话,现在性骚扰事件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已不那么讳莫如深了,但是高校性骚扰事件,却像是冰山一角,慢慢的在撕开埋躲在象牙塔里的伪装。占有很多的资源的科学家、教授们,例如北航的陈小武,北大的高岩事件,武汉理工的陶崇园自杀事件等,这些事件显著的特征都是某一些领域内的学术大家,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他们的弟子都不敢发生,在学术霸权面前,被困扰在性骚扰的阴暗面里。那么为什么这些人有所谓的特权?翻看他们的个人履历也没有任何特别的显赫家世,但是都是学术造就的特权阶级,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1 背景事实 现如今之所以穷人家孩子可以做科研不饿死,是因为这件事情成了国家投资,事业单位,跟过往的时代不一样了。在高校系统还多一个“使用价值”就是教书育人。一个社会总要有大学吧?总要有教师吧?教师不直接生产食物,所以本来就是得养着的。而做教授其实是一门的极度职业化的工作。高门槛化,专职业化,就迫切的需要一种评价。你想从事这个门槛,你必须有“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学术价值的高低也会判定你在科研角色中的阶层,从而影响一部分的资源配置与特权。

     2 评判门槛 那么怎么评判一位科研人员的学术价值呢,这其实一直是个科学难题?

     这个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这必须是一种评价体系,而又迫切的要求这个体系公平、科学的话,向科学计量学寻求这个工具当然是最公平、最科学的做法。影响因子就是一种滥用的体系,迄今为止在国内还没有之一。

     什么是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它的定义如下: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很常见的现实是当你介绍说自己实力比清北平均还好,可是谁care呢,现行看的就是平均水平,HR甚至不会给你面试的机会;正如同行专家看完你的刊物名称连文章题目都懒得看一样,时间有限,大家太忙,为什么不看TOP期刊,要来看一个低刊的所谓极好的文章?这就是科研界的现实,它却实实在在的影响了整个科研氛围。很多时候就算某人劣迹斑斑,但是学术水平高超,有关单位也会顺理成章的选择闭上眼睛,就像这位沈阳老师从北大到南大,再到准备去上海高就。

     3 争议不断

     影响因子越高,就说明工作更好,更有科学意义么?

     显然并不是这样。

     声音

     1

     杂志的影响因子只能代表杂志全部文章的平均水平,里面有某些特别好的文章的水平比顶刊还高。

     2

     影响因子大概率代表的是热点的导向,热点是否是科学意义强。或许热点只是热,相对易于开展、也或许是周期短、炒概念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本采用的影响因子体系现如今在科研圈也有了很大的变味,很明显的导致了部分存在决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基本只停留在高IF的纸面上,为了不断的获得了学术资源与某些特权,慢慢的走上了只求高IF论的道路,间接导致了科研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其他的老师和学生不得不屈从而敢怒不敢言。现如今,唯科研论与高产出的学术评价体系下,教授的基本道德品质已经降低了标准,我们对学术霸权与强权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检查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制度与评价体系,从制度层面入手,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更好的实现教授的本质。

     结语

     当我们在资助培育教授的时候,也需要建立良好的科研生态圈,影响因子代表不了学术水平,更代表不了人品。

     ——作者语

     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行科技立场,如侵必删

    

     长按上图二维码

     关注→【火行科技咨询】←关注

     帮专家找项目

     帮需求找研发

     火行科技firegotech

     点赞分享,手有余香。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火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