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老人——王砚香
2019/7/19 18:09:29 共产党员

    

    

    

     小伙伴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制作了系列专题片《难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党的奋斗前进历程和中国革命事业发展进程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有革命者披荆斩棘的毅然勇往、有建设者攻坚克难的华彩篇章,浸透着共产党人的英雄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他们都是应当被记住和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初心”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践行“初心”的呢?

     今天为您推出著名党史人物《背篓老人——王砚香》。

    

     背篓老人——王砚香

     和煦的阳光下,老人们又在黄山店村的这个院子里聚集了起来,棕褐色的荆条随着他们的双手舞动,渐渐地交汇成了编织者心中的模样。

     老人们身后的这间房子,60年前,是黄山店唯一的一家供销社,维持着方圆20公里内的2800多名村民的日常生活。村民给它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背篓商店”。

    

     这家“背篓商店”的经理,叫王砚香。今年已经88岁高龄。在他的家中,一本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工作日记,记录着他几十年来的工作宗旨和做人原则,而那只斑驳、陈旧的背篓,则收藏着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往事。

     黄山店,地处群山环抱的房山山区。当年,54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40多个山沟的50多个居民点中。曾经有一首民谣这样描述这里的环境:“有女不嫁黄山店,十年就有九年旱。吃水贵如油,买卖东西真发愁”。

    

     为了让村民不至于为了买一瓶醋、一袋盐而来回走上几十里的山路, 王砚香决定,带着他的员工们用背篓将生活中所需的各类商品送上山,“有困难我们来克服,但艰苦的路不能让群众走”,这是王砚香最初的想法。

     王砚香“把群众放在心坎上,把商店背进大山里”的行为,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成了黄山店一道独特的风景,村民们也亲切的称供销社为“背篓商店”。

    

     一年四季,只要是到了送货上山的日子,王砚香从不缺席。1960年冬,黄山店山上的积雪一尺多厚,王砚香说,大雪封山,群众们出不来,此刻更应该上山送货,于是,他背上背篓,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上山,腿陷到深雪里了,他就放下背篓,拔出腿后再继续前进。

     贵在经常,贵在坚持,多年来店里人员几经变动,送货的背篓却一直没有放下,在每天十几公里的送货路上,六、七十斤的物品与他们同行,陡峭的山路与他们作伴。

    

     止于唇齿,掩于岁月。当年20多岁的小伙儿,如今都已是耄耋老者。60年的友谊,他们是这个村中的居民,他是这里唯一一家供销社分销店的经理,他卖商品,他们买商品,这是一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交易,但是在这买来卖去间,竟买卖出了一份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深厚感情。那些年沉重的商品压弯了他们直挺的后背,但这佝偻的脊梁却背负起了为人民服务的“背篓精神”。

    

     在王砚香的家中,一直有一个竹编的箱子被他视为珍宝,这里有他入党以来收藏的所有党章,有他四次被邀请去参加国庆阅兵的请柬。看着过往的荣誉,已经88岁的王砚香依旧笑的像一个孩子,他高兴于自己的成绩,更欣喜于自己六十年来所践行的“背篓精神”,被人们认可。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背篓商店慢慢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所留下的"背篓精神",却深深地刻在了黄山店人的骨子里。

    

     今天,为了让“背篓精神”走出黄山店,一项名为“重走背篓路”的活动正在这里进行,年轻人一一接过老人们手中的背篓,背于己身,背篓中装载的不再是当年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商品,而是60多年来被传承下来的为人民服务的“背篓精神”。

     来源:北京长城网

     责编:周宇

     编审:陈卫平 张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共产党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