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到底有啥用?
2017/5/28 码字工匠老詹

     写在前面的话:这是参加腾讯首期“读书汇”写的一篇文章。文学到底有啥用?这问题俺一直没闹明白,参加“读书汇”后,受资深作家阎连科(有学者认为他是继莫言之后有可能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作家)和新锐作家蒋方舟的启迪,好像有点儿明白了。于是,写下体会,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也算与读者的一次交流吧。

     盛夏七月,参加腾讯举办的首期“读书汇”,就著名作家阎连科新著《北京,最后的纪念》展开讨论。

    

     讨论前,大家认真阅读此书,聚首腾讯,畅所欲言,意在探讨一番文学的功能与得失。

     与会者,为首都部分作家、媒体老总和文学爱好者。主持人,为刚从清华毕业的新锐作家蒋方舟,一位有着圆乎脸庞和甜美笑靥的80后姑娘。

    

     阎连科这本新著,乍看是散文集,仔细读来,也是一长篇纪实文学。全书共16万8千字,记述了作者在北京西南四环名为“花乡郭公庄711号”的千亩园林中的隐居生活。

     在这片近乎荒芜、杂草丛生的野生园林中,作者租下几间房屋,每天在此种菜、养花、采蘑菇,到湖中泛舟,看草丛落日,整日里与蜜蜂、蚂蚁、飞鸟和流浪猫为伴,度过了数年现代陶渊明般的“最为奢靡的诗栖人生”。

     阎连科先作主旨发言,与会者相继畅谈体会。

    

     其间,我也谈了三点感受。

     感受之一,是羡慕。对作者既能活在当下这浮躁喧嚣、短视功利的社会,却又能定下心来,远离繁华,去过那么一种平静恬淡的世外桃园生活,表示由衷的敬佩与羡慕!说实话,躲入野林呼不归,莫问凡尘是与非,话虽简单,真要做到,很不容易。看看周围,谁能做到?

     感受之二,是担心。对这样一本详尽而不厌其烦地描摹花草虫鸟各种生长细节和生命形态的书,能否让忙忙碌碌的现代都市人愿意读、喜欢读、读得进去,表示担心。

     此书分为“农具。耕作与菜蔬。花草。林木。昆虫们”等8章,共259节,大部分章节是对各种花草虫鸟的细微描摹,如3000余字的“蚂蚁军”一节,详细记述了作者跟踪一队蚂蚁长途跋涉、穿园林越铁轨的曲折过程。

     如此文字,精彩固然精彩,详细亦很详细,但与当代生活相距甚远,对都市人真会有用吗?他们能有那份阅读耐心吗?

     感受之三,是建议。作者阎连科是曾经两获鲁迅文学奖的著名作家,我建议他,与其在京城寻觅这么一方世外桃园,莫如干脆沉下身子,到西北最穷困的荒僻山区,踏踏实实,呆它两年,与中国农民们生活在一起,将他们最真实、最质朴、最原始的状态纪录下来。

     以阎老师的才华和功力,此时再写出书来,定会具有相当的认识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且,因为描摹的是与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而我们又并不熟悉的山区中国农民,一定会引起读者广泛兴趣。

     发言结束,展开讨论。

     蒋方舟和几位作家对我的“担心”表示“不敢苟同”。

     蒋方舟说,阎老师这本书,既不教人如何种草养花,又不告诉你怎样恋爱结婚,确实并不实用,但文学功能不等于商品功能,它不一定要“有用”,不一定非得满足读者什么实际需求。恰恰相反,无用即大用!这样一本远离尘嚣、描摹大自然的精致小书,置于床头,随时拿来翻翻,对于忙碌浮躁的都市人,不正是一剂非常好的精神滋养液吗?

     言谈及此,争论激烈。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研讨会结束后,脑子还一直萦绕着“文学有什么用”这一终极追问。蒋方舟“无用即大用”的观点,确实有些道理,但细加推敲,所谓“大用”即滋养心灵,不也还是有用,不也还是一种功能吗?

     文学的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功能,大约正在这“滋养”二字吧?人一旦缺少文学的滋养,心灵这片干枯寂寞的土地,早迟就现出一条条裂缝,燥热得只要小小一点火星,就会燃起无名烈火!当下,社会人们之所以如此浮躁,如此功利,是否与普遍缺乏文学的滋养大有关系呢?

     想通这个道理,回到家中,再次拿起阎连科这本《北京,最后的纪念》,便也有了格外的兴趣。数日后,要到外地出差,别的书籍,啥也没带,只将此书塞入包中。上了飞机,调好座椅,慢慢翻开,一页页看下去,竟也看得津津有味,不觉旅途之劳顿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码字工匠老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