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会如何分析这个时代?
2015/3/17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作者:千周君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 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回顾一下《共产党宣言》开篇,寥寥数语中马克思强有力地提出了他对于历史和所处时代(19世纪中期)的分析。马克思那种断言式、先知般的话语笔者并不喜欢,马克思的预言也落空了,但马克思“解放全人类”的理想不会过时。同时,马克思构建起来的方法论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延续。

     马老头会如何分析这个时代呢?也会发出一篇如《共产党宣言》般的战斗檄文么?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核心诟病是其分配方式——少数的资产阶级攫取了所有的剩余价值。谁是资产阶级?就是资本的所有者,现在的话说就是股东。为什么资本所有者可以获取所有剩余?来看看马克思的说法:

     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

     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气力越少,换句话说,现代工业越发达,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

    

     关键之处是,大工业时代,机器生产的时代,人没有价值了,人的劳动没有独特性了,马克思特别强调“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概念。任何一个职位,资本方随时可以找到N个人来替代,不用担心找不到(充足的劳动力),不用担心不会做(极简的劳动)。

     按照古典经济学的生产要素理论,劳动、资本、土地构成了生产的核心三要素,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从必要性来说,要组织生产和创造财富,这三者缺一不可。但从分配来说,资本获取剩余。抨击和捍卫这种分配方式的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关键在于稀缺性,工业革命初起之时,不缺工人、不缺土地,缺资本。资本所有者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承担风险也获取剩余。

     马克思没能见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技术的进步,以及股份制的发展。所以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个体的工人在机器大生产的时代中,没有任何博弈能力,在构成财富生产的资本、土地、劳动的铁三角中,只有所有劳动者联合起来,他们的必要性才凸显,他们才具备与资本博弈的筹码。一个人罢工,资本主义照样运行,所有工人罢工,资本主义就瘫痪了。

     今天,马克思的很多分析和思路仍可以应用到诸如富士康等制造业当中,这些制造工厂的工人所处的地位和马克思时代的制造业工人没有根本区别。但从整个时代,从整个中国经济转型来看,马克思的判断错了。技术和机器最终解放了人,而不是奴役了人。

     在马克思之后的岁月中,资本主义演进出了新的形式,尤其是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分离使得多数的大企业股权分散,具备“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的特征,不少人既是企业员工又是企业股东,消解了马克思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对抗的概念。

     分配也有了变化,生产要素除了资本、劳动、土地之外,又有了企业家能力、技术、信息等,它们作为独立的要素在整个生产链条中,获得了重新定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强调是劳动创造了价值和财富,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再也不能强调“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了,相反,多数的劳动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还有大量的劳动是创造性的,是知识技能型的,需要多年的积累和学习,部分还需要天赋。所有的企业和国家都在争夺人才,正因为这些人才的劳动与机器时代的工人劳动差别巨大。

     以知识人为代表的新型劳动者与资本方的博弈地位也不同于机器大生产时代的劳动者与资本方。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缺钱,不缺资本,热钱涌动,天使投资一大堆,都在找人、找方向砸钱,而一些大型的基金以及社保、保险资金都在寻求安全而回报稳定的投资方向。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对于机器、厂房这些代表资本的所谓生产资料的依赖极度降低。

    

     这个时代也不缺信息,相反是信息过剩,世界在变平变透明,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的机会在消失。这个时代最缺人才,尤其是身怀专业技能、知识,富于创业、冒险精神的人才。稀缺程度发生变化,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密集型行业来说,人才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资本将取代实物资本,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然而,现代社会的基本分配方式仍然是工业革命期间奠定的——资本方获取剩余,资本方与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团队)是委托代理关系,企业高管被戏称为高级打工仔。马克思的思维永远是质疑的,批判的,如果让他来分析,他一定会继续追问:这种分配方式还合理吗?马克思会不会一如既往厌恶资本对于所有剩余的获取呢?会不会提出让占多数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获取最后剩余的分配方案呢?马克思会继续向资本宣战吗?

     一些企业家敏感地觉察到了变化,柳传志批评过委托代理关系下的职业经理人文化,马云一度提出要“消灭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与资本方之间的分配安排可能导致短视倾向,以及缺乏共担的文化。知识资本与实物资本,两者如何分配利益,如何激活知识人的最大创造力,这一切是否需要全新的合约安排?马云坚持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为此放弃香港上市,即便不少分析认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会给投资者带来隐忧,但阿里巴巴在美上市仍然获得了市场的追捧。资本市场是不是已经接受了阿里巴巴的探索?

     万科在这一年提出的事业合伙人制度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合约尝试,用来激发知识资本的创造力?万科在创立之初,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才是万科的资本,而在事业合伙人制度下,对人的地位,对人才的尊重是不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当事业合伙人制度基本完善,是不是意味着万科搭建了一个最优秀的制度平台,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变化,可以让每一个知识人在这里实现梦想?而这会引导万科走向伟大企业吗?

     来源:万科周刊

     HR学习哪家强,微信添加GHR!

     2015,前沿与实战公开课,华丽开幕!

     用数据驱动HR效能提升、培训管理地图、薪酬绩效激励方案班、HRBP、领导力...

     点击↙↙“阅读原文”快快抢座吧!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