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相信碎片化学习的鬼话,先从搭建知识体系开始
2017/3/16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来源:行走的帆(ID:sailing-fan)

    

    

     一位读者给我留言:“工作快4年了,没有做出啥成绩,感觉还是小白一个,目前的岗位就是未来被AI(人工智能)取代的岗位。现在除了网上听课,看文章,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的能力!”

     不光是职场小白,估计这个问题在很多人之中存在一定代表性。尤其是两周前我们一群人还听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分享,亲自体会到了未来人工智能可能替代人事(也包括其他如财务、IT、生产等领域)从业人员的发展节奏。

     于是,很多人都开始产生了一种焦虑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来应对这种快速变化的世界?到底该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该如何提升?

     1先搭知识体系,再碎片化学习

     现在听得最多的一个说法就是知识碎片化。互联网让曾经高大上的知识变得更加亲民化。过去要花不菲的价钱才能走进课堂学习一门课,今天,通过各种文章、视频和音频,花不了多少代价就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但是,要提升个人能力,碎片化学习是正确的学习方式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基础不够扎实,碎片化学习只会有害无益。

     碎片化学习的特点是知识点都是分散的,它以容易让人接受的形式呈现在你面前,让你误以为自己短时间就能迅速掌握这个知识点。殊不知,知识都是成体系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吸收过来的东西是搭建不起一个完整体系的。分散学习的每个知识点,最后只会难以把它们全部按照一个整体串起来。而且,没有体系支撑,碎片化的东西,学起来快,忘起来也快,最后发现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都白费了。

     进行知识碎片化学习的前提是具备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像建房子一样,先把知识的框架和大梁(体系)建起来,然后再去想办法给它添砖加瓦(碎片化)。

     搭建知识体系的办法很多。如果是小白,我的建议是读书,这也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如果你不是科班出身,就去找来这个专题的经典教材开始读起。我个人喜欢读西方经典的大学教材,这些书作者都是领域内大牛,而且教材通常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比如,你想学营销,就去找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高等院校专业引进版丛书《消费者心理学》来读;如果你想学人力资源,就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工商管理经典教材丛书《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来读;如果你还想学习英文,就把这些书的原版英文找来读。

     读完教材之后,下一步就可以按主题,通过像豆瓣这样的网站再去找来相关的书籍,集中地做主题阅读。此外,我个人经验是:如果我对某个领域比较感兴趣,我会关注该领域自己信得过的某个朋友或大牛荐书,他们的荐书我会毫不犹豫的找来阅读。

     2从干好手头的工作开始

     4年已经是一个不短的时间,不知道前面提问的这位朋友,有没有花时间来仔细审视和总结一下自己现在所做的工作?

     既然现在AI还没有取代这份工作,那就代表着它还有不被替代的价值。可以先总结一下自己的工作财富,哪怕是最基础的岗位,也照样有很多办法挖掘出很好的财富来。

     比如,可以这样问自己:能否统计一个长期内的代表这份工作的数据?通过数据呈现的趋势,能否进一步深挖我怎样才能把这份工作做的更好?什么情况下出问题了?有没有可能建立一套体系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等等。

     我有一个深刻的亲身经历:记得刚开始第一份公司工作没多久,就负责了业务部门的年度调薪。老板每天扔给我一大堆表格,里面有上千名员工的数据,让我汇总、整理。于是,我每天用自己的一套办法埋头哼哧哼哧地忙得不亦乐乎。尽管每次都花很长时间才把表格搞定,但基本上都能按老板要求准时交卷。

     有一天,一个其他部门的同事过来闲聊,偶然问起我每天都在忙啥,我就向她开始吐槽。听完她就笑了,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得:“如果你的工作做到让你很无聊,一定是你的方法不对,因为你没有想过怎么可以让它做得更好。”她仔细琢磨了下我的工作,现场交给我几个快捷办法,噼里啪啦,用了5分钟不到就把我平时要折腾一个小时的工作搞定了。

     这件事给我的教训就是: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完成你手头的工作之前,不要轻言提放弃。如果每天8小时一直做的事情都干不好的话,那其他时候能学到什么新花样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3先学“道”,再学“术”

     听到一位正在创业的朋友感慨:“我创业以后最大的感悟就是以前自己太浅薄了。时间管理、逻辑思维、学习方法、哲学这些基础性的方面没有思考打磨,再多的术用的再多,高度都不够。”

     什么是道?对于行走职场的人来说,简单讲就是为人之道、做事之道、学习之道。“道”的重要性超过“术”,把深层次的方法论问题解决了,技巧性的东西随时都可以学会。我们平时招人,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术)懂得再多,假如情商不高,不擅于与人沟通和团队合作(道),这样的人也是无法在公司里站住脚的。

     如何去学会“道”?

     根据我的个人体验,最多快好省的办法就是向别人学习,向身边每一个人学习。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你遇到的每一个人也一定有他独特的、值得你虚心学习的地方。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书中,作者写道:任正非鼓励公司管理者要敢于用一杯咖啡,与世界上的各色人物碰撞思想。地球村就是一个开放式大学,处处有学问。为什么是咖啡?这里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指会议中间休息时,端杯咖啡到处转,不知道你会碰到什么人,交流几句,然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我实习时遇到的第一个直线老板也是一个擅于向别人学习的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把自己当做了一个海绵,随时随地地吸取身边每一个人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正是靠着这样的一股学习劲儿,她从公司最基层的文员一路干到了今天某著名国际投行亚洲区人力资源副总裁。

     这可能是2017年最精品的HR课程了~

     *课程主题近期开课

     微课

     新互联网时代,怎么做招聘

     报名请加

     微信ghrvip12

     堪称HR的劳动法宝典

     报名请加

     微信ghrvip13

     研修

     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CHO高管班

     4月14-16北京

     HR转型

     让HR推动经营-学会像CEO一样思考

     4月07-08上海

     6月09-10北京

     8月18-19深圳

     重新定义绩效管理:敏捷化创新与变革实战

     3月24-25北京

     5月05-06上海

     6月17-18深圳

     用数据驱动人力资源效能提升

     4月14-15深圳

     5月19-20北京

     6月23-24上海

     HRBP的关键方法与华为实践

     3月31-01上海

     4月21-22北京

     5月12-13深圳

     人才激励

     合伙人制度的136模式

     3月25-26上海

     5月19-20上海

     股权激励方案定制班

     3月17-18上海

     4月14-15上海

     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设计实战

     3月17-19上海

     4月14-16北京

     4月21-23深圳

     培训

     培训管理的六项修炼

     3月17-18上海

     标杆

     《对标华为高管研修班》

     3月16-17深圳

     席位有限,先到先得

     填写报名表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