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 | 春季养生正当时,五脏调理莫忽视
2017/2/8 固生堂中医

    

    

     季节与人体的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才会有季节性高发疾病一说。就像春季一般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秋季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会更高。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疾病的预防,春季其实也是“决定性”的时段,从春天开始,就应提前有针对性地养护五脏,为健康未雨绸缪。

    

    

     ? 春季养生-----心

     春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究其原因,多变的气候是罪魁祸首。春季气温忽高忽低,气压变化大,气候也较干燥,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就会增高,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加上血管收缩时间相对延长,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因血管硬化,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在春季,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视力减退、肢体麻木、无力或活动不灵、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浮肿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以下问题:

     1、保温可减缓低温引起的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收缩及痉挛而导致血栓的形成。

     2、起床前养神5分钟再活动,以避免心绞痛、中风等的发生。

     3、人体经过一夜睡眠之后,水分会随尿液、汗液和呼吸丢失许多,血液变得浓稠、黏滞,血管腔也因血液量少而变窄,使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急性供血不足,甚至发生闭塞,因此,老年人或心血管病患者在清晨喝杯水,就能达到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扩张、复原血管的目的,从而减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 春季养生----肾

     按照中医的说法,春季适宜养肝,夏季宜养心、秋季宜养肺、冬季宜补肾。在临床中发现,春天是肾虚者进行调养的好时机。肾虚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指的是肾的本质而肾阳指的是肾的功能。肾阴虚主要症状是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眩晕耳鸣、体形消瘦、失眠多梦、盗汗、咽干等。肾阳虚的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小便清长、夜间多尿等。

    

     韭菜是食物中补肾的高手,春天吃些韭菜,有助于强肾固本。不过,韭菜虽好,也不宜天天食用,且搭配禁忌较多。韭菜偏热性,多食容易上火,因此阴虚火旺者不宜多吃,胃虚有热、消化不良者也应尽量少吃。此外,韭菜也不能与白酒同食,因为白酒性辛热,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韭菜性辛温,温补壮阳,两者同食,对体质较弱的人来说等于是火上浇油。

    

     ? 春季养生----肝

     很多人在春天都有乏力、眼睛干涩、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易怒等不适感觉,这些症状正是肝胆问题的外在表现,肝属五行之木,春木旺,肝主事,春季需要养肝。中医认为肝的功能主要包括藏血和疏泄。肝气不足会出现周身不适症状,如眼干、厌食、疲乏无力;肝气过旺则烦躁易怒;肝气不疏易导致夜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感觉疲劳、嗜睡。因此肝火旺的人在春季应该多食甜。肝气不足的人反而要适当吃些酸性食物,增加肝气的升发。

     专家简介

    

     李海波 主治医师

     北京分院 心血管科

     简介:1999年白求恩医学院毕业,1999-2001内蒙古边防一团卫生队,2001-2003内蒙古包头291医院放射科。2004-2006北京军区第263医院普外科,2006-2008北京军区总院血管外科,2008-2012北京军区总院中医科。2012-至今固生堂中医院。

     擅长:对周围动脉硬化闭塞,血栓性静脉炎,雷诺氏综合征,糖尿病足等周围血管疾病。高血脂、脾胃病等有独到见解。

    

     微信:gstzy_weixin

     固生堂中医 ? 关注健康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预约李海波医生↓↓↓


            

返回 固生堂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