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天地 | 清热解毒的良药—连翘
2017/3/29 固生堂中医

    

    

     故事传说

     在河南新密市岐伯山上,岐伯墓东有一个地方叫大连翘臣沟。沟上沟下遍布连翘,连翘不仅是一剂名贵中药材,而且是一种适宜观赏的景观树,其叶是久传盛名的茶品原料,其果是清热解毒的佳品。说起连翘来,还流传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传,五千年前岐伯在这里采药、种药,岐伯有个孙女叫连翘,一日岐伯和孙女连翘在山上采药时,岐伯自品自验一种药物,不幸中毒,口吐白沫,神昏脑胀,双目直视,不省人事,在病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嘴里不停地喊着:连翘、连翘,连翘看爷爷中毒严重,有生命危险,泪流满面的抱着爷爷哭喊着:救命!救命!连翘呼喊了好久无人应答,心急之下她虽无抢救办法,也不忍心看着爷爷离去,无奈之下,她急中生智顺手捋了一把身边的绿叶,在手里揉碎后塞进爷爷的嘴里。

     稍过片刻,岐伯慢慢苏醒过来,把绿叶咽下肚里,两刻之后,岐伯面舌如常,连翘搀扶着爷爷回到家里,进行药物和膳食的调养,岐伯仙师逐渐恢复健康。

     从此,他开始研究起这绿叶来,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这绿叶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效果甚佳,便把这绿叶记入他的中药名录,取名为连翘,以孙女代名,又在他居住的大臣沟里栽种了许多连翘。

    

     小档案

     连翘篇

     【别名】旱连子、大翘子、空翘、空壳、落翘。

     【药用部位】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

     【性味归经】苦,微寒。入心、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宜忌】

     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痈疽巳溃勿服,大热由于虚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②《本草通玄》:"久服有寒中之患。"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本品作用与银花相似,故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两药常配合应用。

     2.用于热病有高热、烦燥、口渴或发斑疹等症。

     连翘能清热解毒,无论气分热或血分热,都可应用。以上诸症,系热邪炽盛,入于营血所致,可用连翘配合黄连、赤芍、丹皮等同用。

     3.用于疮疡肿毒、瘰历、丹毒、乳痈等症。

     连翘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故可治疗疮疡肿毒、瘰历等症,常和银花、象贝母、夏枯草等同用。

    

    

     【方剂举例】

     连翘解毒汤《疡医大全》:连翘、牡丹皮、牛膝、天花粉、木瓜、桃仁、金银花、薏苡仁、甘草、白僵蚕。治腋窝疮。

     连翘汤《圣济总录》:连翘、玄参、木香、昆布、枳壳、犀角、柴胡、黄芩、甘草、升麻、沉香、当归、芍药、木通、生姜、大枣、柳枝。治瘰历结核在项腋下,项强背痛。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药物组成:

     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

     出处:

     《伤寒论》《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药方用法:

     水煎分三次温服 。

     方解:

     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 热祛湿之效。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主治:

     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

    

     连翘薄荷饮

     原料

     连翘20克,薄荷6克,白糖20克。

     做法:

     ①将连翘加适量水煎,取汁500毫升,加入薄荷快煎3分钟,取汁去渣,饮时冲入白糖。

     ②每日1剂,分2次服完。

     功效:

     本汤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适用于急性咽炎。

    

     连翘茶

     原料:

     连翘20g、绿茶3g。

     用法:

     用250ml水煎煮沸后5分钟泡茶即可,频频饮至味淡为止。也可直接用200ml开水冲泡饮用。

     功能:

     解毒散结。

     用途:

     赤游癍毒;急性肾炎;紫癜。

     来源:《玉樵医令》。

    

     微信:gstzy_weixin

     固生堂中医 ? 关注健康

     长按二维码关注


            

返回 固生堂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