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彼得·德鲁克
2013/4/5 哈佛商业评论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11.19-2005.11.11),被尊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管理学者之一。1909年11月19日他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他文风清晰练达,对许多问题提出了自 彼得·德鲁克己的精辟见解。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等人都深受其思想的影响。《哈佛商业评论》曾评价:“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纽约时报》也赞誉他为“当代最具启发性的思想家”。德鲁克一生共著书39本,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30余篇,年逾九旬还创作了《德鲁克日志》。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加州家中逝世,享年95岁。

     生平简介

     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原意为"印刷者")。他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

     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2年到1949年任贝宁顿学院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1942受聘为当时全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他于1946年将心得成果编辑为《公司的概念》一书出版,对大企业的组织与结构有详细而独到的分析。1950年起任纽约大学商业研究院管理学教授。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discipline),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他于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1973年出版的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则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德鲁克的著作多达30余本,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

     德鲁克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该基金会十余年来选拔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举办研讨会、出版教材、书籍及刊物多种,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彼得·德鲁克于2005年11月11日在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

     主要贡献

     1954年11月6日是管理学中一个划时代的日子。彼得·德鲁克在这一天出版了他的《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该书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在此之前,没有一部著作向经理人解释管理,更没有一部著作向经理人传播管理。德鲁克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主要著作

     1.《管理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1954年)

     2.《成果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64年)

     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上海译文出版社(1967年)

     4.《旁观者》海南出版社(1979年)

     5.《变动中的管理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6.《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海南出版社(1985年)

     7.《管理的前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8.《杜拉克论管理》海南出版社(1991年)

     9.《九十年代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10.《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11.《大变革时代的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12.《21世纪的管理挑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哈佛商业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