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刊精选】新兴市场人才争夺战
2013/10/10 哈佛商业评论

     跨国公司越来越倚重在新兴市场的业务和利润,但在该地区它们也面临一个大问题:专业人才和高管人才的严重短缺——这一现象与欧美的经济衰退和高居不下的失业率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往跨国公司的人才战略多是“单行线”——从成熟市场调配人才到新兴市场。但随着公司在新兴市场业务的拓展,本土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压力逐渐增加。同时,本土公司也在逐渐壮大,一场本土公司与跨国公司争夺本地人才的战争正愈演愈烈,这给跨国公司本已迫在眉睫的人才培养战略增加了新的复杂性。

     人才管理(Talent Management)理论概念的提出是近20年的事情,最先提出这一问题的是麦肯锡公司。在其1997年的突破性研究 《人才争夺战》(The War For Talent)中,麦肯锡首次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认为企业应通过招募、培养和保留人才来驱动公司业绩和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2001年,麦肯锡公司的艾德·麦考斯(Ed Michaels)、海伦·汉德菲尔德-琼斯(Helen Handfield-Jones)和贝斯·阿克斯罗德(Beth Axelrod)撰写的同名著作《人才争夺战》由哈佛大学商学院出版社出版。

     然而,与汗牛充栋的欧美人才管理著作相比,研究新兴市场人才管理和人才战略的成果少之又少。2006年10月,哈佛商学院研究新兴市场公司战略的帕勒普教授在《新兴巨人: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世界级公司》一文中提及了新兴市场的人才培养与管理问题。雷迪、希尔和康格的这篇文章应该算是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第一篇专门研究新兴市场人才战略的文章。除此之外,Corporate Executive Board’s Corporate Leadership Council公司的康拉德·施密特也十分关注这一领域,分别在2010年5月和2011年3月发表了两篇文章《如何留住公司的顶级人才》和《中国人才争夺战》。本文的第二作者琳达·希尔是人才管理方面的专家,代表作《初为领导》(Becoming the Boss)是《哈佛商业评论》转载次数最高的十篇文章之一,她在2012年“管理大师50人”的榜单上排名16。

     本次经典重读选择的《新兴市场人才争夺战》是基于希尔等人在2008年主导的调研,研究对象为跨国公司,为了解这5年来的发展和新兴市场本土公司的人才管理情况,我们又采访了连续8年做全球人力资源调研的权威机构——万宝盛华集团(ManpowerGroup),作为补充阅读。

     新兴市场的经济正迅猛发展,相较而言,西方与日本的经济增长值只有2%和5%。很自然,不少公司开始将寄希望于“金砖国家”(BRIC)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全球的企业都在疯狂地抢夺人才,即使已有全球运营经验的跨国企业也无法获得足够的人才,填补其巨大的人才缺口。我们三位作者都在人才管理与领导力领域做了数十年的研究,但都未曾见过如此激烈的人才争夺战。通过采访几十位企业高管并收集20家跨国公司的数据,我们完成了一项为期8个月的研究。研究目的是找出新兴市场成功者与逊色者的关键性差别:品牌、机会、理念和文化。上述4种因素或许有些笼统,可适用于任何市场,但这4项关键因素在发展中国家却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

     阅读更多请点击页面下方链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哈佛商业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