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奇葩教授】嗟来之job我不要!
2015/1/16 哈佛商业评论

     小佛爷说总有些逗比研究让人无话可说。总有些奇葩教授让人无言以对。HBR每周精选一项此类研究,面对面挑战教授。看他如何自我辩解,看他的研究能否征服你!

    

     研究结果:

     基于2004-2005年针对达到工作年龄的成年人的电话调查结果,范德堡大学教授宋丽君和得克萨斯大学的陈文泓检测了他们的就业状况、未主动要求而获得的就业机会信息以及心情的沮丧程度。在审视那些拥有全职工作的被调查对象时,两位教授发现,对于那些并未主动索要而收到新工作信息的人们,其沮丧程度远远高于那些没有获得工作信息的人们。

     挑战奇葩教授:

     送到眼前的工作机会真的会让人心情更加沮丧吗?在告知他人工作机会时,我们是否要三思而后行?

     宋教授,捍卫你的研究吧!教授陈述

     我知道这看上去有悖常理。正如社会学家所说的那样,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应该会让人感觉良好。大量研究也显示,社会支持有助于让你在社会经济阶梯上的晋升。但一些针对行政助理和大学生的实验表明,未经主动索求的帮助会增加被帮助者的焦虑感和沮丧感,损害他们的自尊,甚至会引起消极心理反应。为了在实验室之外找到相似的情况,我们利用针对达到工作年龄成年人的电话调查作为全美的代表性样本,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平均而言,在过去一年里,那些并未主动寻找而获得工作机会的全职员工,在13项检测抑郁感的问题上,得分远远高于他们的同伴。

     挑战:收到工作机会本应让人感到高兴,怎么反而会令人沮丧呢?

     教授:不太清楚,不过我们发现一些理论能解释这种现象。或许被提供的工作并不适合当事人,或是时机不对;或者当事人觉得,提供信息的人是在制造干扰或多管闲事。如果你认为,自己要被迫亏欠人情,可能也会感到烦恼。工作机会可能会激发消极的自我评价,比如,“我根本不可能得到那个职位”;或是促使当事人进行向上社会比较,比如,“像她这种有钱又成功的人,只是用这种小恩小惠来羞辱我”。这些想法都有可能。但自从我们发表了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一些读者为我们提供了其他一些合理解释。有人表示,或许让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并非工作机会本身,而是申请和面试流程;或是人们得到新工作后,因为与预期和要求有差距而倍感压力。

     挑战:但是,还是有人会对帮助心怀感激的吧?

     教授:是的。我们的发现只是反映出平均结果。毫无疑问,那些做着兼职且不满足于他们财务状况的人们,对工作机会的态度都很积极。在过去12个月里,那些收到工作机会的人们的沮丧程度要低于那些没有得到工作机会的。这合乎逻辑:他们需要信息,因此他们就不太可能产生我上面提及的消极情绪。

     挑战:如果受雇人员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工作或财务状况,可以向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吗?

     教授:或许可以,特别是当他们向你寻求帮助时。遗憾的是,我们获得数据的调研并不包含主动索取工作机会的相关问题。问卷是由杜克大学的林南以及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的陈志柔、傅仰止设计的。林南的研究表明,非主动寻求的帮助,也就是社交网络中那只“看不见的手”,能让人在职场中获得加分,并得到更高的经济地位。但是我认为,当人们寻求帮助时,你不会因为提供建议而让他们变得太沮丧。

     挑战:人们被动获得新工作机会的概率是多少?

     教授:在我们所使用的电话调研中,3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一些偶然的谈话中(面对面、电话中或通过社交媒体),被告知过某个工作机会。此前的研究也显示,社会支持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来自关系密切的亲友,有的来自关系一般的熟人。

     挑战:我们还应在提供哪些帮助时谨慎行事?

     教授:学界将社会支持分为几类。我们刚刚谈到了主动要求和被动获得的支持;还有潜在支持(我有可以依赖的人,或可以开启的人际关系网)和实际支持(我正从人际关系网中获得帮助)。我们在研究中聚焦后者。我们也会考虑显性支持(人们意识到他们获得帮助)和隐性支持(人们受益于帮助,却并未对此有所察觉),以及支持的内容,看它是信息类的(如工作机会)、手段类的(如帮他们填写简历或求职信),还是情感上的(如在他们步入面试地点前,说些鼓励的话)?我们得到的数据显示,即便人们并未积极寻求帮助,他们时常会获得显性、信息类的支持。在特定情境下,这些支持会产生负面心理作用。

     挑战:你们的数据主要是2004年至2005年间的,当时美国经济相对强劲,整个美国社会也是相对个人主义化的。当美国陷入经济危机或数据来自其他国家,你们得到不同的结果吗?

     教授:如果人们在职时担忧自己受大环境影响而被解雇,那么是的,他们在未主动索求的情况下,会更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工作机会。毫无疑问,这方面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不过,我取得了中国城市达到工作年龄的成年人的代表性样本,通过样本背后的数据(同样是2004年至2005年间的)来审视文化带来的差异。我发现一些不同之处:中国因集体主义和关系文化而闻名。人们寄望于彼此依赖、互帮互助。不过,中美两国的核心研究结果相似。当中国受访者在未主动要求的情况下获得工作机会时,他们会变得非常沮丧,当他们对财务状况不满时尤其如此。或许这是因为中国文化聚焦于他人,而非自己,或是国家发展导致贫富差距过大,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向上社会比较。

     挑战:如果我知道一份工作非常适合一位朋友,但她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我该怎么告诉她?

     教授: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可以试着有技巧地告诉她。选择合适的时间,恰当的言辞。不要让你的话听上去像是在下命令,或你似乎想要从她那里获得回报。不要暗示她目前的工作不好,或你比她有经验。最好的做法是,不要掺杂你的个人角色。实验性研究显示,隐性、非主动索取型支持比显性支持所造成的沮丧感要小。所以,你要设法让她觉得,是她自己发现了一个很棒的工作机会。

     《哈佛商业评论·奇思辨》编辑|时青靖qingjingshi@hbrchina.org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哈佛商业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