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学院教授告诉你如何制造繁荣
2016/10/17 哈佛商业评论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无厂化生产理念在美国深入人心,美国的制造业在很多领域的地位开始岌岌可危。时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开始了对制造业的一场“集体反思”,制造业的重要性在一时之间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行业形势开始出现一百八十度的逆转,从“束之高阁”的“供品”演变成了稳定政局与破解危机的“良药”,无论是美国的学界、政界还是企业界都一致呼吁制造业的本土回归。制造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谋求创新的时代,制造对创新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在政界,“危机总统”奥巴马缘起于这场金融海啸,美国政府也彻底转变了对制造业的态度,从“去工业化”扭转为“再工业化”。在学界,加里·皮萨诺 (Gary P.Pisano)和史兆威(Willy C. Shih)合著的《制造繁荣: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复兴》从产业公地的维度说明了制造对全球创新的核心作用,大力倡导美国“制造业回归”。

     史兆威是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他从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了化学和生命科学,并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在2007年进入哈佛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重点是技术战略、新兴市场企业的并购能力以及区域竞争力。拥有28年行业经验的史教授,曾任职于IBM公司、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硅图公司、伊士曼柯达公司和法国汤姆逊公司,负责领导在美国、中国、爱尔兰、日本和墨西哥的主要制造业务以及全球销售与市场工作。他的多部著作畅销全球,撰写的案例和教材超过125个,擅长的领域是产品开发、制造和创新。

     在《制造繁荣》一书中,两位教授提供了一个框架(模块化—成熟度矩阵)论证了制造与创新的紧密联系。作者并不是笼统地呼吁挽救美国制造业的所有领域,而是号召在那些可以为未来创新提供决定性基础作用的领域内构建制造能力。两位教授从时间顺序与空间位置两个维度出发,分别论证了制造在地理位置上临近的重要性以及制造何时对创新至关重要。

     作者坚称:“当一个国家失去制造能力,就意味着丧失了创新能力”。在金融危机后的长时间里,美国都将面临严峻的经济挑战。制造业对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重新将焦点转移到制造业上。

     结合《制造繁荣》与德国工业4.0战略,这对中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有着重要启示: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线,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从而在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 如何能有机会与史兆威教授对话?

     哈佛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袂推出的全新“组织变革:服务转型与数据驱动—中国课程”将会邀请史兆威教授前来授课。每门管理教育课程均由哈佛商学院核心教授开发并讲授。教授都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家、专业研究的奠基人,以及获奖作者。通过出版著作、提供咨询服务和从事教学工作,他们运用自己的商业专长和实地研究,开创全新的知识和经久不衰的理念,重塑管理实践。届时,学员不仅能获得师资团队提供的创造性洞见,同时也会有机会与哈佛商学院教授对话,探讨产品的开发、制造和创新,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若需了解更多中国课程信息,请联系:纪勤艺女士客户关系与课程经理 — 中国区电子邮件:harvardchina@hbs.edu电话:+86-21-3852 3888网址:www.exed.hbs.edu/cn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哈佛商业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