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最好的阅读方式(推荐收藏)
2015/6/6 和君商学

     来源:湛庐文化.深圳读者群 执笔者:许雷涛

    

     读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因为它诚实。左宗棠说,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如果你希望遇见更多的“故人良友”,和这些对生活有要求、对未来有思索的人并肩同行,点击底部“阅读原文”,亲近他,亲近我们。

     ◆◆◆

     在书友交往中,有不少朋友都提出这样的困惑:“书中的知识如何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这的确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有的朋友因为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甚至感觉“知识无法转化为行动,读书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不读!”这些朋友并不是没有努力去转化行动,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转化起来总感觉知易行难,屡受挫折,也就难免知难而退了。

     为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阅读中,实践知行合一的一些心得,供朋友们参考。

     所谓“欲速则不达”,任何一项新的技能的学习,都切忌贪多求快,囫囵吞枣。因此,我将在阅读过程中的知行合一,分解成了四个阶段,分别是: 阅读-解读-实践-习惯。

    

     这里说的“阅读”,是指纯粹的读书。且不论书中是否确有黄金屋,书中是否确有颜如玉,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就我个人体验,阅读的乐趣在于:

     增广见闻,丰富人生

     小时候,在我还没有上学时,我读过一本书,到现在仍印象深刻——《小灵通漫游未来》。在当时,书中以科幻角度来描述的各种未来世界产品——电子表、气垫船、高速公路、手机……现在都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物。想想看,我居然生活在我小时候的未来世界里,这是多么有趣的一种感觉!

     前段时间读湛庐的《无须等待》《颠覆课堂的可汗学院》等,发觉原来创业可以如此简单,原来教学可以如此灵活,原来商机可以如此丰富……读湛庐文化2015未来创客?春季思想峰会的文字回顾,脑洞大开:原来又一程新的未来离我们如此之近……

     独坐方寸之间,畅游寰宇内外,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感官与体验无限延展,在我们无法旅游时,仍能看到、听到、感触到更新奇、更有趣的世界,身体或思想,总有一个在路上……

     指点迷津,提升心智

     在各种各样的群里,不少朋友总是在问,这事该怎么办,那事该怎么办,其实很多事情在书中都有答案。无论是职场技能、创业拓展、发展趋势等等,在出版业空前发展的当下,人生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下可能遇到的问题,几乎都可以从书本中找到答案。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找到合适的书,阅读,思考,分享,交流,这样的效果远远大于单纯听别人怎么说。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别人说的,其实也是来自于书本,而且是经过其个人意志加工过的。

     在这个方面,对我个人影响较大的,一本是高中时读的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对当时正在探索世界观的我,打开了一扇大门;另外是湛庐文化的“幸福心理学”系列,大学时作为学生,阅读过弗洛伊德、荣格、叔本华……他们总是告诉我“世人都是有病的”,我们的心理成长历程就是不断与自己的“心理疾病”相对抗,多么沉重的人生!在接触幸福心理学之后,开拓了另一个我更愿意接受的思路:与其每天郁闷地对抗“疾病”,不如每天积极地发展“幸福”。在新的心智模式下,自我觉察的关注点从“缺点”转向“优点”,不仅增强了幸福感,也发现了更多的机会。

     无论在悠闲的时候,还是在迷茫的时候,无论是在艰难的时候,还是在顺畅的时候,书本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野,带来老友的共鸣。但是,你得先开始“阅读”,才能体会到这些。

    

     《智慧社会》的46至47页有这么几句话:“周围同伴群体的行为是驱动想法流并形成观点的最强大的作用力。” “但是一旦他们选择了一个阵营,对于相似想法的更多接触会持续塑造他们的思维,使他们逐渐成为真正的‘信徒’”。这话什么意思呢?八个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叫做“解读”。

     从文字到意义的思考与沉淀过程,就是“解读”。解读,是将作者的观点、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与观念,是从知识到行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阅读,只过眼不过脑,收获的只是一堆文字,还不如去看新华字典;既过眼又过脑,收获的才是思想。只有这样的“思想”,才能成为行动的基础。

     解读,有三种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文字”解读。时常我们看到一段文字,会心有所动,也许是感动,也许是共鸣,也许是质疑,也许是不满……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心动一下,一闪而过,头脑很快被其它的信息淹没;也可能会多看几眼,用荧光笔把这段让自己有触动的文字划下来,以备未来可能会再翻阅。抛开文学性的文字不谈,思想类或技能类的文字,其实仅仅有所感还不够,还要“知所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所触动,最好是能写下来,才能真正把握到作者的“心流”,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感知”。这个过程,就是“文字”解读。

     第二个层次是“逻辑”解读。“文字”解读,可断章取义,能够学到的往往是一些局部的技巧;而要搞清来龙去脉,学习方法论,则必须再上层楼,从“文字”解读到“逻辑”解读。“逻辑”解读,不仅要做笔记,而且还需要前后对照笔记,梳理作者的思路和推理过程,最好用的工具是思维导图,将重要的观点一一陈列,就不仅可以看出作者“是怎么想的”,还可以看出作者“为什么这么想”。有些书,如《创能量》,逻辑很清晰,梳理起来较为容易,而有些书,如《智慧社会》,逻辑脉络就不是那么清晰了,读者可能需要自己下一番功夫。所以我在做《创能量》的阅读打卡时,以文字解读为主,而在做《智慧社会》的阅读打卡时,就增加了逻辑解读的内容。

     第三个层次是“意义”解读。“意义”解读比文字解读和逻辑解读更上一层楼。文字解读可以学技巧,逻辑解读可以明思路,而能落地的,只有“意义”。这里所说的“意义”,含义是“这个内容对我有什么意义?”,即“我能怎样做?”读完了《跑步时该如何呼吸?》,你是否有尝试一下新呼吸法的冲动,或者更进一步:制定实践的计划?这本书算是工具书,作者很贴心地给出了详细的进阶性的跑步训练计划,而其他大多数书没有这样现成的计划,需要读者自己想一想。《创能量》中的“企业运营框架”;《智慧社会》里的“多元化”探索;《柳问》当中的“入模子”、“拐大弯”;《提问销售法》中的“通过问题获取注意力”等等,都是实操性极强的技巧与方法,所谓见贤思齐:当读到一段好文字时,如果能不止于“感觉好”,还能想一想“我该怎么做?”,便打开了实践的大门。

     在湛庐文化读者群内的同读共进阅读打卡活动中,很多朋友不知道如何打卡,觉得自己好像说不出来什么。若从文字、逻辑、意义三个层面区别对待,就会发现其实打卡不难,最少可以试试“文字”解读。如果你感到“有感觉但写不出来”,那这正是锻炼的时机。

    

     从实践开始,我们进入了知行合一的第三个阶段。很多朋友在实践阶段,常见的困难大约包括这两种:

     1. 想实践的内容太多,不知从何下手,如《创能量》中的“企业运营框架”。

     2. 做着做着就忘了,难以坚持。

     想想当初学英语的时候,大概没有人能一开始便听说读写样样精通,都要从26个字母开始,由字母到单词,由单词到句型,由句型到文章……一关一关向前过。同理,从阅读到实践,也需遵循以下原则,循序渐进,才能修得正果:

     明确目标:所谓明确目标,是指实践目标应该是一个能采取的行动,而不是某个“项目”。比如《创能量》中的企业运营框架,包含了三个大层面和十个小层次的内容,要实践“企业运营框架”,就得从第一个小层次开始,逐一设计可开展的行动,如“清晰描述企业远景,写下来”。

     小步快跑:相对于花10天完成一个大项目,不如连续10天,每天完成一个小项目。比如做比较复杂的阅读打卡,既可以用4个小时,一次性完成阅读、摘抄、笔记,也可以先用30分钟完成阅读,休息一会,再用15分钟完成摘抄,然后再找个时间用1个小时完成笔记,显然后者的难度要低很多,在每一个步骤中间都可以做点别的事情,平衡照顾好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可以让头脑在不同的模式中切换,提高效率。

     计划清晰:小步快跑的关键有两个,第——一小步,第二——快跑。在这个技巧中,把一个大的实践项目拆小容易,但拆小后是否还能保证记住每个步骤并及时执行呢?这就需要做到计划清晰,什么时间,在什么条件下,完成哪个步骤,达到什么结果,预先写下来,以确保自己能够有序完成实践。

     自我评估:在实践中,要不断进行自我评估:我们的实践与目标距离有多远。比如有本讲管理技巧的书——《别让猴子跳回背上》。要做这本书的实践,实践者就需在开始前,先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状况,然后在实践过程中,定时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使用,与最初的记录做出对比。在这个过程中看到的进步,会增强信心,并使我们继续努力下去。

     总结沉淀:每一个实践的步骤完成后,每一次评估后,记得要有个总结,最好也写下来。列出:相对预期目标,哪些做到了,为什么,采用了哪些方法或者技巧。哪些没做到,为什么,可以如何改进。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在实践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不要紧(如果轻轻松松一次就达标,有可能你的实践目标定的太低),重要的是要知道原因,并且不要重犯,总结沉淀写下来,就是避免重犯的重要方法。第二,当我们将自己实践的经验也好,教训也好,通过文字沉淀下来之后,才算真正完成了从书本知识到自我知识的转化过程。

     持之以恒:从明确目标到总结沉淀,就已经完成了知识实践的一个闭环流程。但这并不是知行合一的终点。知行合一的最终目标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如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卓越的价值观,探索与参与等,变成自己的习惯,要反复持续进行实践,直到你无需刻意留心,也能流畅自如地使用知识。

    

     一次做好一件事容易,一直做好一件事,则需养成习惯。关于习惯培养,你需要知道:

     习惯培养是关于意志力挑战的科学。培养习惯,无非是两件事,要戒除某个不好的现象,如戒烟、拖延症等,或培养某个好的习惯,如早起、阅读等。通常的情况下,这两者是并行的,人们往往是通过培养一个好习惯来改掉一个坏习惯,如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就自然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任何习惯的培养,都是对自身意志力的挑战,都要去做我们以前不习惯做的事情,有多本著述告诉我们,这个过程是有科学原理的,并不是仅仅依靠精神力量可以解决的。因此,要遵循一些科学原理,才能事半功倍。

     明确“动机”、“危机”与“刺激”。在意志力挑战中,最重要的三项心理因素分别是“动机”、“危机”、与“刺激”。“动机”就是“为什么”:为什么要早起,为什么要戒烟?内驱型动机(如“完善自我”),往往比外驱型动机(如“女朋友要我戒烟”)的驱动力更强。“危机”则是指容易导致意志力挑战失败的事件,如“写方案时就忍不住要抽烟”,在意志力挑战前就意识到“危机”,并提前制订好危机预案,如“写方案时准备好口香糖作为替代品”,将有助于提升意志力挑战的成功率。“刺激”则是自己给自己的奖励或惩罚,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我们更建议采用奖励机制,如“成功戒烟60天,就用省下来的原来买烟的钱给自己买双好跑鞋”,“刺激”将是在我们抵制诱惑时的强心针。

     意志力挑战既有心理因素,也有生理因素。前面说的是意志力挑战的心理因素。而意志力挑战同时还存在生理因素:任何一项意志力挑战都会大量消耗“脑活力”,过分消耗“脑活力”,则会使人们感到疲劳、烦躁,而增加挑战难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连续开一天会,要比爬一天山累多了,这就是“脑活力”过度消耗的感受;而尝试一下用你不习惯的另一只手用筷子吃一天饭,你也同样会感觉到很疲劳。因此,在意志力挑战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循序渐进,充分休息,适度补充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摄入等措施,来满足意志力挑战所需的“脑活力”。

     意志力挑战需要循序渐进。正是因为上述各种因素,意志力挑战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在意志力挑战中,人们往往因为急功近利,给自己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然后又因为目标太高而失败,又因为失败而认为自己做不到,最终放弃。在意志力挑战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挑战成功的科目“难度系数”有多大,而是要保持信心,一旦信心丧失,任何一根稻草都可以压倒骆驼。为了保持信心,循序渐进是个好办法。一个人能否做到一天背100个单词?可以的。但那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一天20个,进步到一天50个,再进步到一天100个,积少成多。

     合理计划,自我觉察。循序渐进的意志力挑战,同样也会应用到上文中提到的“小步快跑”的技巧,那么也就同样需要合理计划。坊间有个说法,“养成习惯需要21天”,于是很多人认为把一件事重复做21次,觉得这样就算养成习惯了。其实不然,试试看21天不吸烟就能戒烟吗?显然不行。也许你会需要先有一个7天的计划,再有一个14天的计划,再有一个21天的计划……这些计划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审视自己,进步的里程碑到哪里了,通过一个个小信心的积累,而凝聚成更为坚强的信心。

     善用群体资源。《智慧社会》第60页:“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是,当我们以同步的方式做同一件事情(例如,一起划船或一起跳舞)时,我们的身体会释放内啡肽,它是一种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兴奋感的天然麻醉剂。”解读一下,这段话的意义是什么呢?这段话应用到意志力挑战中,就是说:如果我们可以有一群小伙伴一起做同一个项目的意志力挑战,就会是个令人愉快的过程。因此,在意志力挑战的过程中,不妨寻找一群小伙伴一起挑战,在群体中,我们既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其他人,也可以向其他人学习他们的经验,让我们自己的挑战更容易成功一些,瞧,这就是集体智慧。想明白了这点,《智慧社会》也不是那么难懂嘛,是吗?

     知行合一,本身也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习惯,这个习惯掌握到什么程度,将决定我们的学习能力有多强,决定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有多强,也决定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代,能有多强的应对能力。这个习惯,几乎决定了我们的后半生如何度过。

     因此,虽然这个习惯培养起来,难度系数有些大,但还是值得我们去努力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阅读开始吸收知识,从参与到湛庐文化读者群的同读打卡阅读打卡活动开始,练习解读,有了解读就会有实践,有了实践就可以养成习惯.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和君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