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茧房时代:偏见、撕裂与群氓
2021/4/29 21:30:00 和君商学

     作者:清和社长

     微信公众号:智本社(ID:zhibenshe0-1)

     自从算法推送机制兴起,我们开始关注一个词:「信息茧房」

     内容平台根据你的浏览过往,给你推送相关的内容;电商平台根据你的购物行为,不断地“猜你喜欢”……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平台很懂你,时间长了以后会发现,自己的认知越来越固化。甚至很多人意识不到,更可怕。

     大多数人对「信息茧房」的认知,可能仅限于此。但事实上,「信息茧房」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为什么我建议你一定要警惕并且逃离「信息茧房」?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会对此有更深层的认知,推荐认真阅读。

     “就在此时此刻,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使全世界陷入了恐慌之中,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人们都背负着各自的历史积怨……

     即使这无穷尽的对抗中,有一些似乎的确是基于现实的利益冲突,我们仍怀疑,大部分对抗是幻想中的恐惧的产物。然而,虚构的恐惧能够造成真实的痛苦。【1】”

     现代个性心理学创始人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教授,以这段话开启了他的著作《偏见的本质》。

     这本书诞生于,意识形态激烈对抗的50年代。六七十年过去了,人们的偏见与对抗更少了吗?

     互联网曾给我们制造了一个信息海洋,但如今的算法却编织了一个个信息茧房。

     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每个人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宛如回音壁一样不断地重复那些悦耳的声音。

     然而,这种舒适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偏见、撕裂与群氓。

     本文探讨信息茧房、认知与自由市场的关系。

     本文逻辑:

     一、偏见与傲慢

     二、撕裂与群氓

     三、逻辑与生意

     01

     偏见与傲慢

     昨天晚上,我与女儿“误入”了一家鞋店。店里正播放着音乐,女儿疑惑地问:“爸爸,这是什么歌曲,好奇怪哦?”

     女儿的疑惑让我意识到,她似乎处于自己的音乐“茧房”之中。

     女儿辅修了声乐,对音乐会敏感一些,但她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音乐。那首歌我也没有听过,但我知道,这类歌曲在一些商店、汽车里颇为流行。

     2006年哈佛大学凯斯·桑斯坦,在他的《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

     桑斯坦指出:

     在信息传播中,公众所接触的信息是有限的,会选择自己愉悦的信息,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2】

     其实,世界之大,信息无穷,考虑到处理信息的成本与风险,人们倾向于待在认知的舒适区。

     这是一种自我编织的茧房。

     这种茧房并不可怕,因为自由竞争的压力会迫使人们走出舒适区,懒惰者、安逸者被惩罚、被淘汰。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他人编织的信息茧房。

     在古代,每一个村落都是独立的信息孤岛。村落之间除了官道外没有通行的道路,临界区域遍布高山、密林及河流,野兽出没,山匪当道。

     这是天然的信息茧房吗?

     将古代村落沦为信息茧房的,并非野兽而是君王。

     古代经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农业计划经济,中国是小农计划,欧洲是城邦计划。计划经济特点是稳定输出与计划配给。

     其前提是权力集中,统一指令,信息封闭,控制言行。古代君主不允许村民随意迁徙,打探信息,生在村里,死在村里,让本地的礼教、习俗构成的“权威信用体系”控制村民的言行。

     随着文字、纸张、印刷、电报电视的问世,知识精英逐渐掌握了信息茧房的控制权。

     世纪之交,互联网打破信息孤岛,“逆袭”知识精英。如今,技术精英借助算法悄无声息地夺权,给每一个人都量身订做了一个信息茧房。

     美国反科技“狂人”希尔多·卡辛斯基,曾在《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一文发出警告:“工业化时代的人类,如果不是直接被高智能化的机器控制,就是被机器背后的少数精英所控制。”

     在算法时代,你以为自己拥抱了知识的海洋,其实你看到的信息只是你想看到的,技术精英想给你看到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回音壁中,反复地收听那悦耳的音符。

     然而,这种舒适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认知黑洞

     信息、方法论与智慧存在关联关系。

     信息是方法论的原材料,方法论很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

     在信息茧房中,人们即便可以获得很多想要的信息,经过科学方法加工,也很难输出真正的智慧。

     所谓真正的智慧,是指自然规律、人的行为规律以及思辨哲学。

     掌握规律靠什么?

     靠抽象逻辑。

     如何获得抽象逻辑?

     数学就是一种抽象逻辑。自然科学依靠数学论证建立,现代医学的可靠性建立在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之上。

     在大数据时代,实证方法越来越流行,数据越多,研究越充分。这就是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通过数学方法来建立抽象逻辑。

     普通人只能使用经验归纳法来认识事物。

     这是一种成本最低的方法。比如,把家里养的动物归纳为家禽(家畜),野外跑的动物归纳为野兽。

     但是,这也是一种极容易犯错的认识方法。比如,家养的狗跑到野外去了,是家禽还是野兽?

     为什么经验归纳法容易犯错?

     原因是经验归纳法容易建立形式逻辑,而不是抽象逻辑。

     比如,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这是形式逻辑。一加一等于二,这是抽象逻辑。

     古代人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转。这也是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与信息茧房有什么关系?

     形式逻辑是不是信息不充分导致的?信息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不管是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都不可能获得充分的信息。

     形式逻辑的错误,更多源自信息源被控制,即信息茧房。

     比如,你从小到大看到的天鹅是白天鹅,那么你容易将白天鹅等同于天鹅。这就是形式逻辑。如果你哪天看到了一只黑天鹅,那么你的思想可能要遭遇一场“黑天鹅”。

     当黑白天鹅都看过了,你才不容易陷入“颜色”的形式逻辑,从更本质的角度认识天鹅。但是,很不幸的是,黑天鹅全被我宰了。

     这就人为地制造了“幸存者偏差”。

     在古代,每个国家、每个村落都是一个个信息茧房,人们在回音壁中不论怎样折腾都不可能建立抽象逻辑,不可能催生现代科学与制度。

     古代中国一次次地打破信息茧房,又一次次地重建信息茧房,而且茧房越来越牢固,最终与现代化渐行渐远。

     其实,只要信息是自然流动的,即使存在信息不对称,人也可以在经验基础上建立抽象逻辑。这就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认识论。

     经济学家米塞斯用先验来解释奥派的方法论。先验,其实是在经验基础上的抽象逻辑。比如,在自由市场中,价格上升,需求减少。需求定律,可以通过数学论证,也可以通过从经验中抽离出来形成抽象逻辑。

     科学家普遍反对定性、经验及“先验”,推崇数学实证。后者更具可靠性,但是实证的假设,就是依靠“先验”得来的。

     如果假设上犯了“形式逻辑”的错误,实证研究也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如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完全市场理论。

     很多不具备“先验”能力的经济学家、科学家,能够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但结果可能是错的,或者毫无价值的。

     当今世界,出色的数学家、统计学家很多,但是富有智慧的科学家、经济学家极少。

     所以,关键问题不是定性或定量,不是证伪主义或“先验”认识论,而是如何建立抽象逻辑。

     无法建立抽象逻辑的关键,不是信息不充分,而是人为设置的信息茧房。

     在信息茧房中,人即便可以获得特定的丰富的知识,也难以建立抽象逻辑。有些人纵然满腹经纶、博闻强识,也只是个愚不可及的老朽。

     中国古代不乏翁同龢这样的“帝师”与大儒,但他们因为缺乏思辨哲学与智慧,无法将中国引入现代化。

     在信息茧房中,形式逻辑占据统治地位,偏见盛行,盲目自信。

     古代地球人以地球为宇宙的中心,生活在自己的茧房中。玛雅人、印度人、罗马人、东亚人均以自己为地球的中心。他们建立了形式逻辑的知识,比如所谓的国学、西方经济学、东方心理学。

     真正的知识是抽象逻辑的知识,是没有国别、种族、民族之分的。不可能出现西方的质能方程式,亦或是东方的需求定律。

     在瑞士伯尔尼的一次统计学会议上,当一个年轻人说到"经济学自然规律"时,德国学者施穆勒打断他说:“先生,并不存在任何的经济学自然规律。”

     年轻人反问:“先生,你知道伯尔尼哪里有吃饭不用付钱的餐馆吗?”

     施穆勒很不高兴地说:“没有,倒是有便宜的。”

     这位年轻人就是帕累托。

     帕累托探索的是经济的一般规律,而德国施穆勒领导的历史学派,是典型的形式逻辑学说,它建立在德国特殊论之上,最终导向了希特勒领导的纳粹运动。

     信息茧房促使逻辑形式化,思维简单化,认知标签化,理论特殊化,导致人愈加封闭、自我、无知、偏执、傲慢、群氓。

     这是一个更加不稳定的世界。

     一个个舒适的信息茧房里,暗藏着一股股盲目的社会洪流。

     02

     撕裂与群氓

     在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中,统治者猪给动物们确立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动物主义原则:“四条腿好,两条腿坏”。【3】

     仅用腿的数量来判断好与坏,动物们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分辨敌我,将两条腿的(主要指人,庄园主)打入深渊。每当革命的关键时刻,羊都会在动物们的耳边念叨这个原则,动物们听到后立即就站在了猪这一边。

     鸡鸭鹅不也是两条腿吗?没办法,鸡第一个被“歧视”,猪将鸡蛋拿去“出口”换农具。后来,“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原则后面,加了一句话“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拿破仑(领袖猪)摆平了政敌斯诺鲍后,动物庄园的口号变成了“拿破仑同志永远正确”。最后,六个庄园主和六头猪在屋里打牌。

     “外面的众生灵从猪瞅到人,又从人瞅到猪,再从猪瞅到人;不过他们已然区分不出谁是猪,谁是人了。”

     在信息茧房中,形式逻辑战胜抽象逻辑,标签替代思考,偏执引起群氓。

     腿的数量,就是一种形式逻辑。这种形式逻辑成为了好与坏的标准。两腿的就是坏蛋,这就是贴标签、扣帽子。

     缺乏抽象逻辑的人容易服从于一种哲学。米塞斯在《人的行为》中揭示了这种哲学的逻辑问题。

     它认为主观服从于客观,真理源自现实而非逻辑,进而推导出生产力决定论、劳动价值论、身份决定论、立场决定论、动机决定论、历史决定论。【4】

     服从于这种哲学的人,谈历史,使用的是盖棺定论;谈现实,强调“存在即合理”;谈国家,但不思考何为国家。

     他们不问是非,用折中主义掩盖错误;不知对错,用屁股决定脑袋。

     在公正面前,将妥协视为艺术,将守正视为愚蠢,将标签视为标准,将立场视为正义。

     总之,“大即原罪”,资本家等于罪犯,反对我的人一律是卖国贼、汉奸和资本家的狗腿子。

     美国有一位黑人经济学家,叫沃尔特·威廉姆斯【5】,2020年12月1日去世,享年84岁。

     他在博士论文《低收入市场》指出,最低工资法对低技术工人不利,尤其是美国黑人。该法律表面上看保护了低收入工人,实际却增加了他们的失业率。

     如果市场的真实工资低于最低工资,那么企业主就会选择用机器替代,亦或以较高工资,雇佣一名更高效率的工人替代两名低收入工人。

     威廉姆斯早在60年代就指出,民主党政府的福利政策,摧毁了美国黑人社会及家庭,使得黑人更加贫穷。

     后来的事实正如威廉姆斯所料,福利政策导致黑人单亲家庭暴增,大量黑人没有受到好的家庭教育而穷困潦倒,黑人犯罪率激增。

     但是,黑人根本不相信威廉姆斯,甚至大骂他为种族的“叛徒”。

     与威廉姆斯遭遇同样对待的,是另外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

     他支持威廉姆斯的观点:“黑人家庭挺过了数个世纪的奴隶制、数代人的种族隔离,但是,随着自由派(美国左派)所主张的福利国家的扩张,这些家庭已经瓦解。”

     黑人经济学家不多,这两位都被美国黑人群体列入“黑奸”。

     索维尔说过一句话:“经济学的第一课是稀缺性: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愿望。而政治学的第一课,则是无视经济学的第一课。”

     美国黑人遭遇了民主党政策祸害,难道他们不会觉醒吗?

     在信息茧房中,思想市场的惩罚机制不一定有效。即便错误的认知酿成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他们未必能够意识到恶之根源。

     信息茧房就像一个劫匪,里面的人容易患上斯德哥尔摩症。

     人在茧房的时间越长,沉没成本就越大。即便哪天三观受到“暴击”,也不愿意承认和醒来。因为醒来的成本太高、代价太大,心理上接受不了。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就是这个道理。相反,他们会劝你好好配合劫匪才是唯一的生路。

     美国黑人吃福利吃上了瘾,有些人知道福利破坏了他们的家庭,导致他们变得懒惰和无能。黑人进入了一个向下的螺旋。但是,他们不愿意回头,“黑命贵”运动还会重演。

     这种福利制度,其实利用和放纵了人性之恶。作为规则的制定者,民主党还要给反对者贴上标签、扣上帽子——种族歧视。

     在信息茧房中,有些人不喜欢逻辑,只啃食爽文;不愿意思考,只跟随意见领袖;不是在阅读,只是在取悦和麻痹自己。

     德国大众传媒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提出一种理论叫“沉默的螺旋理论”。

     她指出:人们越沉默,特定的看法就会得到强化,越多的人屈于群体压力而加入其中,从而形成一股向下的洪流。

     在信息茧房时代,这股股洪流可能引发一场场群氓运动。

     他们跟风、盲从、焦虑、易怒、狂热、纵欲,拒绝思考及放纵暴力,缺乏独立意识与思辨能力,在追求“集体灵魂”中迷失,在追逐公共利益中窃取私利。

     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在《群氓心理学》中指出:“深谙其道的演说家,在面对群氓的演说中常常利用这些特征。【6】”

     桑斯坦警示:

     “一些国家就由于这个原因走向灾难。对于生活在信息茧房的领导人和其他人而言,这是一个温暖、友好的地方。但是,重大的错误就是舒适的代价。

     对于私人和公共机构而言,茧房可能变成公众一种可怕的梦魇。【2】”

     03

     逻辑与生意

     如何消除这个可怕的梦魇?

     奥尔波特教授在开篇时说,“大部分对抗是幻想中的恐惧的产物”,一切文明的问题都是主观的问题,解决文明问题的方法也在主观之中。

     主观思想缔造了人类文明,主观价值开启了自由市场。

     哈耶克说:“经济理论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主观主义的贯彻运用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句话扩大来说就是,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主观思想的进步。这与物质、规律的客观性不矛盾。

     为什么到十六七世纪人类才开启现代文明?为什么不是十三世纪?

     历史决定论认为,那是历史的必然性。

     何为历史的必然性?技术与生产力吗?技术与生产力又是人类主观创造的。

     其实,人类在“马尔萨斯陷阱”中反复折腾,根本上还是因为思想市场被消灭,主观思想被抑制,东西方所谓的智者都只掌握了形式逻辑。

     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解锁了思想市场。接着,牛顿、洛克、斯密等建立了抽象逻辑。

     当然,思想市场经常失灵。

     知识的延续性导致其产权不完全排他;知识的外部性导致价格机制不灵敏;同时,思想市场的惩罚机制容易失效。

     如果没有科学的制度,如知识产权法,思想市场将不可避免地被谎言、谣言、谬误与似是而非的“真理”淹没。

     所以,第一步是用制度打破信息茧房。第二步是建立抽象逻辑。

     有人提出,中国的学校应该引入逻辑学。逻辑学至关重要,同时理工科、经济学及社会科学的逻辑训练也同样重要。

     当然,对于大众来说,自由竞争或许是解决信息茧房、削弱偏见与群氓的最有效方式。

     奥尔波特教授,在《偏见的本质》中介绍了很多心理学实验,其中有一个拉皮耶设计的巧妙实验:

     这位美国研究人员,与一对中国夫妇遍访美国各地。他们曾一同在66个旅馆过夜,在184个饭店就餐,总共只有一次被拒绝服务的经历。

     之后,他给这些地方的经营者都邮寄了一份问卷,调查他们“是否会接待中国人”。结果93%的饭店与92%的旅馆,表示不愿意为中国人提供服务【1】。

     实验的结论是:

     ‘纸面’的情境会比真实情境,更强烈地唤起被试的敌意。威胁要实施歧视行为的人,实际上可能并不会这样做”。

     拉皮耶的实验,发生在美国种族歧视流行的50年代。

     当时美国存有种族隔离制度,黑人、白人、印第安人、中国人生活在各自的信息茧房之中,信息茧房强化种族歧视。

     但是,这些美国商家在歧视问题上显然言行不一,言语上激烈,但行为上却要温和得多。

     这是为什么?

     美国经济学家加里·斯坦利·贝克尔正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他抓住这个热门话题,在1955年撰写了博士论文《歧视经济学》。

     贝克尔是歧视经济学的开创者,他指出歧视是一种经济行为。贝克尔的研究表明,歧视需要付出代价,造成经济效率损失【7】。

     美国商家对华人在行为上的歧视,要远远弱于言语上的歧视,根本上还是出于代价的考虑。

     当今的网络,流行着各种地域歧视、学科歧视、性别歧视、身份歧视。这些看似“穷凶极恶”的歧视者,在现实中要“怂”得多,甚至待人礼貌、温和、谦逊。

     考虑到代价与风险,对同事、上下级、朋友、同学、客户、合作伙伴,即便存有偏见与歧视,也会尽量掩饰、避免冲突。

     可见,在约束人的言行上,生意比道德教化更有效。

     因为代价与利益,我们不得不包容对方,硬着头皮去了解、理解对方。这就打破了自己的信息茧房,增进信息交流与情感融合。

     可见,市场分工增进了人类的道德与文明,自由交易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和平。

     对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后一位大师,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有如下表述:

     “商业首次教育各个民族,满怀善意地看待彼此的富强与繁荣。

     过去的爱国者,除去其中富有教养的、能够将世界视为自己国家的人之外,无不希望本国以外的一切国家,都贫弱而且管理不善。

     现在,他们将其他国家的富裕和进步,视为本国富裕和进步的直接源泉。

     正是商业贸易,通过巩固并增加与战争天然对立的个人的利益,使战争迅速遭到废弃。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作为世界和平基本安全屏障的国际贸易的全面开拓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种族的思想、制度和素质不断进步的伟大的而且永久的保证。【8】”

     有些人用一战、二战反驳穆勒的观点。这种反驳不符合历史演进,也不合乎抽象逻辑。

     很多人不了解,在没有自由市场之前,国与国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可谓老死不相往来。

     封闭的农耕计划经济体,千年不变的存量斗争,以及统治者为维护政权合法性而制造外敌,这些因素导致国家、部落、民族、种族之间一旦大规模接触便触发残酷的战争。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自由市场,20世纪初亦或是当今,人类如此密集的交流,将上演何种惨剧。

     嫉妒是人性中最基本的成分。在农耕时代,没有自由市场,财富没有流动,自然萌生对地主的嫉妒。

     抑制嫉妒的办法就是道德教化——听天命、灭人欲,剩下的只有均平富了。这些办法都无助于道德与经济进步。

     只有交易才能淡化人的嫉妒之心,财富流动改变认知。真正的市场交易者是希望他人有钱。公司有钱才能为自己发工资,他人有钱才能买自己的产品,富人有钱自己才好融资。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人的同情心,是随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而急速下降的。【9】”

     今日人类如此大规模的陌生人之间的协作,不可能交给同情心来化解冲突,也不可能交给法律来约束行为,更不可能交给国王来调节。

     只能交给自由市场,每个人评估自己的成本与收益而行动。

     固步自封者、歧视者、不合作者逐渐被淘汰,而开放、自由、协作的精神得以保留与弘扬。

     这并不是说为自己牟利的人、生意人的道德更高尚,而是自由市场的竞争呈现了这样一种结果。

     反过来,如果被淘汰者、吃租者、垄断者以及货币经济之外的人,故意破坏自由市场,那将引发经济、道德与文明的严重退化。

     当然,离开了公正的制度,自由竞争同样引发悲剧。

     让每个人的言行,承担应有的代价。这个世界才能往更好方向走。

     个人言行的“待价而沽”,促使人类彰显谨慎、谦逊、包容、进取的美德。

     参考文献:

     1.偏见的本质,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九州出版社;

     2.信息乌托邦,凯斯·桑斯坦,法律出版社;

     3.动物庄园,乔治·奥威尔,上海三联书店;

     4.人的行为,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5.纪念沃尔特·威廉姆斯,谭镇年,人文学会;

     6.群氓心理学,古斯塔夫·勒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歧视经济学,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商务印书馆;

     8.政治经济学原理,约翰·穆勒,商务印书馆;

     9.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中央编译出版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和君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