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如何讲好中国政治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1/6/2 21:30:00 和君商学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下午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张维为老师在《这就是中国》第100期节目里,对往期节目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就如何讲好中国政治故事,和观众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今天是一个有特别意义的日子,因为这是我们《这就是中国》的第100期节目。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对百字是情有独钟的,我们讲百年老店,讲百花齐放,讲百炼成钢,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等。那么回望我们这个100期的节目,它横跨了不长不短,整整两年半的时间。从2019年1月至今,那么这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惊心动魄的两年半时间,发生了很多,谁都没有预料到的大的事件。我们感到比较自豪的是,我们对这些事件几乎都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判断,甚至是比较准确的前景的预测。

     那我们这个节目呢始于加拿大与美国勾结,非法拘留华为高管孟晚舟女士。我们在第一时间就指出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讲规矩的流氓国家,我们对此必须心中有数。那么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呢,我们也在第一时间指出美国将输掉这场愚蠢的贸易战。那么香港修例风波爆发之后呢,我们也在第一时间提出香港需要进行深刻的政治体制改革,否则香港将一路走衰。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后,西方媒体宣布这将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我们则在第一时间提出这不会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我们认为这更可能是西方自己的切尔诺贝利,我们还明确地提出,这场疫情将改变世界格局,整个世界将以更快的速度向东方倾斜,向中国倾斜,向社会主义倾斜,我们还提出好多次,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该出手的时候一定要出手。

     那么这百期节目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工业革命到文明型国家,从言论自由到中西方民主制度比较,从中国发展模式到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等,我们还谈了美国疫情为什么失控,我们还谈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等等但我们这个目标实际上是比较简单,而且始终如一的,也就是用中国人的眼光、中国人的话语把中国的事情说清楚,把世界的事情说清楚。这中间一个主要的主题一直没有改变,就是要确立我们中国自己的政治叙事,或者叫讲好中国政治故事,乃至世界政治故事。那么我们也借这次第100期节目之际,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的思考和体会。

     首先我们觉得就是原创性的研究比什么都重要,唯有通过原创性的研究,我们才能提供有思想力量的产品,才能真正颠覆西方话语对中国和世界的主流叙事。那么长期以来,西方对中国的主流政治叙事总是基于一个非常浅薄又充满偏见的一个范式,或者叫话语范式,也就是民主还是专制这么一个范式,那么什么是民主,什么是专制,西方一家界定的。那么他们呢把西方实行那种多党制、普选制界定为民主制度的唯一标准,认为这是“普世价值”,认为只有采用这样的一种模式,中国才能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才能被西方为首的所谓国际社会所接受。那么在这种模式,在这种话语指导下,中国政治制度被描绘成专制的,然后西方可以不停地质疑,中国什么时候进行政治改革,只要你不接受西方这种政治逻辑,那你就是支持专制。我们不一样,我们通过原创性的研究,对西方政治学的这种主流范式进行了釜底抽薪的颠覆。我们认为如果世界上的政治制度只能分为两类的话,那只能是良政还是劣政,我们认为应该用良政还是劣政这个范式来替代或者代替民主还是专制这个范式,否则你既读不懂中国,也读不懂西方自己,读不懂这个世界。

     (第二)我们还聚焦美国政治模式,认为美国人引以自豪的所谓三权分立,实际上已经变成了美国自己政治制度的一个主要的桎梏。那么我们分析现代国家的时候,关键要看的不是所谓的政治领域内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是要在一个更广的范围内,看一个国家的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这三种力量之间的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有利于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今天美国政治制度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这三种力量的关系中,资本力量独大,几乎可以完全控制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所以这也是美国金融危机、社会危机,对外穷兵黩武等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那么这次新冠疫情暴发,美国这个防控整体的失败,再一次印证了我们这个判断,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放在第一位。那么美国资本力量主导的政治制度把资本和商业利益放在首位,放在第一位,那么结果自然是天壤之别。

     我们觉得要聚焦国际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政治故事往往只有在国际比较中才能讲清楚,才能看清楚,才能说清楚,所以我们把重点一直放在“制度绩效”的比较上。我经常用的方法就是把世界上的国家分成几类,一类是发展中国家,一类是转型经济国家,一类是西方国家。然后我把中国过去数十年的“制度绩效”与这三类国家的“制度绩效”进行比较,然后得出一些我希望是经得起检验的、非常慎重的结论。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呢,我又把重点放在中国和美国的比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心气普遍都比较高,与一般的国家比,他兴趣不大,要比就和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比,所以我们经常单挑美国,进行全方位的对比。那么在国际比较中,在和美国的比较中,确立中国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比方说我经常比较纽约和上海,这也是公平,因为这两个城市都是各自国家的发达板块。你论名义GDP,纽约比上海高4倍,4倍甚至还多一点,但你再比较其它指标,上海家庭的中位净资产,也就是老百姓究竟有多少家底,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社会治安、基础设施等等,上海都明显好于纽约其中人均寿命上海是83岁,纽约是79岁,那么上海整整高4岁,这不是一般的高,社会治安比纽约好十倍都不止,基础设施方面我认为领先纽约至少20年。实际上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指标,我们做得比纽约好很多。当然这本身我认为反映了名义GDP的指标,也是我们用得比较多的,实际上这计算方法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所以我一直提出一个主张,就每当我们公布一个所谓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这种指标的时候,我们最好同时也公布一个更能反映中国人最关心的事宜的、更接地气的指标,这也是一种资政建言。

     第三是要注重文化叙事。中国政治故事通过文化传统的这个叙述来进行,往往更具有说服力。把中国政治选择和制度安排背后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揭示出来、呈现出来,我觉得是一种中国政治叙事比较好的方法,那么这也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过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那我自己提出就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实际上也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我尝试从中国古老文明与超大型现代国家结合这个视角来介绍中国的崛起,中国道路、中国模式,这一方面是一个客观事实的陈述,同时呢,也是为中国政治制度的文化叙事提供了新的视角。

     比方说我多次讲过这个观点,就是像中国这样的文明型国家,它不需要别人认可,它可以独立地存在和发展,它的政治和经济模式过去就和别人不一样,现在也与众不同,今后还是自成体系。

     我曾经打过比方,我说将汉语扩大自己的影响,不需要英语的认可,就像《孙子兵法》不需要克劳塞维茨来认可,就像孔夫子不需要柏拉图来认可,就像中国的宏观调控不需要美联储来认可。而更可能发生的倒是前者逐步影响后者的问题,汉语可能会逐步地影响英语的发展,《孙子兵法》已经并将继续影响西方的军事思想的发展,这个孔夫子、柏拉图都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智慧,那么中国宏观调控和疫情防控等等,美国可以借鉴,可以借鉴很多东西。

     那么对于西方这个诟病最多的所谓“中国一党制”,我们也可以从中国政治文化传承来介绍中国是个超大型的文明型国家,是一个“百国之和”的国家,是成百上千个国家在历史上慢慢整合起来的国家,那么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我们的政治文化就形成了统一执政集团的传统,否则这个国家就可能四分五裂。那么反对国家分裂又几乎一直是中国政治文化中一个最重要的传统,或者传统之一那么辛亥革命后,中国曾经尝试过西方的多党制,但国家很快就陷入四分五裂,军阀混战的这个局面,所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执政集团这种政治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政治叙事也可以从中国民本主义这个政治文化传统来阐发,这种文化传统拒绝政治机器空转,这是今天西方政治模式一个最大弊病或者最大弊病之一。就中国人认为政治必须落实到改善民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的改善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改善,我想这条道路现今被证明越走越宽广,对外部的世界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第四呢,我就强调从现代的视角出发来谈很多问题因为中国的崛起可以说是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大事,尽管西方主流媒体出于意识形态还有其他原因,拼命地要诋毁中国,但纸毕竟包不住火,无论你走到世界哪个地方,今天都可以感受到中国的存在,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商品,中国的游客,中国的投资,中国抗疫模式的成功等等,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存在感。

     我老说一出国就爱国,这很大程度上就因为出国后许多国人发现中国在现代化的许多方面都走在西方的前面。那么把中国领先西方的现代化成就,以及背后的制度原因、制度安排都说清楚,我想能够使中国的政治叙事更具说服力,更具传播力,更具感染力。

     比方说以中国互联网发展模式为例,西方国家自互联网发明以后就把互联网变成一种政治工具,以信息自由、言论自由的名义对别国进行“政权更迭”,制造颜色革命,结果却创造了“阿拉伯之春”变成“阿拉伯之冬”,以及后来的欧洲难民危机。那么这样危机又加深了欧洲内部的各种矛盾和民粹主义,最终西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某种意义上,新社交媒体已经开始颠覆西方自己的政治生态,英国公投脱欧也好,美国特朗普总统当选也好,实际上都是很好的例子。

     与此相反,中国互联网治理的总的指导方针是民本主义的导向,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互联网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的获得感。那么在这种民本主义模式指导下,中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一部手机全部搞定的国家。那么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和数字经济也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的获得感前所未有,中国已经走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

     第五就是要打好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的组合拳。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官方话语,这非常重要,某种意义上是对于我们坚持中国道路是一种定海神针。但是在今天,仅仅靠官方话语是不足以应对西方话语挑战的,因为西方话语对中国今天的围剿,它是学术话语,是大众话语,是国际话语,是这三种话语的组合拳,所以我们的反击也要打好这三种话语的组合拳。实践证明,这样做也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话语僵化的问题。

     第六点就是要把中国话语的建构和传播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事业。我们觉得像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有深厚文明底蕴的大国,它一定要有一个经得起国际比较的思想类的节目,用原创的中国话语把中国的事情说清楚,把世界的事情说清楚,为整个社会,为世界提供一种有品质的、有温度的,有品位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思想和理论产品。

     那我们的节目面向海内外广大的受众群体,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百姓,从社会中产阶层到海外华人,从90后、00后到耄耋老人,我们都力求使他们能够看得懂、听得懂,那么这也反映了我们为人民做学术的这个理念我们下了工夫在话语的内容和节目的形式上都进行一些探索和创新,比方说我们坚持真实的观众,真实的问题,直面百姓,特别年轻人关心的问题,不回避任何尖锐的问题。那么在形式上我们也坚持有一些创新,比方说我们从一开始就提出灯光要温馨,嘉宾与观众的距离要近,近到一两米,舞台设计要朴实、朴实再朴实,最后总体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那么这100期节目的实践证明,我们能够赢得中西方的话语之争,能够赢得国内外的华人,能够赢得中国年轻一代对中国道路和制度发自内心的认同,那么《这就是中国》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在国外也受到了许多观众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我看 YouTube上的点赞率一直比较高,我这里要提一下,中国年轻人非常青睐的B站观众给我们这个节目打分一直比较高,始终保持在9.1分以上。

     那么最后向大家通报一个消息,就是本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神,我们准备从101期开始做一些创新,也是一种新的努力,我们想邀请更多的学者、专家来做我们的节目,那么节目的形式也将更加丰富。比方说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我们整个节目组准备走进大学校园,与我们的青年学子共襄盛举。好,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和君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